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韻琪
【摘要】泰語朗讀對于理解課文內容、掌握語言規律、提高泰語應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學情特點,選擇科學的朗讀技巧,讀與評相結合,教充分發揮朗讀在教學中的作用。
【關鍵詞】朗讀;泰語教學
1.朗讀策略對泰語教學的促進作用
朗讀可以把書面語言轉化為有聲語言,通過聲音的表現形式把書面文字再造,讓文字從書本上“活”起來。在泰語教學過程中,運用合理地朗讀技巧,能讓學生從感官上得到振奮,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朗讀是攝入信息的重要渠道,它能讓學生認真觀察到語言現象,掌握語言規律,從而形成正確的泰語思維。朗讀有助于加深對語言材料的理解,感受材料所表達的思想情感。通過反復朗讀,能豐富詞匯,增加語言積累,從而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
2.泰語朗讀的策略
2.1語音訓練。語音是語言學習的基礎,在泰語學習之初,就應加強語音和語調的學習,建立學習信心、發現學習興趣,讓在反復練習中打下堅實的語音基礎。學習泰語語音基礎是要充分運用語言學知識,找到中文和泰語語音方面的不同,針對部分發音困難的音節,找到相應發音部位,掌握正確發音方法。其次,要多聽純真地道的原聲泰語,可以跟著原聲朗讀,通過模仿發音,把自己的讀音與原音的做對比,糾正自己語音語調上的問題。
2.2理解與斷句。泰語很少運用到標點符號,初學者很難把握句子結構,搞清楚同一意群中的詞與詞的緊密聯系,常常在朗讀時不能準確地進行斷句。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要重視意群朗讀的連貫性,要著重加強句子的理解能力和把握能力,從而形成良好的語言節奏感。
2.3根據不同語料選取不同的朗讀形式。在泰語學習過程中往往會遇到不同的文體,我們應當針對不同的文體形式選擇相應的朗讀方式。針對記敘文、說明文類文章,要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脈絡,注意行文內在邏輯關系,選擇節奏明快、輕重適當的方式進行朗讀;針對詩歌類文章,要注意泰語詩歌停頓和韻尾韻腳,帶著畫面感和音律感去朗讀;針對一些感情較為豐富的文章,要仔細品味其中的文化背景、人物特點,讀出文章所要傳遞的情感。
3.朗讀策略在泰語教學中的運用
3.1根據學生與學情科學選擇的朗讀內容
泰語朗讀應根據實際教學因材施教,教師要綜合評估學生朗讀水平,根據學生學習階段特點和不同的能力找出適合的朗讀材料。針對不同年級和學段,低年級段的學生可以誦讀詞匯、對話來提高口語表達能力;高年級的學生可以讀書面范文、經典故事、美詞佳句等來拓展視野,培養語言的應用能力。針對不同學生的能力,設置不同的教學任務,有選擇性地、有針對性地運用在課堂上。對于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教師可以選擇簡單段落讓他進行朗讀,糾正其發音斷句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對于泰語應用能力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為他選擇較復雜的文章,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發散思維,擴寬視野。
3.2提升教師自身的朗讀示范能力
教師首先要悉心研究朗讀技巧,不斷提高自身的朗讀水平。教師在泰語朗讀示范時要注意把握文章的語境,做到語音語調抑揚頓挫、語速輕慢緩急分明,帶有情感地朗讀,才能喚起學生的學習欲望,激發學生的朗讀熱情。通過聆聽教師的朗讀示范,可以讓學生充分感受泰語語言文字的魅力,從而更加深入地去揣摩和領會文章的言中之情和言外之意。同時,學生能在潛移默化中得到語音、語感上的訓練,學到教師的朗讀技巧。
3.3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朗讀熱情
泰語教師應當運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把教材中單調的文字轉化為生動的情境,從而調動起學生的感官,使他們對文章有了更為敏銳的感受,為接下來的朗讀訓練做情感上的鋪墊。例如:在講授泰語課文《水燈節》時,教師可以導入一系列場景:每逢水燈節來臨之時,這是河水高漲、月兒清輝的美好時節,泰國城市或鄉村的夜晚會格外的美麗。你會看到水面上大大小小的水燈,你會聽到輕快悠揚的水燈節之歌,你會感受到節日濃濃的祝福與情誼。這時候,請將手中那只小小的水燈放在河流中,讓我們一起許下心中美好的愿望。這樣的導入,學生能夠入情入境地感知泰國水燈節,真正沉浸到課文的意境中,在接下來的朗讀里更容易讀出語氣語感。
3.4以評促讀,以讀促思
在教學過程中,評價至關重要。在傳統泰語朗讀指導中,教師往往側重于對課文語音的方面的評價,對學生朗讀方面的技巧不夠重視,致使學生對整篇課文理解不足。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朗讀情況做出有針對性、指向性的引導,幫助學生根據不同文本選擇相應的朗讀方式,做出相應思考判斷,從而更好把握作者寫作訴求和文章情感。例如:學生在朗讀《我的家庭》一文時,沒有情感地介紹父母及兄弟姐妹。教師可以結合課文語境進行點評,向學生傳達作者的寫作意圖是想要通過文章介紹自己幸福的家庭生活。如果不帶有任何情感去朗讀,就很難讓聽眾感知作者家庭的美滿。教師這樣的點評能幫助學生提高朗讀水平的同時做出相應思考,在日后的朗讀中注重文章的情感目標。
結語:朗讀是泰語的有聲表現形式,應當獲得更多重視。科學地朗讀策略能夠幫助泰語學生提高語言的敏感度,領略文章的風格特點,體會作者的情感態度。泰語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把握朗讀的規律、使用有效的朗讀策略,讓學生掌握誦讀的技巧,幫助學生在提高泰語應用水平。
參考文獻:
[1]孫靜.論朗讀教學的運用策略[J].烏魯木齊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9.
[2]何偉.重視朗讀訓練培養朗讀能力[J].甘肅教育.2012(06).
[3]劉春.探索有效朗讀提高課堂實效[J].閱讀與鑒賞:中旬.2011.
(昆明學院 6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