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的文化設施中,公共圖書館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承載著歷史文化傳承的使命,也是人們學習和獲得信息的重要平臺。以公共圖書館為依托的“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不僅可以提升民眾的綜合素質,更有助于新時期群眾文化體系的構建。公共圖書館的發展與所在城市的發展相輔相成,全民閱讀是城市品位提升、城市文明建設的核心元素,由此,閱讀推廣是全民閱讀最有效的手段。在全民閱讀的活動中,公共圖書館如何借機進行自身品牌的打造,是當前文化部門應該認真思考的課題。本文將以東莞市莞城圖書館“書籍之美”為例,探索公共圖書館打造品牌的創新之路。
【關鍵詞】莞城圖書館;全民閱讀;品牌打造;書籍之美
【中圖分類號】G25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1)12-208-03
【本文著錄格式】王柏全.公共圖書館全民閱讀活動品牌的打造——以東莞市莞城圖書館“書籍之美”為例[J].中國民族博覽,2021,06(12):208-210.
引言
成立于2008年9月28日的莞城圖書館,是東莞市唯一的集文史、藝術、古籍收藏研究為一體的專業公共圖書館。莞城圖書館結合自身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獨特的優勢,一直以打造鮮明地域特色、專業化、現代化圖書館為發展方向,在軟硬件設施上力求實現體制健全、環境幽雅、設施一流、圖書專業、服務熱情、活動豐富的發展目標,為廣大客戶搭建一個完美的文化平臺。但要想在眾多圖書館中打造出屬于自己的品牌特色,僅憑借自身的館藏資源和質量是遠遠不夠的,更要不斷開展高端精品與館藏定位相匹配的閱讀活動。莞城圖書館將以“書籍之美”為主題,大力推進全民閱讀活動。
一、全民閱讀的重要意義
(一)提升國民素質
公共圖書館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所有的館藏資源都是免費的,讓全民閱讀在這里成為可能,也是圖書館服務的核心宗旨。也可以說,公共圖書館是新形勢下唯一服務類型的機構之一。在文化強國的大背景下,全民閱讀是提升國民文化素質的最有效的途徑,得到從國家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特別是公共圖書館的各項對外免費措施實施后,圖書館的全民閱讀活動真正意義上蓬勃展開。這些措施包括共享工程的全面展開,農家書屋的全覆蓋,數字圖書館的線上普及,移動圖書館、網絡圖書館的快速發展等。因為閱讀,我們精神世界才豐富,學習知識,才有改變命運的可能。全民閱讀不僅是每個人成長的需要,更是一個民族整體素質提升的需要。
(二)弘揚區域文化
莞城圖書館作為東莞市閱讀推廣的陣地單位,其主導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圖書館通過深入研究全民閱讀的推廣策略,讓全民閱讀機制更科學、更健全,尤其隨著“書籍之美”文化主題的推廣和深化,形成了圖書館閱讀形式創新的載體,并打造了閱讀活動的品牌,構成了可以覆蓋全市的方興未艾的閱讀活動,形成獨具地域特色的《書香》文化體系,散發著濃烈的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的文化氛圍。潛移默化地推進了廣東的群眾思想文化建設,為發揚嶺南特色文化,搭建不同民族文化融合的平臺 ,提供了豐富的經驗。莞城圖書館根據廣東省全民閱讀工作的整體部署,認真組織、突出區域特色、進行載體創新,統籌推進全民閱讀項目,持之以恒地開展“書香嶺南,夢想飛揚”等文化主題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二、“書籍之美”品牌活動的背景
新的時期,紙質閱讀已經逐漸被網絡閱讀所取代,嚴重降低了青少年對文本閱讀的興趣,隨之而來的是學生思維的簡單化,思考能力停滯不前,創造和創新能力嚴重退化,對青少年的綜合素質提升非常不利。全民對傳統閱讀熱情不高的狀況,引起社會各界的共同關注。2010年,莞城圖書館的相關人員在資料收集的過程中偶然發現了書籍設計領域有關“最美的書”比賽的信息,靈感立刻被引發,便有了將這個閱讀主題引進東莞的想法。由此,“最美書籍”的活動設計便在東莞莞城圖書館展開,并有幸約請到國內書籍設計專家呂敬人來東莞進行講座。新穎、獨特的館展內容和文化大師的講座,頓時招來了全城閱讀者和新聞媒體的高度關注。在這個閱讀熱度的基礎上,莞城圖書館受到很大的啟發,決定每年都舉辦這樣的讀書活動,并創造了本館的閱讀主題品牌“書籍之美”。
“書籍之美”的宗旨是通過藝術設計與文化賞讀相融合,探索書籍中文化內涵的不同形態的美學意義,以挖掘文化知識的魅力。該活動自然是以書籍為核心,利用具體可感的書籍設計之美吸引讀者的流連閱讀,從而由表及里地引導讀者深入文本,實現閱讀推薦的目的。該閱讀活動從本市波及到全省,逐漸擴散到全國,在首屆兩個月的展覽中,利用組織高端論壇、普及性讀書講座、讀者體驗互動、義務導讀等形式多樣的活動,進行卓有成效的公共文化推廣工作。
“書籍之美”從第一屆初始的“書籍設計”理念,到第二屆的德國優秀插畫作品的引進、與廣州美術學院學生合作進行的“書封設計”工作坊,到第三屆首個新中國書籍設計脈絡梳理下的“脈流”專業展,到第四屆的七人中國優秀書籍設計師展覽,再到第五屆的以普通人生活為主題,提倡全民“自寫自編自做書”的“紙語人生”展,經過五年的探索前行,“書籍之美”品牌活動從最初的主題活動已經成為被讀者認可的高端精品品牌標識,在不斷地提質與創新中,成為一個孵化本土設計人才的基地和讀書業態的交流平臺。
三、“書籍之美”對莞城圖書館品牌打造的正面影響
作為純服務類型的公共圖書館,通常是由地方政府承擔運營經費,所以,政府的宏觀指導和具體支持是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政府的長久支持才是圖書館行穩致遠的根本保障。因此,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文化品牌,樹立良好的服務口碑,對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是至關重要的。經過幾年的實踐,“書籍之美”閱讀主題給品牌打造帶來的正面影響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城市的文化名片
經過連續五屆“書籍之美”地舉辦,該活動已經成為莞城的文化名片,“到莞城圖書館看最美的書”已經成為閱讀的時尚,更成為圖書館最深入人心的招牌。該讀書品牌活動,從真正意義上傳遞了“文化是一種生活,閱讀就是你的生活方式”的閱讀理念,也體現了莞城圖書館“讓讀者因一次展覽或活動,而認識、了解一本書,一個作家,一座圖書館,乃至一座城市”的文化共識。
(二)促進了文化藝術交流
2013年國內首個“脈流”展成為第三屆“書籍之美”的主題內容,這就是新中國書籍藝術經典的專業展,該重大文化活動被東莞主流網站陽光網評為“2013年東莞十大文化大事記”之一,這也是當年唯一的鎮街級圖書館入選此大事記。
(三)深化了專業合作
通過“書籍之美”的品牌活動,促進了莞城圖書館與專家合作的緊密度。例如成功聘請國內書籍設計殿堂級專家呂敬人老師為專家顧問。相關專家不僅為“書籍之美”品牌品質的穩定出謀劃策,還為莞城圖書館的專業館藏提供指導性的建議與幫助[2]。
(四)形成了推廣新模式
“書籍之美”品牌活動不僅為自身的展覽積累了實踐經驗,更為同類的閱讀模式的推廣提供了范本,為全民閱讀拓展了新思路,同時,對其他鎮街、基層圖書館的閱讀活動具有借鑒意義。
四、“書籍之美”全民閱讀活動品牌的打造策略
(一)觀念更新
1.突破傳統理念擴大地域性的閱讀活動
讀書活動在立足本土的基礎上,促進與其他區間甚至是國外的精品文化交流機構的合作,例如國際的德國歌德學院、國家級的中國出版協會裝幀藝術工作委員會、省內的東莞理工學院、廣州美術學院等,以各種形式引進不同地域和相關領域的閱讀文化,千方百計擴大交流渠道,在本土閱讀更加豐富。
2.注重內容的不斷更新
“書籍之美”的品牌活動讓閱讀有了更深的蘊涵,與世界的前端閱讀理念接軌,第一次將“最美的書”的概念引進東莞,讓讀者驚奇地發現書也可以選美。在這些年的閱讀展覽中,先后展出了曾經取得全球最高榮譽的書籍、德國當代兒童圖書、“紅色經典”作品系列展,以及“趙希崗剪紙插畫展”,在“書籍之美”的五屆閱讀活動中,針對書籍設計無論是內容還是水平,都達到了與國際接軌的標準,把最有蘊涵、最具備前沿理念的書籍推薦給讀者,在這個活動中展覽的作品都是極其珍貴的罕見露面的作品,作為基層的公共圖書館,莞城圖書館持之以恒地把“書籍之美”的主題思想灌輸給讀者,而且,今后還會不斷地拓展活動內容,與現代信息技術結合,推出更新穎、更前沿的圖書內容和閱讀形式。
(二)全方位立體化地推廣
“書籍之美”的閱讀品牌是一個完整的品牌定位,具備穩定而專業的組織策劃團隊,并制定了全面的活動特色宣傳及紀念品相關的組織方案,而且確保每一次活動操作的規范性。基于“書籍之美”完整性的特征,確保了每一屆的閱讀活動時間不低于兩個月,并且以展覽為依托外延了諸多閱讀活動,比如與展覽相關的論壇、工作坊、分享會,走進社區、機關、學校、與專業院校交流互動等,同時利用展覽的相關資源組織校外課堂、閱讀日等吸引更多的民眾走進圖書館,享受到公共服務的優越性,分享到閱讀的快樂,在這個互動過程中讓圖書館的文化品牌更立體化。
(三)高端性與群眾性相融合
“書籍之美”的閱讀品牌活動開創了很多高端精品的展覽,包括全球最權威的書籍設計比賽獲獎作品和優秀作品,論壇的講師均聘請了國內一流的書籍設計師以及國外頂尖的插畫師。但這只是這個活動的部分內容,“書籍之美”的真正意義還在于廣泛民眾的參與,普及民眾的自制手工書、畫插畫等項目,也是該主題活動的重要內容。品牌活動的群眾性,不僅是全民閱讀的需要,也是高端書籍普及化的需要。另外,活動中還吸引了大量的義務工作者,從閱讀活動的策劃到具體展覽的布置、從義務導引到組織協調,處處都有社會各界義工鼎力相助的身影,為該文化品牌注入了新鮮的活力。
(四)可持續性和延展性策略
按照該品牌建設的總體規劃,“書籍之美”要以固定的文化項目延續下去,推廣的規范形式將以“2015第五屆書籍之美”作為范本,而且莞城圖書館已與諸多專業機構建立穩定的深度合作關系,例如“中國出版協會裝幀藝術工作委員會”“德國圖書信息中心”“香港歌德學院”等,從實質上確保了該文化品牌的可持續發展。此外,“書籍之美”所有展品都納入圖書館的館藏定位,所以比起其他的“借展”形式,“書籍之美”閱讀品牌具有可持續的發展優勢。該品牌建設的開發空間充足,可以依托設計的平臺開發“紙張”“筆記本”“手工書”等概念性產品,增加品牌的延展性。
(五)細化資源推薦措施
依托“書籍之美”的閱讀展覽,莞城圖書館每次都會自編一本“資源推薦手冊”,免費提供給讀者,該資源推薦手冊有四方面的內容。
(1)“書籍之美”閱讀品牌活動的安排及展覽介紹。盡管形式上是書籍設計,但讀者可以從中搜選到許多好書,而這些有價值的展品,會被管理人員精挑細選后收錄到冊子里,作為該次展覽的回顧。
(2)館藏書籍設計類書目推薦。推薦圖書館的藏書是所有展覽活動的目的,所以莞城圖書館制定的資源手冊中推薦閱讀還是占據大部分篇幅。薦書的欄目更有助于讀者找到自己想看的書籍,薦書既是圖書館工作的手段,也是閱讀推廣活動的環節之一,閱讀推廣的效果取決于薦書的效果。
(3)開展有關“書籍設計”的國內比賽,進行有效的網站資訊推薦,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對相關資訊的需求。
(4)延伸閱讀的作用。相關這方面的主題多、范圍廣,可以按照當時的閱讀展覽形式和內容進行拓展,可以介紹一個設計師的設計作品,更可以是某種設計形態的時尚變化。一個獎項可以延伸出書的目錄推薦,也可以延伸書籍的文本[3]。
(六)有針對性地讀者互動方式
公共圖書館進行多樣性的閱讀推廣活動,必須根據服務人群的多樣化。因此,莞城圖書館根據年齡段和讀者不同需求開展對應的活動。比如針對有讀書興趣的青少年,開展手工貼步、畫插畫等活動。同時進行“做書”手工坊的應用,對一些專業人才或者是高校的學生,可以采取普通講座和高端論壇相結合的模式,有效提升讀者對紙質閱讀的興趣,并達到文化熏陶的效果。另外,該閱讀品牌活動還可以與有意向的社會團體進行合作,結合彼此的興趣點量身定做活動方案。
五、結束語
實踐證明,公共圖書館在進行全民閱讀活動的策劃過程中,首先要周密考慮閱讀活動的價值、目的和意義,同時更要統籌兼顧參與的群體、活動的保障設施、活動產生的影響力等諸多因素。只有在準備充分、機制完善、措施得力的前提下,全民閱讀活動才能良好地展開,并且形成常態化的機制。莞城圖書館開展的“書籍之美”主題品牌活動,讓我們感受到了“書籍設計”對圖書館以及整個城市的巨大影響力。基于此,才可以從普通的閱讀活動發展到特色的文化項目,從一般文化項目演化為知名品牌。
參考文獻:
[1] 吳兵文.公共圖書館全民閱讀推廣的策略研究——以鄂州市全民閱讀推廣活動為例[J].管理觀察,2015(19):40-41.
[2] 文獻資料.淺談鎮街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方式——以莞城圖書館“書籍之美”為例.
[3] 杜楠.中小型圖書館全民閱讀活動品牌的打造——以邯鄲市圖書館“迎新春 對春聯”活動為例[1].內蒙古科技經濟,2020(5):107-108.
作者簡介:王柏全(1963-),男,廣東東莞,圖書館館員,研究方向為圖書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