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瑜瑜,劉佳妮,陳澤斌,華金珠,劉 賀,王海燕
(昆明學院農學與生命科學學院,云南昆明 650214)
“園藝產品采后生理與技術”課程是一門相對獨立的課程,有較強的應用性,學科內涵廣泛,集水果、蔬菜和花卉為一體,將園藝產品再生產的基礎理論與應用技術相結合,是以研究園藝產品的采后生理科學理論為基礎,以探討如何延緩園藝產品衰老、減少損耗、延長貨架期、增加收入為目的的綜合性應用技術科學,其主要任務是研究園藝產品采后的生理變化規律及其與環境因子之間的關系,研究如何延緩園藝產品的衰老進程、提高流通質量的技術措施[1]。由于該課程知識點多、應用性強,因此需要在有限的學時內最大限度地讓學生系統地學習該課程的知識,了解和掌握園藝產品采后生理與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和運用能力。針對“園藝產品采后生理與技術”課程的教學現狀,對該課程的課程體系、課程標準、教學方法、教學模式、考核評價體系等進行探討,以期為教學改革和實踐提供經驗和嘗試。
根據“園藝產品采后生理與技術”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構建適合園藝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課程體系,將基礎理論、應用技術與云南昆明都市現代農業發展有機結合,集果蔬和花卉為一體,是以研究園藝產品的采后生理科學理論為基礎,以研究如何延緩園藝產品衰老、減少損耗、延長貨架期、增加收入為目的的綜合性應用技術科學。既解決了該課程沒有符合昆明地方區域經濟發展特點的地區教材,還構建了極為合理的課程體系,為教師的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指導,為加快云南區域經濟發展,實現生態文明,建設都市現代農業城市服務。
課程體系構建由基礎理論、采后生理和采后技術3 個部分組成。
見圖1。

圖1
課程的基本理念是課程教學必須遵循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課程教學改革重點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對教與學2 個方面提出明確要求。在教學過程中遵循學生認知心理的發展規律,通過學習“園藝產品采后生理與技術”的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來構建合理有效的認知結構,展現知識形成和發展的過程。此外,教學過程還分模塊進行,讓學生在參加任務模塊的同時獲得認知,使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和諧統一,實現學生主體性、能動性和獨立性的不斷提升。在課程體系的構建中,把學生在學習中的發展、探究等活動凸顯出來,實現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認知發展過程。
根據園藝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制定合理的“園藝產品采后生理與技術”課程標準,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及時更新,在原有內容基礎上,結合當前園藝產品采后生理與技術的研究進展,對實踐內容進行精選和完善,實現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在實踐教學中既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又增設與日常生活聯系密切的綜合型實驗。同時,還適當增加目前先進的采后處理技術演示實驗教學的比例。
課程設計思路將教育教學改革基本理念與課程框架設計、內容確定及課程實施有機結合起來,闡述課程總體設計原則、課程設置依據、課程內容結構、理論與實踐比例、課時安排說明、學分分配與考核評價方法等內容,充分體現課程標準的先進性和創新點[2]。
教學過程中,僅以PPT 開展傳統教學容易使學生產生疲乏。因此,結合雨課堂,運用其動手操作的靈活性,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穿插搶答、討論等環節。此外,還插入相關實驗短視頻,采取邊播放邊講解,讓學生更為直觀地接觸園藝產品的采后處理技術。同時,還能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強化教學重點和難點。結合雨課堂進行教學,增加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課堂氣氛與傳統教學相比大幅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明顯提高。
構建多維度復核考核評價體系,建立行之有效的評價方法,即通過課堂內外活動記錄、線上自主學習記錄、平時測驗、課堂表現及書面作業等形式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監控和記錄,建立共時信息反饋機制。通過一系列的形成性評估活動,教師可以清楚了解到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助于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同時還有助于開展教學反思,在后續的教學過程中進一步調整。在課程的教學設計中既充分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又保證教學評價與課程目標相一致,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評價要求,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學習。另外,通過多維度的評價,還有助于及時強化和矯正課程與教學信息,更好地實現課程目的,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提高自我意識、自我調節和自我完善。
(1)該課程的教學改革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的課程體系,構建適合云南地區農業類高校使用的“園藝產品采后生理與技術”課程體系,為加快云南區域經濟發展,實現生態文明,建設都市現代農業城市服務。
(2)課程內容整體合理完善。既強化理論教學體系,根據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搭建理論知識體系,同時還突出實踐教學環節,即結合理論教學在每個章節都有相應的實踐教學,突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高[3]。此外,緊密結合昆明地方區域經濟發展規劃,課程體系除涵蓋常見園藝產品的采后處理技術外,還涉及昆明本土園藝產品的采后處理技術,形成了完善的課程體系。
(3)教學過程中立足于加強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由章節構成知識體系,教師進行適當引導,有序組織學生開展學習活動。教學過程還注重教與學的互動,在學生逐步學會自主分析和解決問題,學習興趣提高和成就動機得到激發的同時,課程的理論知識和技能也能較好掌握。
(4)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雨課堂等教學資源輔助教學,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時,也便于教師及時了解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有助于指導教師及時開展教學反思,并有針對性地對下一步的教學進行調整。
(5)教學過程中重視園藝產品采后處理技術領域新技術的發展趨勢,引入實際案例,使教學更為直觀。同時,還為學生提供了職業生涯發展的空間,努力培養學生參與專業實踐的職業能力和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