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號又叫綽號,是一個人除了自己本名之外的其他稱呼。如果說姓名是父母依托美好愿望賜予我們的,那么我們形形色色的外號則大多是同學隨口起的。不好擺脫的外號到底是煩惱還是甜蜜?多多熊來到了東港市海關小學五年五班的中隊會,和同學們一起討論“如何與外號‘和諧共生”。
一、五花八門的外號
同學們,講講我們的外號,說說它們的來歷吧!
李致遠? 我有個外號叫“小狼”,是因為有人看我長得又瘦跑得又快,就結合兩種特點,想到了狼這種動物。
郝唯廷? 我的外號是“好埋汰”,因為我之前喜歡把書包放在地上,被認為不講衛生。
宋炫諾? 我在英語班的外號是“高跟鞋”,可能因為我長得高吧。
任小鈺? 我有個“任小豬”的外號,同學們說我在說話或笑的時候,不時會從嘴里傳出像小豬叫的聲音。
于山凱? 我有一個外號叫“于大磨”。因為我上一年級的時候,有一次1個小時就寫了3個字。
孫寶奇? 我有一個外號叫“老黃牛”。因為同學們覺得我憨厚老實,有著黃牛一般的性格。
外號在某一刻概括了我們的特點,有些同學的外號是被抓住了自身的缺點和短處。
1.不喜歡聽的外號
哪些外號是我們不喜歡的?
樸雅琪? 有人叫我“樸啞巴琪”,讓我很煩,我又不是啞巴。
宋炫諾? 我還有個外號叫“宋狗”,每次有同學這樣叫我,我都很難過。
劉家佑? 有人叫我“劉多肉”,我并不喜歡這個外號,因為一聽就知道我很胖。
許清文? 有人用我名字的諧音叫我“蚊子”,蚊子吸血又討厭,這個外號我很不喜歡。
姜惠娣? 我不喜歡別人叫我“小矮個兒”,因為一聽就知道我矮嘛。
于淄贏? 爸媽老叫我“包子臉”,因為我小時候臉圓嘟嘟的,看起來像包子。長大了還這樣叫,會讓人覺得我很胖,可我并不胖啊。
呂俊鵬? 體委叫我“鋁合金”,就因為我姓呂。可我畢竟是個女孩子,應該給起一個溫柔的外號。
讓人不舒服的外號有以下幾種特征:
a.對別人的特點進行過分夸張
b.以取笑的心情調侃別人的缺點
c.能讓人聯想到不美好的詞語
2.愿意接受的外號
許清文? 我的外號叫“許馬虎”,我還是很喜歡的。它時刻提醒我有馬虎的小毛病,也督促我改掉這個毛病。
劉家佑? 我數學好,有人叫我“小聰明”,我就很喜歡聽。
馬逸恢? 很喜歡我的外號“小灰灰”,聽起來就感覺我有一顆童心。
賈子俊? 我的外號叫“兩支筆”,因為參加班里的抽獎活動時,我總會抽到筆。每次有人這么叫我,我都覺得自己運氣特別好。
看來挖掘缺點的外號,大家都不是很喜歡。而當外號是贊揚、展示我們的優點,同學們比較愿意接受。
經過總結,讓人喜歡的外號有如下特征:
a.以夸贊為目的
b.貼切又獨一無二
c.有積極、向上的寓意
d.是可愛美好的詞語
二、外號的是與非
早在漢代,人們就有起外號的習慣。歷史上許多人物都有外號,比如嚴延年、郅都、董宣三個酷吏執法嚴酷,世人稱之為“屠伯”“蒼鷹”“臥虎”。駱賓王被稱為“算博士”,因為他詩中多用數字作對比。我們學過的《景陽岡》,出自《水滸傳》,那里的一百零八將,個個兒都有自己的外號,大家能說說嗎?
王彥婷? 因為史進身上有九條龍的紋身,所以被稱為“九紋龍史進”。
許清文? 大刀關勝因為善使一柄青龍偃月刀,故名“大刀”。
王? 贏 “小李廣”花榮,神箭天下無雙,猶如李廣。
王悅寧? 還有“豹子頭”林沖、“及時雨”宋江、“浪里白條”張順……
文學作品中出現的外號讓人物性格更鮮明,外號也讓歷史名人更具個性。古代人自己起的外號,內涵豐富而含蓄,他人起的更多是嬉笑怒罵、詼諧幽默。
一個人的外號可以和他的故事一同穿越歷史長河被我們了解,那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自己身邊的外號呢?
呂俊鵬? 有些外號可以更形象地突出人們的特點,比名字更好記。
王? 贏? 有時候以外號稱呼,會讓同學之間更親密,還覺得很開心。
潘富貴? 雖然外號可以突出一個人的特點,但老去說別人的短處,別人會生氣。
任小鈺? 有的外號是好朋友之間表達友好的方式,有特殊稱呼的朋友在心中的地位會不一樣。而有的外號對別人來說可能是煩惱,也許我們認為的快樂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丁芃兮? 大家覺得彼此叫外號很有趣,但難免不顧及他人感受。
劉家佑? 有的同學因為拿外號去取笑別人,鬧得大家很不愉快。
三、與外號愉快共處
被人當眾稱呼不喜歡的外號時,大家都是怎么做的呢?
于淄贏? 我會好好對他說:“不要這樣叫我,行嗎?”
王? 贏? “我有不好的地方,會盡我所能改變,請你不要這樣叫我。”
潘富貴? 遇到不喜歡的外號,我會一笑而過,不搭理。
馬逸恢? 如果對方說的是貶義的外號,我們可以告訴老師,但是不管別人怎么說,我們一定不要因此自卑。
劉家佑? 我會說:“如果別人這么叫你,你會喜歡嗎?”
丁芃兮? 不理他,時間長了,他就會覺得沒意思了。
賈子俊? 我也會給他取個不好聽的外號。
安書鳴? 嘴是長在別人身上的,我們制止不了。如果是因為自己的缺點而被起的外號,我爭取把這個缺點給改正過來。
大家的辦法都不錯,總結一下打擊難聽外號的幾種方法:
a.直接告知法:這外號可是我的“逆鱗”,先給你次“警告”,一再挑釁,別怪我要翻臉不認人了。
b.以牙還牙法:你讓我難過,我也不讓你好受,讓你也嘗嘗擁有難聽外號的滋味,才能共情。
c.冷凍處理法:我不生氣,不接招,讓你一個人寂寞地唱獨角戲。
d.心理暗示法:催眠自己,不好聽的外號與我無關,聽不到就沒煩惱。
如果能從外號中看到自己的缺點,督促自己改正,這何嘗不是外號的積極作用?我們都喜歡好聽的、善意的、表達贊美的外號,對帶有貶義、諷刺、污辱性質的外號,會本能地拒絕。希望同學們今后起外號的時候,多發現別人身上的閃光點,以尊重別人的意愿為前提,以賞識激勵和贊揚為原則,去取一些優雅的外號。提倡有意義的、別人樂于接受的外號,反對不文明的、帶有傷害性的外號。如果我們每個人對待別人都像春天般溫暖、包容,我們的生活就會減少煩惱,充滿快樂。
老師說得太對了。其實外號的事兒說大就大,說小也小。只要我們尊重他人、體諒他人,讓外號成為有趣、友好的稱呼,讓起外號的人懷著一顆友善之心,聽外號的人舒心、順心,班級的氣氛就能更輕松、更開心啦!? ? ? ? ? ? ? ? ? ? ? ? ? ? ? ? ? ? ?(責任編輯? 李爽)
(感謝東港市海關小學五年五班全體師生參與本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