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遠義
摘要: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后進生轉化問題是教學階段的關鍵問題。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嚴謹的邏輯性和應用的廣泛性,而在農村數學教學中,設備資源并不充分,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后進生。后進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方面的、社會方面的、智力方面的,為此教師如何轉化后進生,是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普遍關心的問題,也是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教師需要對小學后進生出現的成因進行分析,具體對小學后進生出現的成因提出轉化對策。
關鍵詞:農村小學數學;后進生轉化;有效途徑
一、小學數學后進生轉化的背景
在我國的教育中,農村教育是尤為關鍵的一部分,占據了中國教育的絕大部分的內容。農村教育直接影響著全國普及教育和基礎教育的實現情況,影響著人口素質文化程度。在農村教育中,教育資源的限制主要是由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所限制的,小學數學教育的教材資料也有所差異,在此情況下也就會出現小學數學后進生較多的情況。
實施“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是教育教學階段所面臨的緊迫任務。農村小學素質教育需要立足于實際的教學實踐,進一步結合當地的教育內容,將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進行革新,進而促使傳統教學向開放式教學進行轉變。教師需要以學生為主體,向學生進行教學觀念上的轉變,進一步由抽象數學問題向問題情境教學進行轉變。小學數學教學改革需要使數學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將枯燥的教學內容進行轉變,進而整體促進后進生的有效學習。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只有切實抓好對小學數學后進生的教學,才能提升小學數學的整體教學質量。
二、農村小學數學后進生轉化的目的、意義及價值
后進生是特殊的學生群體,他們的學習習慣較差,學習成績不好,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進而出現厭學、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教師通過分析研究問題的解決方式,讓農村數學教師通過努力優化教學模式,整合課程資源,進而促使后進生真正體會學習的樂趣,進而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后進生通過主動參與課堂互動,引導小組進行合作學習,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進而實現學習能力的提升。
通過對后進生展開了細致的觀察,全面把握后進生的認知特點以及行為規律。探索了解農村小學后進生的現狀,分析他們的成因,了解后進生在學習上的需求,制定科學有效的方法激勵后進生學習,調動他們的興趣,發揮他們學習的主動性,通過實踐驗證這些策略的可行性,進一步驗證后進生的學習態度,促使學生得到有效轉變。幫助后進生擺脫對于數學的畏難心理,進一步提高后進生的學習自信心,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建立學習自信。針對后進生在認知上的特征,轉化一部分的后進生,減少新的后進生的出現,最大程度提高學生的成績。
三、小學數學后進生轉化的內容
(一)后進生的分類
后進生一般可以分為四大類,第一是學習困難程度的分類,其中包括了嚴重學習困難學生、中度學習困難學生、輕度學習困難學生;第二是心理特征的分類,其中細化分為慢智型、懶惰型、自卑型、逆后型、模糊型以及遲鈍型;第三是學習動機的分類,第四是學習困難學生的綜合性分類。
(二)農村小學數學后進生的成因
其中后進生的成因主要有個人因素、家庭因素、社會因素以及學校因素。
在個人因素方面來講,主要有自身的智力條件、自身的學習動力這方面的因素。深入分析后進生自身的特征,主要具有缺乏學習動機、缺乏學習動力的特點,他們往往都具備這一特征。據研究發現,有大部分后進生的學習意志力比較薄弱,在情感溝通上存在一定的障礙,學生也容易產生挫敗感和焦慮感,面對小小的問題就情緒失控,頂撞教師,他們往往更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進而在影響下喪失自身的自控能力,缺乏自制力以及堅韌性。
后進生家庭因素主要是早期教育形式不當、家庭氛圍不正常、家庭經濟困難、家庭環境惡劣、家長過分期待等情況,這些情況會促使學生產生叛逆心理。
社會對于學生的影響因素主要是不良的社會風氣影響,互聯網不良信息對學生產生的不利影響,早期社會性學習產生的不良影響,和其他人產生的不良人際關系等情況。具體分析學校因素,主要有辦學理念存在的問題,在應試考試的背景下,學校的考試機制相對嚴格,片面追求學校的升學率,不顧后進生的發展情況。
另外,還有一部分因素是學校的內部因素,部分學校教育資源薄弱,師資力量不充足,所有的教育力量并沒有形成合力,這就會致使后進生問題更加嚴重。而且教師面臨著較重的課業負擔,他們在教學方面面臨著一些問題,可能會出現因工作量過大而導致的后進生輔導力度不夠的情況,教師往往不能兩頭都顧及過來。
(三)農村小學數學后進生的轉化策略
針對學困生的學習情況,教師需要循序漸進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耐心做好引導,不斷進行查漏補缺。其中,教師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后,進一步提高解題能力;加強學校與家庭之間的溝通與聯系,讓學生在家庭和學校共同的影響下,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及時更新學生學生的個人檔案,將學生的進步、成長進行記錄,讓學生得到快速成長;針對每個學生的性格特征進行因材施教,關懷數學后進生,培養后進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小學數學后進生轉化的設計與實施
(一)激發后進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數學與其他學科的不同之處在于它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抽象性,正是因為數學是一門具有難度的學科,導致了后進生的出現。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元化的教學形式,引導學生加強對知識內容的理解。在小學數學蘇教版《圓》這一部分的教學時,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出長方形,然后借助多媒體,利用動畫進行切割移動,進而促使其成為一個近似圓形圖案。教師引導學生在臺下進行手動裁剪,將長方形剪成圓形,隨后將多余的部分拼在一起,進一步建立對長方形長與圓形周長、直徑等方面的內容。最終,讓學生總結出周長和面積的公式,進而對學習這個知識點建立更多的興趣。
(二)運用教學情境,讓教學生動起來
后進生的學習情緒是他們學習的影響因素,通過轉化教學形式,將語言教學賦予更加生動的情境,進而激發后進生的學習。教師在教學中,要對學生聽課的狀態進行關注,進而開展靈活教學。多多利用肢體語言的形式進行,滲透學生身邊的實際事例,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說在小學數學蘇教版《元、角、分》的教學中,模擬實際生活購物場景,引導學生廣泛參與其中。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利用多元化的現代教學手段,將投影儀、電腦課件、學具等方面的材料讓學生進行操作。
(三)注重情感交流
一部分后進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產生自卑心理,認為自己“低人一等”,什么也學不好、什么也學不會。教師需要對他們多加關愛,幫助他們共同進步。教師需要不斷對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及時予以他們肯定。教師需要不斷創造條件,進而讓后進生在進步的過程中,不斷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只要后進生接受教師的引導,就會自然而然地提高數學的學習能力。教師需要在教學中注意對后進生進行情感教育,肯定他們的進步,促進他們主動進行學習。
(四)培養學生學習習慣,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對后進生進行第二課堂的教學,進而讓學生利用課下時間加以補習。教師將學習困難的知識進行統一講解,讓學生記住。教師可以將知識編成順口溜,利用故事情境引發學生的思考,進一步訓練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設置作業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安排難易程度適當的作業,進而監督他們認真完成作業。教師在引導后進生學習的過程中,注意運用啟發式的語言,鼓勵學生自己動腦解決問題,讓他們逐漸建立起學習的信心。
貴州省七星關區亮巖鎮太極小學 55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