李玉帥
摘要:在國民要求學校培養出更高素質人才和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的背景下,德育教育的改革刻不容緩。網絡德育教育作為近年來新興的一種德育教學模式,正逐步得到許多專家學者的重視。本文首先梳理了網絡德育教育的發展背景,接著論證了開展網絡德育教育的必要性,之后對開展網絡德育教育的實踐做出建議,最后對網絡德育教育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展望。
關鍵詞:網絡德育;教學實踐;教學探索
引言:近年來,互聯網已經成為年輕人停留駐足的主要空間,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在網絡空間中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呈現。隨著互聯網這一基礎設施的完善,相關的多媒體信息技術也得到改善,逐漸搬遷至云端。“互聯網+教育”是教育行業自我革新的關鍵一招,隨著各種類型的課程聯通到網絡,承擔著重要育人作用的德育課程也不可避免地得到了網絡化。網絡德育有助于道德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更近距離地接觸,網絡化的德育課程通過與最新信息技術的融合,其展現形式變得豐富多樣,有助于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對學生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培養。
1 開展網絡德育的實踐必要性
首先,開展網絡德育能夠使學校德育教育進一步落到實處。現階段,學校對于德育教育的認知和定位有偏差。很多學校將主要的授課時間和學生學習精力放在主流的文化課上,不斷壓縮原本課時數就不多的德育課程,這直接造成很多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沒有得到應有的提高。開展網絡德育教育,可以借助于網絡平臺,通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擴展在課外學習德育課程的時間和精力,使學校德育教育真正落到實處,最終實現提高和完善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目標。其次,網絡德育對傳統德育教育模式進行創新,可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傳統線下的德育教育普遍存在教學態度不認真、教學內容不豐富和教學手段過于單一等問題。開展網絡德育能夠充分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優勢,將豐富的知識以多元化的形式呈現。豐富的德育教學素材,結合繽紛多彩的視頻、音頻、幻燈片、彈幕等知識展現形式,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此外,開展網絡德育使德育教育成效評價更加直觀。傳統線下的德育教育考核方式比較單一,大多數學校實行考核組教師試聽課程的方式評價一位教師的教學水平,這種方式較為主觀,難以真正達到合理評價教師授課水平的目標。網絡德育教育憑借著其天然的數據指標細分,數據指標可量化等特點,有助于識別的德育教育中的關鍵變量,通過這些變量來評價和反饋教師教學水平更加客觀合理。
2 網絡德育的實踐建議
2.1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著力提高學生思政能力
網絡德育的實踐,需要教學一方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積極主動識別學生所處發展階段的德育需求,注重引導式教學。處于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都有所差異,通過德育課程為學生帶來既暖心又極具價值的思政理論,澆灌學生智慧的靈魂,做好工程師,需要做到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需求為核心進行課程設計,非常重要。
2.2完善運營策略,鼓勵德育教育融入其他課程
每個項目的成功落地實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網絡德育教育實踐也是如此。網絡德育教育不是簡單地將課程從線下轉移到線上,網絡德育教育的實踐開展必要處于完善的運營架構中,牢牢把握實踐的底層運營邏輯非常重要。需要鼓勵學校擴大德育教育的輻射范圍,鼓勵將德育教育與其他有特點的課程相結合,取長補短,從而有助于將網絡德育教育的成果及時應用到實踐中去。比如,可以在數學題目或知識點的講解中引入德育知識背景,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對學生學習課程的心理建設也提供了一定保障。
2.3消除信息孤島,實現德育數據協同聯動
網絡德育區別于傳統線下德育課程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網絡德育教育有互聯互通的比較優勢, 它可以將德育課堂由課堂延伸至學校乃至家庭中,進而形成家校共同培育人才的合力。因此,學校應該充分發揮這一優勢,將教師的教學環節、評價環節和教學環節等與德育環節評價的數據庫相互連通,從而使得學生在校內、校外都能參與到網絡德育教育的活動中去。
3 結束語
德育教育在學生的成長和學習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的時代更是如此。學校和社會應當改變以往的錯誤認知,準確把握德育教育在育人中發揮的重要作用,為學生將來的人生行穩致遠打好關鍵性基礎。相信隨著社會各方和教育界的共同努力,網絡德育教育會得到更大范圍內的推廣與實踐,學生群體將有機會接受到更加優質的德育教育。
參考文獻:
[1]李維霞.運用網絡平臺,提升小學數學課堂德育效能的實踐探索[J].文理導航(下旬),2021(07):2-3.
[2]黃福林.“互聯網+”視域下中職德育創新的實踐探索[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9):135-136.
[3]楊曉琴.中職德育課有效教學的實踐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9(30):62-63.
[4]陳俊鋒.微信平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實踐探索[J].市場周刊,2019(06):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