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麗萍
摘 要:在素質(zhì)教育盛行的今天,教師需要關(guān)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學習習慣,需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一直以來小學語文教學沿用的是對學生整體教學,統(tǒng)一對待已經(jīng)滿足不了學生日益多變的學習需求。同時小學正是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黃金時期,教師亟須轉(zhuǎn)變教學方法,要運用適合學生的分層教學法進行因材施教。基于此,對分層教學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價值做了探討。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分層教學法;教學價值
分層教學是指教師依據(jù)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學習能力劃分區(qū)域,為不同區(qū)域的學生設計適合他們的合理、科學的學習目標與學習任務。教師應做到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是統(tǒng)一的,但是對待學生學習能力的態(tài)度是有區(qū)別的,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一概而論,要致力于提高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最大限度地掌握語文知識。
一、分層時要注意合理性
有些學生有極高的語文天賦,對于所學的知識聽一遍就能懂,有些學生卻怎樣都掌握不了學過的知識,或是在多次背誦課文后還是有記不住的情況。這些差異使小學生在學習語文時的學習習慣有所差異,也使他們學習語文的能力也各不相同,時間一長,學生之間的語文水平差距便會越拉越大,使能力弱的學生喪失了學習語文的信心與興趣。因此,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要給學生劃分層次并注意分層的合理性,結(jié)合多個方面的因素進行劃分,不能單純以學生成績劃分。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習慣及語文學習基礎進行分層,在教學時靈活轉(zhuǎn)換教學方法與教學思路,讓每一層的學生都能在原先的基礎上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同時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也是不斷變化的,教師要及時掌握學生的變化情況,隨時調(diào)整分層的方法,適應每個學生的變化,從而達到分層教學的真正目的。
例如,教師在教學三年級上冊《掌聲》這篇課文時,由于課文對心理活動及情感變化描寫的內(nèi)容偏多,每個學生對情感的領(lǐng)悟能力不一樣,因此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對情感感悟能力的不同來分層。讓感悟能力強的學生先學習后續(xù)的內(nèi)容,著重讓感悟能力弱的學生掌握課文內(nèi)容,用創(chuàng)設情境、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導學生學會代入情感,領(lǐng)會文中主人公小英的心理變化。
二、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
問題能夠讓學生思考,能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教學中提問問題是必要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在思考問題答案時的能力不一樣,有些學生思想比較死板,有些學生想象力較強,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提出問題后讓學生合作探究、共同學習,這樣做可以讓思想死板的學生學習到思維活躍的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以此激活他們自身的思維,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
例如,學生在學習《翠鳥》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有必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層次合理分組,然后針對他們的情況,提出由簡到難的問題,如先認識生字詞,然后初步了解翠鳥的形態(tài)特點,最后再思考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情感,由此引導他們合作探究學習。這些問題的難度是按照階梯性設置的,教師要在每個組完成能力所及的題目后,鼓勵學生繼續(xù)嘗試,讓能力強的學生帶動能力弱的學生一起思考,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獲得極大滿足感與成就感的同時,也能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1]。
三、增強師生間的互動
教師在應用分層教學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在教學時與學生的互動,不能因為學生的差異就放棄互動教學。語文教師不能一直站在講堂上,應當在學生的周圍來回走動,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惑,取長補短,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擁有獲得知識的機會。
例如,教師在講解《老人與海鷗》這篇文章時,就可以通過利用多媒體播放《老人與海》的音樂、海浪翻滾海鷗盤旋的動態(tài)圖片或視頻等方式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放松心情,同時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緊接著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理解文中老人對海鷗的感情,并引導學生在理解文章的時候提出如“老人為什么愛海鷗”等問題,以此延伸出老人的事跡和經(jīng)歷。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著力觀察能力弱的學生,觀察他們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加強與他們的交流和互動。
四、落實分層評價
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需要落實分層評價,它是教師教學成果的主要體現(xiàn),能夠決定學生的自信心,能夠影響學生的學習心態(tài)。教師還要時刻了解學生不同階段的語文學習情況、學習進度以及學習習慣,有針對性地作出合理的評價。同時語文教師還要將評價重點從學生的語文成績轉(zhuǎn)移到生字詞的認識、課文理解程度、古詩詞背誦水平上,讓學生能更全面地認識自己,有目標地為提高自身的語文學習能力而不斷努力。
例如,教師在分層布置完課堂作業(yè)后,可以對學生作業(yè)的完成情況給予評價,如“完成得真棒!”“繼續(xù)加油!”等語句,或是有趣的表情,或是有激勵作用的筆、作業(yè)本等獎品,讓學生由衷地感受到來自語文教師的認可與欣賞,由此提升他們的學習水平,縮短學生之間的差距[2]。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可以改善個別學生不好的學習體驗,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輕松學習、快樂教學的課堂氛圍,可以讓每個學生通過分層教學提高自身學習語文的能力,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教師在語文課堂上的教學活動高效地開展下去。
參考文獻:
[1]靳杰.小學語文課堂分層教學策略探究[J].新作文(教研),2020(6):283.
[2]殷璐璐.小學語文教學中分層教學策略實施[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20(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