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程露瑩(1987— ),女,漢族,山東臨沂人。主要研究方向:應用經濟學。
基金項目:基于供應鏈金融的商業銀行授信業務研究(項目編號:KJCX4944)。
摘 要:過去的2020年是我國“十三五”規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廣大中小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不同程度的生產經營困難,所以在特殊時期推動我國社會中小企業普惠金融發展、助力中小企業融資是非常必要的,它旨在建立數字普惠金融與服務實體經濟之間的相互關系,合理實現對中小企業在數字普惠金融背景下的金融資源有效配置,提升金融服務質量。本文中簡單探討了我國科技賦能構建數字普惠金融的基本思路,希望破解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問題,同時對中小企業的未來經濟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數字普惠金融;中小企業;基本思路;未來發展趨勢
數字普惠金融追求貫徹落實金融行業協會精神,凸顯商會組織作用,指導并幫助中小企業實現數字化發展轉型。在整個過程中,它更促進了中小企業與數字化服務商建立金融機構合作關聯關系,有效推動了中小企業的數字普惠金融機制發展,特別是在幫助企業融資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1]。
一、中小企業數字普惠金融體系構建現狀
數字普惠金融是服務于中小企業實體經濟的,它在合理配置金融資源的過程中也希望提升金融服務質量,更希望解決當前中小企業融資困難這一現實問題。特別是2020年新冠疫情沖擊下,諸多中小企業面臨破產風險,出現了企業現金余額與預計營收下降等問題,這也導致許多中小企業無法正常復工,特別是對中小企業已經建立的數字普惠金融體系影響很大。具體來講,中小企業的數字普惠金融體系構建現狀就涉及四點現實問題[2]。
第一,其業務快速發展態勢嚴重受阻。受到2020年經濟低調走勢影響,中小企業的業務發展速度有所放緩,發展態勢嚴重受阻。
第二,其新增貸款投放難度加大,中小企業的客戶群體在2020年有所減少。
第三,其線上產品模型深受沖擊,甚至出現了線上與線下商業連接斷裂情況。
第四,其線下信貸管理業務可能難以落實。
中小企業在數字普惠金融體系構建過程中希望加大對微貸款的投放,有效降低融資成本,與此同時就是注重科技賦能,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題[3]。
二、中小企業數字普惠金融體系構建思路方法
中小企業數字普惠金融體系構建的基本思路方法應該分兩點看,第一是科技賦能,第二是破解難題,下文結合這兩點展開分析。
(一)科技賦能、全面深入發展構建中小企業數字普惠金融體系
金融服務發達的關鍵就是發展數字普惠金融,這也是國家在2020年以來一直倡導的,那就是為中小企業提供可觸達、可持續、可體驗、可確保效率與質量明顯提升的科技賦能體系,利用科技智能技術體現中小企業融資優勢性。具體來講,它主要體現在中小企業利用基礎賬戶有效普及并降低“金融排斥”這一問題上,保證提升針對中小企業的融資信貸效率。為了保證中小企業融資難度降低,國家希望促進金融領域運用各種金融科技服務手段,不斷創新服務渠道,拓展金融服務深度,確保降低服務成本,提升服務便利性。在該過程中也要為中小企業適當降低普惠金融融資成本,充分利用智能化新技術、新渠道來解決金融亂象治理問題。確保利用小額、分散的融資服務內容與成本控制手段來維持產品價格在合理區間范圍內。而在該過程中,中小企業還運用到了互聯網保險技術,確保保險易得,如此實現數字普惠金融保險服務優化對中小企業融資發展有利[4]。
如果從科技賦能角度來講,中小企業融資業務需要通過數字普惠金融引領,建立可持續發展道路,合理運用數字普惠金融內容,配合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等重要金融科技手實現對自身企業服務半徑的有效延伸,深化企業服務內涵,降低服務門檻與服務成本,為中小企業融資提升服務質量與服務效率。而在梳子普惠金融引領作用下,也希望構建具有高效、互助共享的線上線下協同發展機制,滿足對目標客戶的精準有效識別,建立中小企業融資的精細化管理與精確服務體系,保證合理運用科技技術創新來有效緩解數字普惠金融中所突出存在的信用與信息動力問題,如此對合理應對普惠金融可持續發展問題而言具有較高價值。當然,利用科技賦能遏制目前社會上中小企業的融資亂象,防范風險問題也是有必要的,它能夠確保通過數字普惠金融體系為中小企業融資明確基本原則與底線,這對中小企業是否能夠成功融到資金非常關鍵。
在創新金融產品與服務手段方面,需要有效解決普惠金融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金融資源配置不均衡問題。在該過程中,就希望追求科技賦能數字普惠金融到位,確保切實打破其中所存在的地域與距離限制,保證融資信息共享過程中更有針對性的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目前,要為中小企業不斷拓展數字普惠金融的可觸達范圍,其目的就是建立科技化融資方式,有效消除信息隔閡問題,將金融知識傳播體系建設到底[5]。
(二)數字普惠、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
中小企業向來存在貸款難、融資難等等問題,這也是當前國家希望解決的數字普惠金融問題,進而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題。究其原因,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根本原因還在于金融機構在成本與風險層面無法實現有效覆蓋,金融行業領域對于中小企業的融資貸款積極性不高,甚至出現了不敢貸款的極端情況。但是,數字普惠金融其本質上還是追求數字化建設方式的,它主要運用到了計算機、信息通信、云計算以及大數據處理等重要普惠金融服務內容,希望借此機會有效提升中小企業的普惠金融觸達能力,另外就是降低金融銀行領域面向中小企業的運營成本與放貸風險。在該過程中,利用科技手段確保中小企業融資貸款可獲得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也希望建立風控水平背景下面向中小企業融資服務效率的有效提高。就以風險評估與防控工作為例,基于數字技術的數字金融普惠體系建設希望尋求新突破,其目的就在于解決某些信息不對稱所導致的金融機構無法在相對低成本條件下面向中小企業進行放貸的這一現實問題,所以必須做好針對中小企業的有效風控,例如可采用到電子簽名、大數據等等先進技術,如此可幫助銀行金融企業與社會中小企業減少信息不對稱問題,準確、高效識別小微客戶風險,確保機器學習與標準化審批到位,這對降低金融業務操作風險也是非常有利的。
就目前看來,社會上的傳統金融銀行企業都在積極布局科技金融發展體系,其目的就是面向中小企業構建數字普惠金融服務體系,助力國家普惠金融事業向前發展。為幫助中小企業真正獲得融資提供便利。當然,針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在數字普惠金融等主要業務上,科技賦已經成為了他們能夠融到資的重要契機。而反觀金融銀行行業領域,它也是民營銀行的發展契機。因為民營銀行普遍面臨著客戶少、無網點、成本高、風險大等問題,而金融科技的發展將逐漸將物理銀行的邊界淡化,幫助民營銀行降低成本,提高經營效率[6]。
三、中小企業數字普惠金融體系構建的未來發展趨勢
數字普惠金融希望有效提高普惠金融發展質量,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為構建小康社會背景下的普惠金融服務與保障體系增加更多可能性。就目前看來,國內已經打造構建了諸多面向中小企業的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區域,它借助銀行金融企業的信用科技技術系統在中小企業中實施數字普惠金融改革試驗。例如它就建立了企業征信融資E網通,構建“融資服務+信息查詢+信用評價+風險防范”綜合服務體系,為中小企業信用融資建立完整服務鏈條,希望從根本能上為中小企業消除信息壁壘以及信息不對稱等等問題,形成全新的征信融資模式。全面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效率與水平,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困難、融資成本太高等等問題,提升中小企業參與融資的積極性。結合上述做法,本文認為中小企業若希望有效融入到數字普惠金融服務體系中,解決融資難問題,在未來還要協力地方規范經營,結合企業規范化經營提升自身融資能力;要建立中小企業相對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重視對企業中人才流與現金流的有效發展,并建立企業“三品”,保證企業家人品、企業產品以及抵押品都具備高品質;第三是圍繞中小企業的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損益表、納稅申報表展開“四表”優化調整,并指導中小企業選擇適合于自身融資的金融機構。而政府方面也必須積極尋求自身與銀行之間共同建立產業發展互聯網,發揮上下游產業鏈優勢,確保融資模式得以有效優化[7]。
四、結語
在未來,我國商業銀行還應當多制定有利于中小企業的融資制度政策,進一步運用各種數字化技術推動數字普惠金融機制發展,為中小企業搭建各種融資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友好的融資基礎環境,建立中小企業常態化、協調性較強的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幫助他們切實解決融資困難問題。
參考文獻:
[1]曹志鵬,王諾.創新數字金融技術 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J].中國經貿導刊(中),2020,968(05):94-95.
[J2]黃詩琦.互聯網金融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 018(007):12-14.
[3]周詩博. 加強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J].中外企業家,2020,669(07):31.
[4]本刊通訊員. 內江市"五舉措"破解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題[J].內江科技,2020,306(05):12.
[5]鄧萍. 基于融資租賃方式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對策研究[J].全國流通經濟,2019(06):28-29.
[6]張遠顯.促金融市場發展拓中小企業"錢"程——談如何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J].現代國企研究,2019,152(02):47.
[7]卞榮輝.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研究[J].大眾投資指南,2019,344(24):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