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均良
摘 要: 紫砂壺作為中國陶瓷藝術中一朵綻放的奇葩,其巧奪天工的造型設計、莊重沉穩的藝術內涵使人愛不釋手,富饒的江南之地----宜興,孕育了神奇的紫砂泥料,聰明勤勞的匠人運用紫砂泥料制作出了藝術品紫砂壺,在宜興山水的環抱間,每一件紫砂作品都富有靈性,散發著一股和諧之美,它既可作為一件讓人欣賞的藝術品,又可以作為一件實用的器皿,靜靜地散發著紫砂的魅力。
關鍵詞:紫砂;三友壺;造型;藝術風格
1 前 言
宜興紫砂壺藝術起源于宋朝,歷經明、清兩代藝人的傳承,到今天制壺技術的日趨成熟,都離不開每一代制壺藝人對于紫砂壺造型藝術的探索,這直接會影響制壺藝人的創作構思,宜興紫砂巧妙地引入大自然的景觀作為創作主題,不僅展示了獨特的造型藝術,還將自然界的物體形象地展示出來,融入紫砂藝術,造就了陶瓷藝術中獨有的一份魅力。這把“三友壺”(見圖1)以梅、松、竹“歲寒三友”為創作題材,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機勃勃,表達著作者對于大自然生命力的熱愛與贊美。
2紫砂“三友壺”的造型設計
中國古代的文人墨客在創作的時候都喜歡寄情于大自然,借大自然的景象與事物來抒發作者心中的美好品格與追求。從傲立雪中的梅花到挺拔翠綠的松柏和節節攀升的翠竹,無一不展示著大自然的生命力和勃勃生機。作者在創作“三友壺”的時候將梅、松、竹這三種植物擬人化,將他們融入紫砂壺的創作中來,展示著獨特的精神文化內涵。
紫砂壺“三友壺”是純手工制作而成,壺器借助梅、松、竹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壺身像一段樹樁,壺蓋與壺身融為一體,嵌入壺身內部,形象注重意蘊,做工精致,造型藝術恰到好處,制壺藝人雕刻出樹枝狀的壺鈕、壺把和壺嘴,壺身的一面是梅花,另外一面是竹葉,俊秀瀟灑,造型樸素逼真、生動靈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松、竹、梅“歲寒三友”是眾多文人墨客的喜愛之物,作者將這三種常見的植物運用到紫砂壺的創作中來,也是頗具挑戰力的,既要照顧到紫砂壺生動的表現力,又要直抒胸臆,表達出作者自己的喜愛之情,這把“三友壺”在造型的設計上都具有一種美感,相互呼應、協調統一,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三友壺”壺身線條清晰,作者對于壺身幾何體的造型把握得當,恰到好處,壺身立體卻不顯得笨重,線條流暢卻不失靈氣,曲線優美柔和,圓中見方、方中寓圓,壺把取松枝而成,雕刻硬朗,顯得干凈利落、大小適中,給人一種舒適愜意的感覺,翠竹挺拔,但在壺把上顯得十分自然,彎度合適,恰到好處,“三友壺”光滑圓潤、形態精美、古樸純真,采用紫砂泥料精制而成,紫砂與“歲寒三友”相互呼應,將紫砂泥的特性展現得淋漓盡致,蘊藏著獨特的精神之美,梅、松、竹不畏嚴寒,作者以此來作為創作主題,便是要突出高潔的品格,表達出世人對于一種高尚品格的追求與贊美。
3紫砂“三友壺”的藝術風格
“三友壺”是一件雅俗共賞的藝術作品,制壺藝人在制作這把“三友壺”時心中不免激蕩著歷史的滄桑,也有許多激勵之情,令人堅定心中的品質和信念,為了一種不服輸的精神,為了一種拼搏奮斗的精神,追求理想永不放棄,在追求實用與藝術兩者的道路上互相協調,像古時候君子一樣的品格融入紫砂壺的創作中來,不做作、不粉飾,還原紫砂泥原來的本質以及作者在創作過程中的初心,使作品本身既富有藝術性,又能夠被大眾所接受,因此紫砂壺在兼顧以上兩點才能夠被大眾所接受、追捧。
紫砂“三友壺”以松、竹、梅為題材創作而成,蘊含獨特的文化之美。首先,松長青,安靜祥和、低調正直,自古就有萬年松之稱,松柏不畏風雪、不懼嚴寒、傲然挺拔,令人欽佩;其次,竹翠綠而立,向上生長,生生不息,富有生命力,竹子挺拔,破土向上,堅韌不屈;最后是梅花,梅花是我國的國花,它傲立風雪、冰清玉潔,迎春開花,沁人心脾。因此,歲寒三友是高貴品格的象征,是生機盎然的代表,它象征著面對挫折和壓力時的中華民族依舊不屈不撓、奮斗不止,是一種高貴品格的象征,即使面對著挫折和壓力依舊不屈不撓,展示著君子之風,有著剛強的意志力,堅貞不屈的高貴品格。紫砂壺“三友壺”不僅僅展示了梅、松、竹的裝飾之美,更將其融入紫砂壺中,眾所周知,紫砂泥也是同樣具有著高貴的品格,通過千錘百煉,制壺藝人通過巧奪天工的技法,使其變成一件件富有靈魂的藝術品流芳百世。
4總結
紫砂“三友壺”作為一把精致的藝術品,不僅僅要讓外形光彩奪目、吸引眼球,其內在的文化意蘊也要能夠引人入勝,這個便是一件優秀藝術品的靈魂所在,這把“三友壺”構思巧妙、灑脫自然、主題清晰,形成了非常鮮明的紫砂特點,讓人賞心悅目。現代紫砂壺在追求藝術性和實用性的兩者之間相互協調,將心中美好的品格融入到紫砂壺的創作中來,不過分渲染,直抒胸臆,還原紫砂自然的品質,使其雅俗共賞。紫砂藝術是一門發自紫砂匠人內心的藝術,藝人們用一種高貴的品質去實現自己的藝術事業,令人敬佩,因此紫砂壺往往也具備一種高尚的精神境界,帶給觀賞者一種無盡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吳順芳.談談紫砂造型藝術中的歲寒三友[J].江蘇陶瓷,2014(05):32.
[2]凌愛軍.紫砂“歲寒三友”壺的藝術情趣[J].陶瓷科學與藝術,2017(5):22.
[3]蔣益軍.“歲寒三友壺”的藝術構思淺議[J].陶瓷科學與藝術,2018(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