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黃煒(1981-),男,漢族,福建泉州人,經濟師。主要研究方向:企業管理,運作管理,人力資源管理。
摘要:業務外包作為一種新興的企業運行模式,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應用,并且在企業的實踐應用過程中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我國企業要想有效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就要充分了解并適當實施業務外包。本文簡要概述了企業進行業務外包的意義,對企業業務外包實踐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進行系統分析,并提出了幾點企業業務外包實踐過程中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業務外包;企業實踐;風險;策略
引言:企業在經營管理的過程中,進行必要的業務外包是增強市場環境適應能力的有效方法。企業實施業務外包不僅要重新調整各項業務的流程和管理體系,還要重新組合運作中的各個環節。通過業務外包,企業不僅可以節約一定的成本,還可以有效運用各項資源。但是,業務外包也存在一定的風險,企業必須要充分了解這些風險,同時制定出相應的對策,并加以實施。
一、企業實施業務外包的意義
目前,企業采用業務外包的運營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企業的各方面需求,可以借助企業外部的力量,將自身的生產、經營效率進行有效提升。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一直呈上升趨勢,人們的消費需求以及信息需求與日俱增,業務外包逐漸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企業實施業務外包具有一定的意義,具體地可以分為以下四個方面:
1.有效節約成本
表面上看,企業實施業務外包會增加一定的資金投入,然而事實上,企業將自己難以解決的部分業務進行外包,不僅有效節約了相關設備以及技術方面的投入,還有效節省了勞動力的投入,從而有效降低總成本,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以及市場競爭力,使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穩定、持續地提升。與此同時,將企業的核心資源致力于企業競爭力中,將部分業務分給專業的外包公司,充分有效地運用企業外部的資源。
2.有效運用企業內部沒有的資源
企業在生產以及運營的過程中,如果企業內部不具備需要的相應技術、設備以及專業人才等相關資源時,就要將相應的業務進行外包,進而企業就可以有效利用該資源,將企業內部的生產體系進行有效完善,進而提高企業整體的經濟效益。
3.促進企業重構
企業重構的過程往往是漫長的,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相關產品上市之后,資金回籠的時間相對來說也比較漫長,但是,部分業務實施外包后,不僅可以為企業重構節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還可以有效縮短產品上市后資金回籠的時間。
4.有效降低風險
隨著市場競爭日漸激烈,為了在更大程度上規避風險,將風險有效降低,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進行業務外包。除此之外,企業實施業務外包,也有效發揮了自身的優勢,避開了自身的劣勢,有利于促進企業的整體發展,促進各企業之間同進步、共發展。
二、業務外包存在的風險
1.喪失企業學習以及核心能力培養的機會
企業實施業務外包存在最大的潛在風險,就是企業會喪失自身學習的機會,以及核心能力培養的機會。目前,大部分的企業在業務外包實踐過程中,只在短期內存在競爭優勢,進而喪失了很多提升自身綜合能力的機會。企業將部分產品的生產環節進行外包,打破了各個生產流程之間的互動關系,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壞公司的市場競爭能力。
2.業務外包對企業員工的影響
企業實施業務外包也會給員工帶來一定的影響。企業將業務進行外包,部分在職員工會失去工作信心,業務水平也會呈現下降趨勢,嚴重的可能會出現跳槽的情況。與此同時,員工可能會失去應有的責任感,沒有繼續工作的動力,進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整體的生產效率。如果企業處理不好員工方面的問題,可能會造成大規模的員工罷工現象,進而從根本上給企業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影響企業穩定的發展。
3.企業運營風險
企業實施業務外包后,如果管理不到位會有以下幾種風險:技術、設備以及勞動力資源等是否得到節省;業務外包后質量下降;相關信息被泄露以及被不法分子竊取利用等風險。除此之外,企業將內部的業務委托給外包企業,即讓外部系統的相關人員參與到企業的生產運營過程中,不僅存在一定的內在風險,同時也存在外在風險。所謂內在風險,即監督管理工作方面的風險,內在風險出現的主要原因就是,外部系統的人員對企業內部的生產操作流程、部分業務的相關內容以及操作標準和要求等方面的了解不夠。并且其責任意識沒有內部人員強烈,在實際的生產運營過程中,有可能給企業帶來一定的隱患。所謂外在風險,即法律問題方面的風險,外部系統的工作人員在生產的過程中,如果違反了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僅會給自身帶來麻煩,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企業的名譽,嚴重的話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業的經濟效益。
4.人員流動性較大
企業將業務進行外包之后,會出現不可避免的人員流動現象,這樣一來,會影響企業內部工作隊伍的穩定性。除此之外,為了讓外包人員對企業的業務流程了解得更透徹,需要對其進行一定時間的培訓,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時間和精力的投入。另外,外包公司相比一般企業來說,其人事調動方面具有一定的隨意性,新人員工代替老員工工作的現象出現的頻率較高,即容易出現替班現象,進而給企業的生產環節帶來一定的困擾。
三、業務外包的實踐
企業將業務外包的過程主要包括三個階段:①企業內部分析、評估階段,②選擇外包企業階段,③對外包業務的監督管理階段。
1.企業內部分析、評估階段
企業進行必要的內部分析、評估,主要目的就是將需要外包的業務進行明確,同時,制定出符合企業外包要求的外包實踐方案。具體的實踐過程需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將企業自身的經營目標以及業務外包兩者的關系進行明確;第二,將企業需要外包的各項業務進行明確,將需要外包的業務單獨隔離出來,進行全面具體地分析,企業可以將短時間內容易達到良好的運營效果的業務分包給外包公司;第三,企業要充分地與工作人員進行溝通、交流,企業將內部的某些業務進行外包,就必然會觸及到企業部分工作人員的個人利益,有可能會將部分員工的薪資以及獎金降低,還有可能將部分員工調離其崗位。企業要和相關的工作人員進行充分地交流,在獲取工作人員的理解的同時,也要相應地給予每個人一個完美的安排。除此之外,企業與外包公司簽訂協議后,讓企業內部的相關工作人員和外包企業的相關技術人員進行充分地技術交流,讓企業的內部員工參與到新的工作環節中。這樣一來,不僅不會影響到企業內部員工的工作熱情,還可以有效提高企業運營的效率。
2.選擇外包企業階段
企業在完成對內的分析、評估環節之后,將制定出的外包方案作為依據,同時,對市場上的各個外包企業的服務、資質以及其他方面進行合理地分析,和外包企業展開充分的交流,向其說明企業外包業務的具體情況,旨在讓外包企業認識到外包業務的實際需求,讓其對企業內部的相關資料了解透徹,與此同時,向其說明各項容易引起糾紛的環節,即各項產權等,進而有效實現后續合作環節的雙贏。只有這樣,才能和外包企業形成友好的合作關系,為順利開展業務外包環節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3.對外包業務的監督管理階段
從某種角度來看,企業與外包企業之間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合作關系,更是一種雇主與雇員之間的雇傭關系,所以,企業要合理有效地行使自己的監督與管理權力,進而有效監督外包企業的工作流程,確保外包企業能夠高質量地完成外包業務。
四、企業實施業務外包的策略
1.注重重組企業的業務流程,創建業務外包有效運作的機制保障
只有將企業的業務流程進行科學合理地重組,將企業運轉過程中的管理結構和關系結構進行調整,才能有效實施業務外包。企業實行業務外包的主要目的,就是讓企業更加穩定、持續地運行。所以,企業要提前確認好自己內部完成的業務以及需要外包的業務,將業務流程重新梳理,與此同時,重新組合組織機構,確保企業的內部流程與外包企業的外部流程能夠充分有機地融合,最大程度地將企業的運作效率提升,進而有效提高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在這個過程中,企業要將內部流程與外部流程的相關事宜處理好,讓兩者充分配合,有效提高企業的綜合性能力,順應時代發展和變化的趨勢。與此同時,企業要有效利用當下發達的網絡信息技術,進行相關的市場調研以了解客戶需求和市場動態,確保企業內部與外包企業進行充分地溝通和交流,將企業間的合作關系進行合理的調整,實現企業內部與外包企業的共贏。
2.創建新的經營理念體系,創建業務外包有效保障的思想保障
實施業務外包的企業,其高層領導不僅要有長遠的眼光和目標,還要有勇氣和信心進行改革,同時要有和外包企業友好合作、互相信任的思想。具體的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將顧客放在首要位置。進行必要的市場需求調研,將企業內部以及外部的各項資源進行有效整合,為了滿足各類消費者的各種需求,要將最完美的產品以及服務提供給消費者,進而滿足各個消費者的不同需求;第二,樹立和外包企業共贏的思想。企業積極尋找外部資源并加以利用,和外包企業形成競爭與合作的良好關系,實現和合作伙伴共贏的目標,進而與合作伙伴在競爭中也能互相促進對方的發展;第三,樹立與時俱進的時間觀念。在這個社會經濟發展飛速的時代,只有有效利用時間,才能夠真正取得成功。在市場競爭日漸激烈的背景下,企業要想能夠穩定、持續地發展,不僅要建立良好的競爭與合作關系,還要創建實時的信息管理體系以及生產體系,有效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趨勢;第四,樹立不斷改革和創新的開放思想。目前,企業面臨的大環境相對來說比較開放,企業只有不斷地進行改革與創新,開放自身的思想,才能與時俱進,保證企業穩定、持續地經營和發展;第五,樹立防范風險的思想觀念。企業要想有效實行業務外包,就要有防范道德風險、信息風險以及被模仿的風險的意識和思想。
3.培養業務外包人才,創建業務外包穩定運行的人才保障
企業業務外包穩定運行的重要保障就是人才。企業實施業務外包必須要在人才培養方面投入一定的時間和金錢。除了培養管理方面的人才,還要培養技術操作方面的人才。合理地培養人才可以幫助企業進行市場細分,分析產品的實際價值,將自身的市場定位進行明確,進而做出合理的舍棄。總而言之,從企業長遠發展來看,進行有效的人才培養是必要的,可以為企業實施業務外包提供人才支撐。
4.有效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保證業務外包穩定運作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根本上決定著企業的發展,企業要想有效實行業務外包,就要先了解核心競爭力。首先,核心競爭力是基于知識存在的,而非產品。大部分企業認為企業核心競爭力就是對產品的研究與開發能力。其次,企業要找出獲取利潤最高的環節,在這些環節中,從產品中獲取最大的利潤。最后,企業要用長遠發展的眼光確定核心競爭力,不能只顧及眼前的經濟效益,還要顧及企業未來的經濟效益。除此之外,企業還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夠在業務外包方面占據主體地位。對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進行有效提升,在于培養核心技術人才以及發展先進的技術。
5.優化企業業務外包運作文化,強化外包業務文化協同管理
企業業務外包通常涉及面較為廣泛,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強與不同國家、不同區域企業之間的交流,有時還要根據外包業務的規定及特殊需求,進行合作企業之間的資源歸納、整合。這樣一來,雙方企業在進行合作的期間,可能會因為各種外界因素導致二者之間的溝通、交流出現障礙,在雙方合作過程中無意識增大了企業競爭意識。由于企業雙方的運營理念、合作想法、區域文化等方面存在差異,這樣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二者之間產生各種摩擦、沖突。因此,進行外包業務合作的有關企業就要強化其公司對外包業務文化的協同管理,以此來優化企業業務外包運作文化,增強企業之間的合作意識、競爭意識。實施業務外包的企業要根據企業運營理念,與即將合作的公司進行充分、有效的交流,減少企業之間的合作猜忌,以加強企業之間的合作意識,優化二者之間的協作、競爭意識,幫助企業雙方建立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關系。實施外包業務的企業可以搭建優質的企業文化體系,明確統一的、具有連續性的溝通方式,提升企業員工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拓寬員工自身的文化層面,增強員工對他國區域文化的了解、認同。除此之外,也要側重對兼具明確目標、統一經營觀念的團隊進行異域文化的普及,避免出現由于企業區域文化差異導致外包業務合作不順利這一情況。為企業雙方外包業務的合作營造誠實、互信的文化氛圍,企業之間要消除對對方的猜疑,坦誠地進行有關信息的交流與分享,以增強信息的利用率,從而優化企業內部資源以及有關信息的歸納與整合,提升企業之間的合作質量、協作效率。實施企業外包業務的公司還可以結合我國科技發展,更新企業內部的交流溝通工具,在合作過程中合理化融入網絡溝通方式,以加強信息的傳遞,消除由于外界因素導致的各種溝通障礙,增強二者之間的交流頻率。利用網絡平臺,加強企業員工對合作方文化、習俗的了解,加大企業的整體文化管理,減少溝通過程中的其他障礙。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企業實施業務外包的優勢是不容小覷的,但是,也存在許多有待解決的風險問題。所以,企業要想確保有效實踐業務外包,就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業務流程的有效重組、創建新的經營理念體系、培養業務外包方面的人才、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以及優化企業業務外包運作文化。業務外包也為我國企業的發展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敏.人民銀行業務外包風險及審計對策[J].中國內部審計,2020(11):46-48.
[2]蔡白陽.醫院后勤服務業務外包管理的研究[J].經濟管理文摘,2020(21):185-186.
[3]趙丹.高校檔案業務外包的風險及對策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19(21):283-284.
[4]黃順蓮.防范業務外包合同風險的幾點思考[J].石油庫與加油站,2020,29(05):39-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