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芬
【摘要】將課本劇應用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能夠有效地提升教學活動的整體質量。在借助課本劇輔助教學的基礎上,教師需要基于特定的教學目的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模仿表演或者重構表演。并且,在活動中,教師應當引導各個能力層次的學生都進行積極表現。如此,教師便可以將課本劇的應用價值播散在每個學生身上,使班級的全體學生都能夠在觀看、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得到語文素養的培養,以及良好學習態度的引導。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本劇;輔助教學;思考
引言
傳統的語文教學功利色彩太強,并不能激發學生的閱讀憧憬,反而會拉開學生和語文的距離。而“課本劇”模式符合學生的童真需求,能給予學生表現自我的空間。針對課本劇運用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本文將結合初中語文教學案例進行深入的探討,并給出具體的實施建議。
一、“課本劇”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所講述的知識多為理論性知識,而因初中生的年齡較小,理解能力及認知能力等還有待提升,許多時候學生很難形成良好的知識架構,不利于初中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課本劇”,則有利于改善上述問題。學生對“課本劇”內容的研究與分析,有利于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及想象力,能夠有效拓展知識內容,而對“課本劇”的表演,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及藝術形體表現能力等,不但有助于全面提高初中生的個人能力,而且有助于提升初中生的語文學習素養。語文學習并非暫時性的學習,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以及未來發展,均需以語文學習作為基礎,輔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其他知識,也有利于推動初中生的未來發展。所以,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時決不可故步自封,將自身限制在一個“過于自我肯定”或是較為狹窄的范圍中沾沾自喜。特別是對于初中生而言,其個人能力以及社會經驗等均不足,在進行語文知識學習時,更應避免處于狹隘的學習狀態之中,應積極與他人合作,彼此幫助,共同進步。如果想培養初中生的這一能力,就必須發揮“課本劇”的積極作用。
二、初中語文課本劇輔助教學的思考
(一)基于語文特長培養,鼓勵學生進行特化設計
學生的語文特長包含較多內容,如對文言文的喜愛與感知、對現代文的喜愛與感知等。在開展課本劇活動時,教師可以基于學生的特長或者學生所喜愛的內容,鼓勵學生進行課本劇設計與實踐,以便培養學生的特長。例如,初中可用于開展課本劇的劇本包括現代文、文言文等,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文言、古代白話形式進行表演,或者在表演中為課本劇填加更多語用效果,以便進行特殊的課本劇表演。相較于傳統的表演,特化表演更具趣味,也更能促進學生能力發展。
(二)利用課余時間,編演完整課文
不能否定的是,自從教師將課本劇帶到課堂教學中,學生在語文學習上表現得更加積極了。不僅認真聽課,而且認真排練,每個學生都全身心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但是,由于教學時間有限,導致大部分教師往往退而求其次,只允許學生編演文章中的某一個片段。教師的做法固然無可指責,但學生難免會產生“隔靴搔癢”之感。因此,為了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為了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教師不妨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和學生一起創編完整的課本劇,讓學生在課本劇的排練中釋放自我,體會快樂。
(三)創設生活化的課本劇,使學生進行體驗式學習
對于初中生而言,課本劇是一個全新的學習領域。為學生創設一個生活化的課本劇,使學生能夠融入到生活情境當中,依據自身對生活的認知與生活實踐經驗,深入地進行體驗式學習。學生可將自身的生活經驗與課本劇所展現的知識內容進行緊密聯系,通過這樣的理論知識與實踐運用相互融合的方式,學生能夠更好地把握課文的主題思想與豐富內涵。在語文教學實踐當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表演課本劇、并身臨其境地融入到課本劇當中進行深入地學習,從中學習與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內容。
(四)選擇合適的內容,展開即興表演
有的人說,課本劇固然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方法,但是創編、排練太過耗時耗力,而且教學時間有限,哪能騰出那么多時間組織課本劇活動呢?其實不然,課本劇固然是以課本為載體,但并不意味著需要將課文完整地呈現于舞臺,教師可以選擇文章中的某一個情節,或者選擇文章中的高潮部分進行展現。總之,課本劇的組織并不復雜,如果教學時間不夠充分,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片段表演,同樣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五)、適度評價,互相促進
在引入課本劇的過程中,科學的評價至關重要,因為評價有助于學生及時發現自己的問題,對學生的語文學習具有指導性的意義。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不僅需要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評價,更需要發展學生自我評價的能力。通過評價,學生將進一步明確得失,有利于學生調整方向,共同進步。因此,在開展課本劇活動以后,教師需要額外增設一個環節,讓學生對課本劇進行點評,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取得更大的進步。評價是幫助學生看清自身問題的關鍵。在應用課本劇的過程中,如果只是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學生永遠不知道自身存在哪些問題。只有給出具體的評價,學生才能及時地改正,有利于學生長遠的進步。
結束語
總之,在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科學合理地應用課本劇教學,可拓展學生的語文知識領域,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在認知與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創設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課本劇,指導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課本劇,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課本劇的表演,在表演過程、觀看課本劇的過程當中促進學生不斷進步。在教學實踐當中,教師應構建起一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使學生在受到外界的評價之后,能夠不斷地進行改進與完善,如此一來,學生就能夠通過課本劇表演與觀看課本劇,獲得發展與進步。充分體現了課本劇在初中課堂教學實踐中的實效性,為學生今后更加深入地學習語文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洪昕.淺談課本劇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藝術,2019(12):16.
[2]王景艷.初中語文如何利用課本劇提升學生閱讀能力[J].新課程導學,2019(35):38.
[3]張友斌.“課本劇”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天津教育,2019(32):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