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高明
摘 要:數學這一科目是學習好理科知識的基礎,在眾多科目中具備十分關鍵的作用。素質教育的持續推行提出了,在進行數學教學活動進程中,不單單應該為學生講授數學知識,還應該提升學生的德育素養,實現學生在掌握完備充盈理論性知識的基礎上,具備充分的思想認識與德育情操。因此,對小學數學教學與德育的結合措施展開分析,具備一定的實效性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德育工作;措施
小學階段是學生樹立正確思想意識的重要階段,在這一學習階段中進行德育是小學教學工作中的重點。數學是小學生學習的主要學科之一,其所占據的總課時比例較大,并且數學本身就具備一定的繁雜性與抽象性。要想在數學教學中引入德育素養,就需要教師優化教學理念與教學手段。
一、借助典型實例,引入德育
現階段,我國小學數學教材中著重強調了數學文化的價值,體現出趣味性、生動性等特征,在數學教材中包含了很多數學知識,向學生介紹了很多數學發現、數學趣聞等,這部分具有豐富內涵的數學文化為學生呈現出一個夢幻的數學海洋,讓學生能夠對數學知識來自人們的日常生活、用于人們的生活這一道路有著更為深刻的了解,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充分掌握對數學課程的認知,提高學生對數學基礎理論知識的探究欲望。例如,數學教師在向學生講授關于認識小數的相關知識時,可以向學生介紹“小數是十進分數,我們國家的一位古代數學家早在1700多年前就已經開始運用十進分數。”通過這一介紹,可以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發展史有一定的了解,體會古代人民對數學知識取得的成就,引導學生因此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聯系實際生活,滲透德育思想
在面對小學階段的學生時,數學教師最為有效的也是最為直接的教學方式,就是將小學生當前階段的實際生活作為入手點進行知識內容的講授,這樣一來可以有效增進數學知識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有益于優良教學成效的展示。因此,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為了促使德育在這一進程中更加優良地體現,數學教師應該深刻探索挖掘實際生活中的元素,提升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實現一舉多得的目標。例如,數學教師在向學生講授完 “統計”的相關知識以后,就可以持續開拓學生的統計知識掌握范圍,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持續不斷地進行實際實踐與知識應用。如,數學教師可以讓學生經由小組的形式來統計自己小區中摩托車、汽車的數量等,并讓學生自主進行表格的繪制,在接下來的數學課堂中進行展示。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可以讓小學生更加有效地感受并體悟自己身邊與家鄉的持續變化,讓學生深刻感受雖然科學信息技術不斷發展進步,但是一些全新科學技術的出現也為周邊環境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促使小學生明確應該提升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切實實現德育思想理念的滲透。
三、講授知識時滲透德育素養
核心素養在小學數學教學發展成形以后,德育教學就成為教師進行教學工作的首要任務目標。在教育學生學習之前,教師也應該對德育對學生所產生的重要意義具有一定的了解與認識,明確德育教學的中心點,順應核心素養背景下學生實際學習的需要,在課堂教學進程中找出學生所重視的重點,還包括對教學素材的探索,革新優化教學方式,改變教學思維,有效引進德育教學,形成優良的教學理念,培育提升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促使學生不僅可以學到數學知識,同時也可以提升德育素養。德育融入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不應該單單向學生進行德育理念的講授,還應該將德育與學生所能認識理解的實際相融合,從而進行德育。教師不僅應該培育提升小學生的文化素養,利用數學課本中各式各樣的德育素材推進學生對實際生活點滴觀察的理解,實現學生自身德育水平的進步。例如,在向學生講授小學數學三年級周長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樹木圍成的周長應用題,在學生解題進程中,就可以依據應用題圖片向學生延展到樹木對人們的重要性,如若缺少樹木,那么土地將會變得沙漠化。同時教師可以告知學生每一年的植樹節是3月12日,讓學生關愛樹木,多多進行植樹活動,讓小學生愛護花草、愛護生態環境,形成學生愛護自然生態的思想意識。
四、結語
數學肩負著滲透德育思想的關鍵職能,因此數學教師應該在實際教學進程中最大限度地引進德育內容,規避因為德育教學的關注程度不夠導致學生整體能力無法提升。教師可以引出古代數學實例、聯系實際生活,向學生講授德育內容,實現學生個人水平的進步,切實達成理論知識與德育素養的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趙發祥.巧妙融合,綜合教學: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意義與實施策略[J].吉林教育,2021(10):81-82.
[2]伏自芹.以課為媒? 觸動學生心靈: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有效途徑[J].吉林教育,2021(10):61-62.
[3]孫久燕.探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數學故事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4):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