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闡述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通過分析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重要性以及提問存在的弊端,繼而提出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相信能夠為小學語文課堂提問質量提供有效的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了師生交往、互動和對話的重要性。眾所周知,課堂提問是師生溝通的橋梁,是師生互動的關鍵環節。與此同時,課堂提問也是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自信很好的機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但要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而且要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及綜合水平。然而,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一部分教師的課堂提問效果不是很明顯,甚至是無效的。教師的提問很多情況下得不到學生的積極響應,自主回答者很少,毫無疑問課堂效率低下。
一、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無效的原因
(一)提問重點不明確
老師所提出的問題沒有抓住重點,虛無縹緲,沒有充分圍繞教學內容。問題空、雜、偏、難都會使學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從何回答。究其主要原因,其實是因為教師自身對教學內容掌握得不夠好,從而導致向學生提問時也偏離主題,教學效果也不夠好。
(二)提問設計未聯系學生實際
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接受程度、知識儲備均各不相同,有些教師只通過盲目地借鑒教學輔助參考資料上標注的問題,而沒有結合學生的自身情況,導致問題的設計與現實脫節。可想而知,這種情況下教學質量不會很高。
(三)提問內容缺乏趣味性
對于提出來的問題內容不夠豐富且枯燥無味,首尾不能相互呼應,跳躍性過大,不能吸引學生的眼球,問題既粗淺又隨意,沒有用心去問問題。大多數老師提問都是千篇一律,經常的提問就是“是不是,對不對,好不好”等等,答案也只有兩種,即肯定以及否定,這種過于簡單的問題并沒有實際的意義,沒有明確的指向,學生長時間的狀態也只是應付了事,不假思考即可回答,進而會造成學生長時間的思維疲勞,甚至認為沒有必要回答老師的這些問題。
(四)課堂提問數目過多
新課改后,教師紛紛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盡力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課堂變成“滿堂問”的局面,高密度、高濃度的提問一個接一個拋向學生,學生忙著找答案去應付老師的提問,卻沒有進行認真的思考,缺乏自主思考的體驗過程。
二、解決方法
(一)課堂提問的基本要求
1.精心設計問題
教師課堂提出的問題不該是借鑒教輔書上的問題,應針對教學內容制定適合的問題,從而達到引導教學內容學習的目的。題意必須足夠明確,不能使學生有理解的誤差,不能因為選詞造句不當引起學生的疑惑、誤解和猜測。
2.問題要有激發性
孔子曰:“疑慮,思之始,學之始。”有疑慮才能產生認識需要和認識沖突。小學課堂教學標準中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目的就是強調老師只是課堂節奏的引導者,是課堂內容學習的指引者[1]。老師進行課堂提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過問題的提出,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從而對教學內容有更深刻的認識與理解。研究表明,學生普遍會對教師上課提問的教學內容印象更為深刻,記憶時間更久。旁敲側擊、善于啟發是教師準備問題時應該注意的方面。
(二)教學提問藝術的技巧
1.精心設計將要提出的問題
精心設計就是要創新,突出所提問題的新穎性,以吸引學生,提高他們的興趣以及好奇心,這樣的問題才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從而產生探索問題真相的動力。例如,在課文《狐假虎威》的教學中,最開始老師跟學生說我們先來做一個猜謎游戲,接著老師就提出了問題:(1)黃袍袍,黑斑斑,齜牙咧嘴瞪眼睛;森林里面稱大王,捕食野獸本領強。(老虎)(2)模樣像狼臉兒長,三角耳朵貓兒黃,晝伏夜出捕肉吃,毛皮好做女士裝。(狐貍)它們倆之間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呢?毋庸置疑,這個問題提得好,學生既出乎意料又很好奇,所以學生更加想要探索問題的答案,對答案懷著極大的好奇心。經過認真反復閱讀,學生不但能熟練掌握課文內容,而且也使自己的逆向思維能力進一步提高。
2.講求教學提問的方法與技巧
教無定法,教要有法,以此類推,“問”無定法,“問”要有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究竟該什么時候提問、如何提問,都是很重要的問題。課堂教學離不開問題,一個成功的問題是要在合適的時機以一個合適的方法提出。
由上文可知,課堂提問也是一門藝術,教師的提問要像一顆顆石子投向平靜的湖面,能激起學生思維的漣漪,與學生的思維不斷地碰撞出火花,這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力、創造力以及語言組織表達能力[2]。總之,提問式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設置有效問題,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內容,還能通過對問題的探索和解答提高學生的語文邏輯思維能力,相信通過教師在課堂提問的藝術殿堂中不斷遨游,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也會越來越高。
參考文獻:
[1]趙越超.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探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4,30(10):86-87.
[2]王桂霞.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分析[J].才智,2019(1):42.
作者簡介:胡仿晨(1988—),女,漢族,江蘇連云港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注:本文為2020年度江蘇省贛榆區“十三五”規劃課題“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研究”(課題編號:gh20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