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瑋彬 郭瑞
摘要:大單元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育理念,其在高中歷史課堂中的應用能夠實現單元教學內容的有機整合,這種情況下也能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目前來看,大單元教學理念正逐漸成為高效高中歷史課堂的主要教學方法之一,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使學生形成具有歷史學科特征的價值觀,提升學生的關鍵能力。對此,教師要深度解析大單元教學理念,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為學生構建高效的高中歷史課堂,促進學生歷史學習能力提升。
關鍵詞:大單元教學理念;高中歷史;高效課堂;打造方法
一、注重單元內容的縱向整合,促進學生歷史解釋能力提升
解釋歷史現象,深入剖析歷史事件是學生感知歷史的重要渠道。打造高效歷史課堂,教師要做好單元內容的縱向整合,幫助學生更好地剖析教材內容,從而獲得情感的升華。
以統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為例。本單元的核心思想為“統一”,為了拓寬單元內容的縱向深度,我讓學生概括每一課的重點內容。通過分析總結,學生能夠了解舊石器時代的社會特征, 這一時期社會制度與其他時期顯著不同,突出表現為私有制。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國家也相繼產生。緊接著,我們再將視線放到春秋戰國時期,深入探究這一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領域的發展變化,在此基礎上解析“百家爭鳴”出現的原因,以此點燃整個歷史課堂,更好地理解秦漢時期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的必然性。以時間為節點,縱向整合歷史內容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追溯歷史發展的軌跡,這種情況下也能幫助學生更加客觀地看待歷史事件,總結其發展規律。
二、注重單元內容的橫向整合,拓寬思想領域
單元內容的橫向整合以拓寬歷史教學內容為主要目的,通過這種方式能夠為學生創設多元化的學習渠道,這種情況下也能拓寬學生的思想領域,使其脫離書本的束縛思考更多的歷史知識, 在此基礎上再次解析歷史事件,挖掘其隱藏的內涵。
以《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這一內容為例。為了使學生深入剖析這一事件,我借助多媒體引入了多個學者的言論,如孟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孔子:仁者愛人等。此外,我還讓學生探討荀子與韓非子等多個學者的言論,通過這種方式深入解析其政治觀點。與此同時,我還讓學生思考百家爭鳴對于民族發展的影響是什么?學生可以從人民性格這一角度展開論述。最后,學生也可總結各個“家”的核心思想,結合當下的民族關系探討這些言論存在的意義以及對社會發展的影響,進一步拓展歷史內容, 促進學生思維的深度發展。
三、注重單元內容的逆向整合,培養邏輯思維
單元內容的逆向整合以問題為先導,通過問題的引入使學生聚焦某一特定的歷史事件,并說出自己的看法,通過這種方式也能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以往學習過程中,學生不能更好地解釋歷史中的因果關系,這種情況下不利于其邏輯思維的培養,而且也容易使學生形成思維定勢,將重點放到了果上,未分析果的成因, 久而久之也會失去學習興趣。
以第三單元內容為例,為了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我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引入了特定了時空坐標,詳情見圖 1。在此基礎上,我還讓學生探討這一單元各個時期社會、經濟、文化、政治等多個領域的發展,在此基礎上完善思維流程圖,使整個歷史學習成體系(詳情見圖 2)。此外,我還引入了小組探究性問題, 讓學生總結五代遼宋夏金元時期的階段性特征,從政治、經濟、民族關系、對外關系、科技等多個層面總結,進一步深化對相關內容的理解。
四、結語
綜上,大單元教學理念下,教師要革除舊式教學思想的束縛, 注重歷史教學內容的整合,通過這種方式拓寬學生的認知領域, 使學生從縱向思考歷史內容,促進自身歷史解釋能力提升;使學生橫向思考歷史內容,進一步拓寬自身的思想領域;使學生能夠逆向整合單元知識,明確歷史事件的因和果,助力自身邏輯思維能力提升,多措并舉,助力學生個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馮兵 . 高效歷史課堂的構建——評《歷史課堂的有效教學》[J]. 中國教育學刊,2020(08):147.
[2] 王偉 . 基于歷史單元教學的課程資源開發與整合 [J]. 教育觀察,2019,8(21):41-43.
[3] 殷蓮子 . 高中歷史主題式教學研究 [D]. 蘇州大學,2014.
(1. 長春市十一高中,吉林 長春 130062;2. 長春市十一高中北湖學校,吉林 長春 13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