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平 郭珈源
摘要:金融扶貧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模式,由于其獨特的優勢和長效機制在全國范圍內取得豐厚成效,并可以將“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起來。在脫貧攻堅即將完成的“后精準扶貧時代”,通過對贛州市金融扶貧的地方實踐及其成效進行研究,總結出贛州市金融扶貧的特色實踐經驗,并綜合贛州市金融扶貧存在的不足及問題,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從著重信用體系建設、保障金融扶貧良好運行、支持地方特色產業發展、注重金融扶貧風險防范等方面構建贛州市金融扶貧的長效機制,從而使贛州市精準扶貧成效長期保持,讓金融扶貧成效惠及鄉村振興。
關鍵詞:鄉村振興 精準扶貧 金融扶貧 長效機制
*基金項目:本文系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02010407032)、贛州市經濟社會發展重大研究課題暨省社科“十三五”(2019)規劃項目(19DQ12)等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一、贛州市金融扶貧的實踐及其成效
(一)建立“金融機構+”多方合作機制,形成金融扶貧聯動體系
1.“政府支持+銀行貸款+財政貼息+長期限”的“金穗光伏貸”模式。秉著為人民謀幸福的決心,農行于都支行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在全省范圍內率先推出“金穗光伏貸”系列產品,帶動當地光伏產業發展助力扶貧。“金穗光伏貸”是一種“政府支持+銀行貸款+財政貼息+長期限”的多方合作惠民金融扶貧模式。本著自愿的原則,政府將光伏產業利潤部分讓利于民,貧困戶可在金融機構的貸款以及政府扶持下在自家屋頂鋪設光伏電板,然后將光伏發電一部分用于家庭用電和出售給企業,使政府、金融機構、企業、貧困戶四個主體都從中獲利。同時農行于都支行還推出“蔬菜貸”“扶貧搬遷貸”等諸多金融扶貧信貸產品。
2.其他縣域金融扶貧合作模式。會昌農商銀行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成立了專門的工作小組,積極與縣級其他扶貧工作部門溝通,發行“惠農信貸擔保金”和全省首筆“世行惠農貸”;農行興國支行立足脫貧攻堅大力推行“產業扶貧信貸通”,為地方特色優勢資源備足保障,并為企業“造血”融資,建立起“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
(二)推進金融和地方特色產業結合,為扶貧產業發展備足資金
贛州具有豐厚的扶貧產業基礎,幅員遼闊,各種自然資源豐富,農業天然優勢厚重,已有的扶貧產業如臍橙、茶葉、油茶、家具等初步發展完善,在此基礎之上利用金融扶貧融資,這些產業將會有極好的前景。通過結合贛州具有本地特色的臍橙、油茶等產業,贛州農行相繼開發出“臍橙貸”“油茶貸”等扶貧信貸產品,為當地特色產業做足保障。贛州農行提倡的“金穗油茶貸”因十分契合當地發展產業現狀而受到民眾追捧;而國家開發銀行與贛州市政府通力合作的創新油茶貸款模式,通過市級、縣級構建統貸統購平臺,為貸款貧困戶充分避險,有極高的推廣價值。截至2019年,贛州市針對特色農業而發放的貸款累計達8353萬元,使818戶貧困戶獲利。
(三)創新開發扶貧信貸產品,為貧困群眾提供精準金融服務
1.政府貼息擔保金融機構審批,“信貸通”讓百姓“敢貸”。贛州市政府創新推出“信貸通”產品。政府不再參與具體貸款審批項目,而是成為“信貸通”的推廣人和擔保人,讓金融機構利用市場機制運作,一方面大大減輕了政府的財政壓力,一方面可以利用市場給企業及貧困群眾提供更好的扶貧金融服務,同時政府還在“信貸通”中貼息支持,給予銀行和民眾雙向避險,讓民眾敢貸、肯貸。2016—2019年,全市“產業扶貧信貸通”總計數額達187.69億元,惠及貧困戶22.97萬家、市場經營主體4746家。
2.精準識別精準扶持,“金福通”讓金融普惠?!敖鸶Mā币灾С之a業扶貧為主線,通過整合區域財政和金融扶貧資源,政府從財政和扶貧專項資金中抽調部分錢款作為信貸保證基金,支持金融機構發放扶貧開發貸款?!敖鸶Mā钡闹饕龇疤攸c在于:一是精準定向、精準扶持。在全省首推基層金融扶貧工作觀察站模式,以確保支持對象始終精準定位在貧困戶;二是立足產業扶貧,建立風險補償?!敖鸶Mā睘闆]有產業能力的貧困戶推出小額貼息貸款業務,政府出資避險,讓貧困群眾敢于“造?!?、走向致富,獲得長效發展;三是普惠性,拒絕扶貧盲區。其在兩縣市的兩年試點內,就成功放出扶貧貸款資金3806.8萬元,惠及847戶貧困戶。
(四)建立信貸與避險的雙重保障,有效降低扶貧貸款風險
貧困戶可以在政府的扶持和幫助下獲得貸款資金支持,但是并沒有改善其“造血”能力不足的客觀情況,同時還會產生諸多風險。金融扶貧作為一種快速融資與致富的方式,雖然可以用大量資金推動地方建設,但短期效益容易入不敷出。金融系統需要良性互動,金融機構也需要回本,在面對客觀群體還貸能力較弱時,一方面政府可以作為擔保,另一方面則可以發揮保險行業在緩釋風險上的重要作用,讓金融資金得到良性利用,為貧困戶和金融機構有效避險。
在產業扶貧信貸通遇到還貸困難時,贛州市推出“金信?!碑a業扶貧信貸產品。該產品通過銀行與保險公司按比例分擔貸款損失,保險業與政府共同為產業扶貧對象擔保,是由金融機構、保險公司和政府共同承擔貸款的風險,三方互相合作互利,共同探索出扶貧信貸與避險的一種“雙保障”機制。“贛州市2016年推出金信保產業扶貧專項貸款保險,到2018年第1季度末已有1093筆交易,并成功為產業扶貧信貸通產品業務釋險5240萬元?!?/p>
二、贛州市金融扶貧工作中的問題總結
雖然贛州市金融扶貧實踐取得了諸多的成效并在全國具有典范意義,但是其長效性有待考究,許多實踐模式在發展中仍遇到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金融基礎較為薄弱,信用體系建設難度大
金融發展需要一定的經濟、產業及主體基礎。贛州市貧困地區經濟相對落后,產業發展不足,以農業為主,第三產業服務業發展相對落后,致使金融體系基礎發展薄弱,金融和產業聯系不夠緊密。贛州市貧困群體大多居住在偏遠地帶,存在和外部交往不暢、信息落后、收入來源單一、年齡結構不平衡等問題,同時身體素質和智力水平缺陷人員占比高,貧困群眾物質資料擁有較少,這些都不利于信用體系在農村的建設。
(二)“造血”能力不強,貸款償還能力有限
一是產業的“造血”能力仍然不強,抵御風險能力較弱。以贛州市金融扶貧重點扶持產業臍橙為例,臍橙在生長的各個階段對雨水和陽光的要求都很高,遇到氣候異常的年份仍會虧損很多,雖然相關產業發展完善并且吸引諸多農戶,但是還是無法避免農業加工業的弊端;二是雖然貸款方式多樣,但是扶貧貸款者的償還能力仍然受限,貸款風險依然存在,回本難或者周期長。以崇義縣為例,在2019年9月末,該縣貧困戶個人貸款逾期率達2.81%,個人貸款不良率達2.93%,同時還有企業在定點扶持時出現分紅不到位和貼息不到位致使企業成本支出增加從而降低企業積極性的問題。
(三)金融知識難以普及,執行主體能力不足
金融扶貧執行主體主要指政府及金融機構,金融扶貧相關知識兼具專業性與綜合性,對于金融系統之外的政府來說普及難度大。不同于以往政府的財政扶貧式“輸血”,金融扶貧需要科學地利用市場及金融,否則就會出現金融風險。首先是政策執行及工作能力方面,如果政府缺少專業理論指導,則會重回財政扶貧怪圈,產生“路徑依賴”心理,無法真正發揮金融扶貧的效用。贛州擁有六百多萬的農村人口以及數量巨大的貧困群體,金融扶貧隊伍及工作能力還需提高;其次,政府的領導與統籌能力也需要改善。扶貧工作的慣性致使很長一段時間內政府主導所有工作,即“大包大攬、一家獨大”,從而忽視了市場在配置資源方面的決定作用”。
(四)金融資金使用不規范,貸款實施不夠精準
金融扶貧相關資金使用不規范主要體現在:一是將產業扶貧貸款用于非扶貧領域;二是向不符合條件的主體發放扶貧資金;三是貧困戶將貸款用于非生產支出領域。相較于其他扶貧模式來說,金融扶貧具有高投入、高回報和高風險的特點,如果使用不規范則會產生巨大風險,造成扶貧資金的流失。扶貧貸款實施不夠精準主要體現在:一是產業扶貧貸款與貧困戶利益聯結不夠精準,沒有真正了解貧困民眾所需和精準施策;二是沒有針對每個發放對象準確評判貸款風險,貸后跟蹤監管不強。
三、基于鄉村振興戰略構建贛州市金融扶貧的長效機制的建議
鄉村振興戰略旨在激發農村地區發展潛力與活力,促進其全面發展,徹底改變農村落后局面,以全面堅持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共同建設美麗鄉村、美麗中國,最終實現共同富裕?!耙獙崿F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這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所明確提出的目標。鞏固脫貧成果是銜接鄉村振興的基礎,絕對貧困雖然會消失,但相對貧困依然還在,返貧、復貧仍會發生,所以要在精準扶貧的基礎之上保持和提升針對相對貧困的措施和機制,促進成果的長效惠及、長期保持。因此從本質上來看,鄉村振興戰略與長效機制的建立具有一致性?!胺鲐汅w制機制的創新能夠促進扶貧各要素之間、各主體之間協調組合和整體優化,從而源源不斷地產生減貧和發展動力?!本C合前文所述贛州市金融扶貧的實踐及存在問題,贛州市金融扶貧的長效機制要著重信用體系建設,并在此基礎上重點結合和支持地方特色產業發展,同時注重防范金融扶貧中存在的相關風險,使贛州市精準扶貧成效長期保持,讓金融扶貧成效惠及鄉村振興。
(一)構建金融扶貧信用體系建設機制,穩固區域金融事業發展
在城鄉先天差異的缺陷下,要想發展好農村金融促進鄉村振興,就必須建好信用體系這個基礎。得益于精準扶貧的政策,金融政策為農村地區帶來了新鮮的活水,贛州市政府也與金融機構加強聯合,通過各種有效的金融模式來帶動農村發展,并無聲地打好信用體系建設這個基礎。
信用體系是一切金融業務開展的基礎,通過金融扶貧相關政策促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可以為相關扶貧措施打實基礎,并建立起長效機制。主要做法有以下五點:一是結合精準扶貧,精準施策、精準扶持,建立全覆蓋普惠式金融。金融扶貧的首要目的就是要讓所有扶貧對象都能夠利用資金脫貧致富,要科學施策讓金融普惠;二是為農戶宣傳金融知識。沒有外界的指導村民很難合理利用扶貧貸款,因此在贛州市設立金融精準扶貧工作站就顯得格外重要;三是政府、銀行等多層主體的聯動體系建立,為信用體系建設保駕護航,同時注重對于促進金融體系的良好運行的嚴格監督與及時優化;四是要促進城鄉金融融合發展。農村信用體系落后很大的原因就是城鄉二元結構差異,因此贛州市政府也要注意促進城鄉協調發展。
(二)構建金融主體建設機制,為金融助推鄉村振興輸送人才
金融扶貧的主體主要是政府以及金融機構,“金融扶貧需要大量的人才,促進金融扶貧成效的鞏固與拓展更需要基層金融扶貧組織建設,人才振興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睒嫿ń鹑诜鲐毜闹黧w建設機制就是要聯動協調各方主體,同時重點提升金融機構的扶貧效率與能力,從而建立和鞏固促進金融扶貧長效發展的主體運行機制。
首先從宏觀方面要充分協調各個金融主體之間的關系,并不斷落實鞏固多層次人才體系的政策。其次通過對贛州市各地農行深入地方的特色實踐進行總結,可以總結出金融機構實現長效扶貧的三點主要做法:一是做好主力軍,聯動各方惠及民眾。在實踐中要注意協調聯動地方政府,從而有效對接地方;二是充分發揮各支行黨支部領導作用;三是建立基長效機制,深入群眾發展金融。落實精準扶貧要堅持長期支持和廣泛深入,建立農村常駐機構,與貧困群眾共同克服困難,讓金融效益永存。金融具有相對較高的風險性,金融精準扶貧需要一個長期與貧苦農戶攜手并進的“主力軍”,而這個服務主體可以是農行,更可以是千千萬萬致力扶貧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所有地方一線扶貧干部、機構和單位。
(三)構建金融支持產業發展的長效機制,激發產業的內生活力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只有產業興旺,農民才能真正富裕起來?!苯鹑跈C構作為金融市場的主體,能夠發揮政府遠遠不及的作用。政府與金融機構共同支持產業發展,金融機構可以借助鄉村振興贏得市場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豐收,為農村地區長遠、長效的金融服務打好基礎,同時金融機構還可以充分發揮市場主體的內生活力與創新能力。該機制最具優勢的特點在于可以激發金融扶貧機構和當地金融市場的創新內生活力,形成自我發展的長效性。
贛州市擁有諸多頗具地方特色的扶貧產業,金融扶貧在其中發揮巨大支持作用并體現長效意義的主要做法包括:一是建立“政府+銀行+扶貧產業”的互惠互助模式,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投入,金融機構的參與和政府保障的結合能夠讓扶貧產業“強壯”起來;二是因地制宜,結合地方特點、特色發展金融扶貧。金融扶貧不只有“產業”可以扶,而且不是所有地區都有發展產業的原生資本,要注意結合貧困區域的自身特點與優勢,贛州市金融機構結合地方特色創立的“扶貧搬遷貸”和“金穗光伏貸”就是典例。
(四)構建金融風險的防范與保障機制,促進金融政策持續健康發展
雖然金融扶貧擁有了諸多的成效及成功模式,但是由于客觀限制,仍會出現農戶難以履信和償還貸款、產業抵御風險能力不足等現象,導致貸款風險增加,從而降低相關主體的積極性,而這正是金融體系建立的重要阻礙之一。
構建扶貧金融風險的防范與保障機制首先要時刻保持風險意識,注重金融扶貧的協調統籌發展。同時要有宏觀意識,要階段性發展,金融扶貧最初期間要注重信用培養,發放讓民眾放心的小額貸款,待地區經濟及金融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則可以加大資金投入。地區之間的協調和發展階段之間的宏觀規劃都是為了充分避險,促進地區金融扶貧平穩發展及金融成效長期保持。
其次要建立扶貧信貸與避險的雙保障機制。那么如何降低貸款風險從而促進成效長期保持,主要做法就在于讓保險機構也參與當中,建立信貸機構和保險機構共同參與的信貸與避險雙保障機制——保險行業可以通過開發專項業務,做最后的保障性兜底工作,如果出現履信危機,保險機構就可以出手相助;農戶則可以在政府及銀行的支持下購買保險;政府和銀行也無需擔心資金的入不敷出,多主體的相互支持使扶貧資金投入的短期收益和長期收益都能得到保障。
參考文獻:
[1]趙忠世.金融扶貧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思考[J].清華金融評論,2018(7):75-76.
[2]李創,吳國清,鄉村振興視角下農村金融精準扶貧思路探究[J].西南金融,2018(6):28-34.
[3]張琦,樊響,孔梅.2020年后我國金融扶貧的思考和建議[J].農村金融研究,2020(2):3-10.
[4]廖斌,謝文君.“智、志、質”:老區金融扶貧攻堅著力點.來自江西贛州市的報道[EB/OL].中國金融新聞網,(2020-06-16)/[2020-11-08]. https://www.financialnews.com.cn/qy/ dfjr/202006/t20200616_193377.html
[5]江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贛州實現全部脫貧,五年來累計投入脫貧攻堅資金88 0.89億[EB/OL].大江網,(2020-12-15)/[2021-1-2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1686140156478400814&wfr=spider&for= pc
[6]謝文軍,宋石長.“貸”得幸福日子來——農行于都縣支行金融扶貧紀事[N].贛南日報,2020-07-30(5).
[7]鐘承斌.贛州市金融支持產業扶貧開發研究[J].金融與經濟,2015(5):93-96.
[8]程軍國,秦濤,孫曉敏,奇正勛.開發性金融支持產業精準扶貧融資模式——以贛州市油茶貸款項目為例[J].林業經濟問題,2019,39(6):407-412.
[9]鐘承斌.金融精準扶貧形勢下農村信用體系建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以江西省贛州市為例[J].征信,2018(10):43-46.
[10]張春明,宋石長.奮力書寫振興發展的“金融答卷”——《若干意見》出臺實施八年來贛州金融事業發展紀實[N].贛南日報,2020-07-02(5).
[11]謝敬.贛州金融精準扶貧的新載體[J].金融博覽,2017(4):60-61.
[12]廖斌,謝文君,馬騰躍,肖圣杰,袁汝坤.江西贛州:金融扶貧路越走越寬廣[J].中國金融家,2020(4):58-59.
[13]羅建明.保障扶貧資金良性運作的調研思考[EB/OL].中國金融新聞網,(2020- 02- 03)/[2020- 12- 28]. https://www.financialnews.com.cn/ll/xs/ 202002/t20200203_1758 91.html
[14]陳華平,孟姝秀.基于公共價值“再創造”的精準扶貧戰略與實踐研究[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20,41(02):107-114.
[15]贛州市人民政府.贛州市人民政府2019年度市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報告[EB/OL].贛州市人民政府網,(2021-1- 25)/[2021- 1- 28].http://ww w.ganzhou.gov.cn/c100106/2021- 01/25/content_6f69d611245c46628b524c235917d6a3. shtml
[16]白永秀,吳楊辰浩.論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3):19-31.
[17]張憲偉.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J].社會主義論壇,2020(12):24-25.
[18]董明.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的金融支持路徑[J].農業發展與金融,2020(08):46-48.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ness and long term mechanism of fi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in Ganzhou C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Chen huapingGuo jiayuan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model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fi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has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nationwide due to its unique advantages and long-term mechanism, and can effectively link up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he "post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era" which is about to be completed, this paper studies the local practice and effect of fi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in Ganzhou City,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fi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in Ganzhou City, and integrates the shortcomings and problems of fi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in Ganzhou City, combined with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from focus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redit system, ensuring the good operation of fi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supporting local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effect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in Ganzhou City for a long time and make the effect of fi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benefit rural revitalization, we should build a long-term mechanism of fi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in Ganzhou City from the aspect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fi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risk prevention and so on.
Key words:Rural Revitalization;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fi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long term mechanism
(作者單位:江西理工大學法學院)
責任編輯: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