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郭雪薇(1999— ),女,漢族,河北張家口人。主要研究方向:國際貿易學。
基金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支持項目(項目編號:201910069035)。
摘 要:文章選取1996-2018年天津市中小企業相關數據,設定三項指標:從業人員受教育水平、技術創新能力、非正式金融規模分別代表天津市營商軟環境中的人才環境、技術創新環境和融資環境。研究發現:從業人員受教育水平、技術創新能力均對中小型企業數量有顯著的正向推動作用,而非正式金融規模與中小型企業數量發展存在負相關關系。
關鍵詞:營商軟環境;非正式金融;中小企業
近年來天津市政府出臺了“津八條”、“一制三化”等政策,在提升政務能力、改善企業開辦經營環境上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在最新發布的《2019中國城市營商環境指數評價報告》中,天津市營商環境位列全國第八,仍與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差距較大。同時,報告結果顯著表明,軟環境指數排名前10與營商環境指數排名前10的城市高度一致。
經分析,天津市1996-2018年中小企業數量型發展大致經歷以下階段(見圖1):從1998年起至2008年,國內市場經濟態勢良好,企業數量穩步增長;2008年至2011年,國際與國內經濟形勢多變,企業數量大幅浮動;2012年至今,企業數量下降到與浮動前相當水平后保持相對穩定,企業生存壓力加大、市場趨于疲軟。因此,天津市中小企業數量型發展基本與我國宏觀經濟運行方向一致,企業發展受經濟環境影響頗大,研究天津市的營商軟環境對于改善企業開辦經營環境和政府政策改革都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一、文獻綜述
營商軟環境是一個地區市場發育程度、政府管理水平和社會文明進步的綜合體現,更體現了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招商引資水平。現今我國營商軟環境評價體系包含了不同角度、不同層面的諸多指標,這些指標均產生于我國學者將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估指標本土化的長期過程:最初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共涉及一級指標11個、二級指標44個,貫穿了一個企業從設立到破產的整個周期,指標分別關于監管程序便利程度和營商監管法律保障力度。
中小企業成長受到多個維度的營商環境的影響。林迎星(2006)基于2004年“福建百家民營企業調查活動”結果,分析得出福建沿海民營企業對福建省自主創新軟環境中的融資環境、人才環境、政務環境等滿意度評價較低。呂一博、蘇敬勤(2008)基于我國東北地區235家中小企業的數據分析結果發現,企業環境的不確定性、企業創新實現能力都會影響我國中小企業的成長。
綜合研究結果與天津市發展情況、數據可獲得性,我們選取以下三個指標分別描述天津市的人才環境、技術創新環境和融資環境:從業人員受教育水平、技術創新能力、非正式金融規模。同時基于上述企業數據,探究天津市營商軟環境動態變化對中小企業數量型發展的影響。
二、研究假設
從業人員受教育水平(SJY)與中小企業數量型發展相關。李自如,黃教文(2002)根據我國其他地區中小企業白皮書統計發現,多數創業人以高中學歷為主,這與他們受教育過程中不斷學習技能、提高自身創造力和判斷力有關。本研究選擇以中等職業教育畢業生人數代表從業人員受教育程度,提出以下假設:從業人員受教育水平與中小企業數量型發展存在正相關關系。
技術創新能力(JSCX)與中小企業數量型發展相關。一般情形下,知識產權創造能力催化技術溢出效應,從而有利于中小企業的發展。故本研究提出假設:技術創新能力與中小企業數量型發展存在正相關關系。
非正式金融規模(FZSJR)與中小企業數量型發展相關。本研究采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自籌部分比重來衡量市場中非正式金融規模,非正式金融規模越大代表企業從正式金融機構獲得融資越少。所以提出假設:非正式金融規模與中小企業數量型發展存在負相關關系。
三、實證分析
本研究中數據來源于《天津統計年鑒》(1997—2019),選取1996-2018年天津市規模以上工業中小企業作為研究對象。本文借鑒郭志儀等的做法,為了避免異方差,我們將中小企業數量取對數后作為被解釋變量(記為LNY),將取對數后的從業人員受教育水平(LNSJY),技術創新能力(LNCX),非正式金融規模(LNJR)作為解釋變量構建模型:
LNY=ɑLNSJY+βLNCX+γLNJR+ε
(一)平穩性檢驗
本研究采用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檢驗方法,對LNY,LNSJY,LNCX,LNJR做ADF單位根檢驗,滯后項階數根據AIC、HQ和SC最小原則選取。
由平穩性檢驗結果可得,在顯著性水平為5%的情形下,原始序列均不拒絕原假設。由于ADF檢驗結果滿足同階單整,故可以繼續進行協整檢驗。
(二)協整檢驗
檢驗結果顯示,在顯著水平為95%的情形下,跡檢驗和特征值檢驗均拒絕原假設,即存在一個協整關系。通過VECM模型標準化后的協整關系為:
LNY=0.1455LNSJY+0.318LNCX-2.21LNJR+2.9565
由上式可看出,從業人員受教育水平、技術創新能力均對中小企業數量有顯著的正向推動作用,而非正式金融規模與中小企業數量存在負相關關系。
(三)VAR模型估計和脈沖響應分析
檢驗結果顯示:VAR模型所有根的倒數全部在單位圓內即具有穩定性,可以做脈沖響應分析。
當在本期給LNSJY(從業人員受教育水平)一個正沖擊后,第2期企業數量就會受到顯著的正影響,該影響程度遞增到第3期達到最大值后開始遞減并趨于穩定;同樣地,當在本期給LNCX(技術創新能力)一個正的沖擊后,第2期企業數量也會顯著增加,而后影響程度緩慢遞增到第4期達到峰值,最終下降趨于平緩。
四、結論與政策建議
經分析,實證結果與預期較為吻合:第一,從業人員受教育水平對中小企業數量的影響呈正向作用。第二,企業數量對技術創新環境變化的反應最為敏捷,改革的力度和重心應更多傾向于技術創新環境。第三,非正式金融規模與中小企業數量型發展負相關,非正式金融規模并未如期推動企業數量發展,側面說明中小企業難以從正規融資渠道獲得資金。
(一)完善人才落戶政策,積極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
短期內天津市應盡快完善各項人才落戶政策,吸引各行業高精尖人才到天津就業。比如借助北京市的虹吸效應、吸引無法負擔高昂生活成本的優質人才,同時要逐步提升地方財政支出中教育投入比重,合理引導資金為高端人才澆灌土壤。
(二)規范科研資助標準,促進校企產學研合作
天津市政府應該繼續堅持對中小企業科研項目的各類資助和優惠,對真正擁有創新能力的企業多包容、多培育,為其提供自由成長的時間和空間;但相關部門也應該對獲得政府資助的資格標準進行嚴格把控和法規保障,嚴禁“僅為獲得資助而名義創新”的項目魚目混珠。
(三)促進非正式金融合法化與信貸渠道便利化
天津市金融領域發展勢頭迅猛,但中小實體企業卻較難從金融領域獲得資金。鑒于此現狀,天津市政府可以借鑒我國其他地區輔助性金融機構的經驗,由政府和金融機構通過捐款等渠道吸納資金為中小企業設立全國性專項擔保基金、提供貸款信用保證;同時市場應該盡快實現非正式金融合法化與信貸渠道便利化。
五、結語
建設優化營商環境是市場經濟大計,需要社會各界群策群力。筆者希望本研究能為天津市優化營商軟環境建設提供新的發力點;為了推進營商軟環境對企業影響的研究,我們也會深入挖掘企業微觀數據,克服宏觀因素的局限性,為政府提供更多優質建議。
參考文獻:
[1]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中國經濟傳媒協會,萬博新經濟研究院,第一財經研究院.2019中國城市營商環境指數評價報告[EB/OL].https://finance.sina.com.cn/hy/hyjz/2019-05-14/doc-ihvhiqax8558284.shtml,2019-05-11.
[2]何秀蘭,廖柏偉,王于漸.如何建立有利中小企業的營商環境[J].滬港經濟,2000(01):39-40.
[3]許京平.優化營商環境 重在軟環境建設[J].全國流通經濟,2017(17):3-4.
[4]董志強,魏下海,湯燦晴.制度軟環境與經濟發展——基于30個大城市營商環境的經驗研究[J].管理世界,2012(04):9-20.
[5]林迎星.民營企業自主創新當前區域軟環境評價:框架與實例[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6(09):65-70.
[6]呂一博,蘇敬勤,傅宇.中國中小企業成長的影響因素研究——基于中國東北地區中小企業的實證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08(01):14-23.
[7]李自如,黃教文.臺灣中小企業創業決策關鍵因素[J].中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02):154-158.
[8]郭志儀,趙小克,劉那日蘇.區域金融發展和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基于甘肅省1978年~2010年的時間序列數據[J].經濟經緯,2013,(01):11-15.
[9]余文建,鄧蒂妮.輔助性金融機構發展與中小企業融資改善:臺灣地區的經驗與借鑒[J].上海金融,2008(08):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