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在我國大學教育中,高校教師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高校教師不但肩負著向學生傳授知識的責任,而且還肩負著道德育人的職責,所以高校教師一定要具有較高的職業道德素養。基于此,本文對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途徑進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途徑
在最近幾年中,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快速發展,有效推動了我國教育行業的不斷快速發展,特別是高等教育。在我國各大高校中,教師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中國社會未來發展人才質量的高低深受高校教師專業素質高低的影響,所以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建設。基于此,本文就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途徑展開了探討。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途徑分析
1.高校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的工作責任心
作為高校教師,除了要向學生傳授知識以外,還應不斷提高自身的工作責任心。在對自身的職業道德進行提升過程中,高校教師一定要始終記住自己需要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工作職責。高校教師應積極鼓勵與引導學生勇于創新,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進行深度挖掘,積極鼓勵學生要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傳承與發揚,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另外,對于學生,我國高校教師需要對其保持高度負責的態度,始終忠誠于人民教育事業,在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高校教師一定要嚴格要求自我,持有嚴謹治學的態度,能夠有效掌握課堂教學規律,對課堂教學有限的時間進行珍惜,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嚴格規范,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
2.高校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
對于高校教師來說,智慧水平與知識水平決定了他們的職業道德水平。如果高校教師掌握越多的知識,則他就有更強的職業道德感知力與影響力。在當前快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中,不斷出現新的知識,在這種發展背景下,高校教師一定要對自身的教學業務進行深入研究,同時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與專業素質。高校教師是知識的主要創造者與傳播者,高校教師要想對自身的科研能力與學術水平進行不斷提高,就需要在自身專業領域中不斷進行學術研究,這樣高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才能夠向學生傳授更多的專業知識,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學生才能夠通過有效實現知識的吸收與掌握。在實際教學中,如果高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具有足夠的底氣與信心,在這種教學氛圍下,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
3.高校教師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在當前市場經濟環境中,存在著越來越多的經濟誘惑,我國高校教師只有能夠對教學與經濟利益之間的關系進行正確處理,才可以更好地促使他們的職業道德水平不斷提高。由此可知,在高校職業道德建設中,高校教師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一個重要途徑。作為高校教師,只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才能夠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才能夠真正做到為學生負責任,才能夠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高校教師可以利用自己在多方面的豐富經歷,包括工作經驗、學識、閱歷等,進行以身說教,促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刻體會到課堂的代入感,能夠促使學生更具激情、更加積極地追求美好生活。通過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促使學生通過利用自己的行動與能力來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踐行。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但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而且能夠對高校教師正確的價值觀念起到有效穩固作用,最終能夠有效提高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
4.高校教師應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能
對于高校教師來說,教學是一門藝術,即便教師具有再高的專業知識水平,如果沒有很好地掌握教學技能,也無法向學生很好地傳授自己所掌握的知識,無法幫助學生解決各種問題,難以發展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也可以說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所以,我國高校教師一定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不斷改進與創新自身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在實際教學活動過程中需要不斷融入先進、科學的教學理念。與此同時,高校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還應高度重視與學生之間進行更多的互動與交流,為學生們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還可以選用更多的教學方法,通過充分發揮自己的教學技能,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5.高校教師應樹立良好的榜樣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高校教師,一定要掌握足夠的專業知識,具有堅定的教學信念與較高的教學技能,同時還應具有較高的職業道德修養,能夠做到表里如一,在學生面前樹立良好的榜樣,學生與老師在互動相處過程中,能夠促使學生學習到老師高尚的職業道德修養與得到更多的收獲。在教學過程中,高校教師一定要真正做到公平、公正、誠信,能夠真誠、友善地對待學生,具有非常強的工作責任心,在平時教學過程中,具有足夠的耐心,能夠對學生循循善誘。另外,在課外活動中,高校教師應能夠真正走入學生群體中,對學生給予足夠的關心與愛護,能夠與學生們成為朋友,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在學生面前樹立良好的榜樣。
綜上所述,作為高校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一定要具有較高的職業道德素養。本文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途徑,以期對高校教師職業道德水平的提高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顏媛.網絡時代加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分析[J].輕紡工業與技術,2020(06).
[2]王琪瑤.“互聯網+”時代的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以學前教育專業教師為例[J].現代交際,2020(09).
[3]劉丹丹.高校輔導員加強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重要性與途徑探析[J].現代商貿工業,2020(35).
[4]馬瑞陽.立德樹人背景下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提升路徑分析[J].藝術科技,2019(12)
作者簡介:
尹艷(1982年—),女,漢族,湖南省津市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就業管理、人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