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軍
摘 要:藝術和哲學是人類世界必不可少的兩大要素。正因為有了藝術和哲學,人們的生存才得以不僅僅局限于物質,它們可以更大限度地擴大人類的精神世界,豐富精神生活,從而支撐物質與意識雙方面的構建。語文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無論對于初等教育,還是高等教育,始終是一門重要的課程。語文涵蓋的內容是百科全書式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都有所涉及。從語文的內涵來說,它基本囊括了中華文明,因此語文這門課不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承載著一種藝術美。為了更深入闡釋語文這門課程,文章從藝術哲學的角度對語文課堂的審美理念,做了簡要的評析。
關鍵詞:藝術;哲學;審美
一、 藝術哲學視野下審視語文課堂的重要性
課堂是一種藝術,在經濟社會日益發展的今天,課堂的目的不再僅限于傳授知識。課堂也是一種生動的藝術形式,教師通過對課堂的優化,讓它產生一種藝術美,在吸引學生的同時,達到傳授知識的目的。若要將課堂藝術發揮到極致,教師必須秉承藝術哲學的相關理念,因為這對于語文課堂來說是極其重要的。
(一)時代所需
與傳統教育相比,如今的教育已經趨向多元化,教育教學模式的多元化,教學設施的多元化,教學內容的多元化。但是,教師往往在課堂中達不到讓所有學生都全神貫注聽講的目的,缺少東西去激活課堂的活力。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和思考,筆者認為我們缺少的是藝術哲學的思維。這種思維對語文課堂的豐富多彩有著強大的指引力,同時這種思維也是時代背景下我們必須具備的一種思維。
語文教師應該帶領學生閱讀課文,使其身臨其境的去感受文中所描寫的場景,并逐步分析文章結構、寫作手法、文章主旨等,在一層一層抽絲剝繭的代入式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才能緊跟教師。
今非昔比,在人們的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人們的思想也越來越活躍,學生的思維能力也不像古代那樣被束縛。因此,用藝術哲學的眼光去審視語文這門課堂是時代所需,也是教師必須要走的一條路。
(二)內在要求
首先,從語文這門課來說,想象力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能讓語文活起來的媒介。對于中學生,乃至大學生來說,語文無疑是一門單調枯燥的科目。因為語文這門課涵蓋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古代文學、現代文學等這些讓我們聽上去都覺得很乏味的東西。從文言文到古詩詞,從孔子到魯迅,幾千年的文化都集中于語文之中,因此對學生來說這又是復雜的。語文這門課對當前社會而言是綜合性的,也是復雜的,想象力也因此顯得格外重要,原因如下。
語文這門課以文學為主要內容,從遠古傳說到現代詩歌散文,人們都可以在語文中一覽無余。如果學生不能將想象力運用其中,那么是很難理解古詩文中所包含的意思,很難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很難將古詩文與當今生活聯系起來。在課堂上筆者看到過很多學生機械性的背誦古文古詩,古文古詩背誦的的確很流利,但問其古詩內容表達了什么,卻不知所云。因此,運用想象力去充實語文中的文學世界是讓語文這門課程不再枯燥的法門,也是藝術哲學視野下教師對語文這門課程的思考。
語文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因此教師必須用藝術哲學的眼光去看待語文。正如黑格爾所說,絕對精神存在于三個領域,而藝術則是其中之一。
二、 藝術哲學視野下語文的審美教育
美育是語文審美教學的一項重要環節。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可見,語文教學融入美育,可以讓學生在接受知識、提高能力、發展智力的同時,通過豐富的形象體驗,啟迪感染每一位學生的心靈,從而使學生樹立起健康高尚的審美觀,以培養學生美好的心靈和高尚的情操。
《中國大百科全書》指出,美育是“培養學生認識美、愛好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因此,審美教育是旨在培養學生審美感知、審美想象、審美鑒賞以及審美創造的一種情感教育。
陳文霈在《高中語文審美教育的實踐研究》中指出,審美教育應包括
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審美想象、審美情感三部分。
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是第一步,學生學習語文課文,只有學生具有了審美的感知,才能感受到文字間描述的事物的形象;再因為其擁有審美想象,才能設身處地去感受文中所描寫的場景,把自己帶入情景;審美感情則是學生對所描寫的內容有了認知之后,所擁有的感情或喜愛,所敬仰,或贊揚,或厭惡,并通過一系列的認知形成自己的價值體系。
三、 藝術哲學視野下語文審美鑒賞與創造素養的內涵
倪文錦在《語文核心素養視野中的群文閱讀》一文中,把“審美鑒賞與創造”定義為通過語文課程的學習,學生所具有的發現美、體驗美、欣賞美和評價美的能力及品質,即學生通過閱讀優秀作品,品味語言藝術,獲得審美發現,進行審美體驗和審美鑒賞,并努力運用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表現美和創造美。結合審美教育的內涵以及倪文錦對審美鑒賞與創造素養的定義,審美鑒賞與創造素養可以理解為,其是指學生通過閱讀鑒賞優秀的文學作品,感受語言文字的藝術魅力,以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體會深刻的思想內涵,激發審美想象,感悟生活哲理,并逐漸學會在情景中感受美,在體驗中創造美,在創造中表現美,從而升華審美情趣,增強審美能力。
四、 藝術哲學視野下的語文課堂教學——以作文教學為例
藝術哲學是從哲學的角度來深入思考藝術。文學是一種藝術,作文寫作也是文學的一部分,通過哲學的視野去探析文學,其本質是追尋文學的本源,是從人們的內心去闡釋寫作,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離不開人們的內心活動。在中國初等教育“藝術邊緣化”的背景下,把寫作放在藝術哲學的角度進行分析是極其有必要的,也是對語文課堂教學的一次實踐。尤其在中學語文教學階段,中學生正處在思維活躍時期,這一時期在語文作文教學中秉承藝術哲學的理念,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同時也對中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有重要的意義,進而推動語文課堂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