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旋
【摘要】課外活動在學生的語文學習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豐富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模式,為學生的語言學習開辟了全新的道路,有利于學生沉醉于活動中,主動探究,積極思考,提高語言能力。學生會在活動中吸取語言精華,品味書香文化,陶冶情操,實現語言素養的提高。本文主要探究了教師通過課外活動的方式來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實現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初中語文;開外活動;語文知識
《初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關注課堂教學環節,主動延伸課堂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素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向課外教學環節進行延伸和拓展,通過構建課前、課外、課后一體化的教學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促進學生主動感知語言知識,形成理性認識。教師要主動設計教學環節,通過精心組織和合理安排的方式來服務于學生,促進學生鞏固知識,實現綜合語言能力的提高。
一、課外活動的意義
豐富的課外活動會滿足學生的興趣,因為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會讓學生有一種約束感,限制了學生的自由發揮和表達。課外活動通過競賽、展覽、興趣小組等不同的形式呈現出來,有效的延伸了課堂教學內容,成為語言的載體,對學生理解語言知識,深化認識具有積極地幫助。同時很多課外活動都是以競賽的形式開展的,增加了學生的競爭欲望,有利于學生主動地夯實語言基礎,強化自己的薄弱環節,深化對語言知識的認識。
二、課外活動的原則
在開展語文課外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一定的原則,要求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探究語言知識。例如教師要關注活動的創新性原則、多樣性原則、生活性原則、自主性原則、激勵性原則,通過設計符合一定原則的活動來點燃學生的主動性,促進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中,積極思考和分析。教師設計的活動遵守了這些原則,就會促進學生思維活躍,引導學生在體驗中升華認識,提高理解。
三、課外活動的方式
教師設計的課外活動方式是多樣的。教師可以設計小組型活動、競賽型活動、集會型活動。多樣的活動會促進學生主動體驗,積極參與,點燃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要采用學生感興趣的活動形式,引導學生參與其中,通過體驗的方式對語言知識進行加工。例如教師可以設計小組型活動,包括小組討論、短劇表演、游戲活動,引導學生在小組氛圍中主動探究,積極實踐,實現學生對語言知識的加工。教師還可以設計競賽型活動,包括演講比賽、朗讀比賽、漢字聽寫比賽、基礎知識比賽等形式,鼓勵學生通過比賽的方式來強化對知識的認識,點燃學生的學習欲望。學生都是有好勝心的,這種好勝心會驅動他們主動思考其中的語言知識,實現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教師還可以組織集會型活動比賽例如讀書報告會、經驗交流會等。通過這些活動,學生會表達自己對語言學習的認識和理解,促進學生說出內心的想法和觀點,學會用語言表達,學會應用語言,鍛煉學生對語言的實踐。
四、課外活動的要求
教師組織課外活動的目的就是幫助學生學習語言知識,提高語言能力,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就要對活動提出一些要求,用這些要求提升學生對語言知識的理解和認識,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在設計課外活動時,教師要關注全體學生的參與,只有學生主動體驗,主動感悟才能夠認識到其中包含的語言知識,認識到語言在活動中的表達,體會到語言表達的重要性,增強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究的欲望。教師在活動過程中要用任務驅動學生,在活動伊始就說出活動的目標,用任務來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例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研學之旅,帶領學生參觀當地的教育知名學校、機構、名人等。在活動之前,教師就要給學生布置任務,在參觀活動之后,要寫一篇研學之旅的體驗或感悟,給學生布置任務。有了任務,學生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都會認真參與,主動體驗,帶著任務來思考和分析,促進學生通過主動體驗的方式來完成任務。同時在活動中教師也要關注活動形式的多樣性,并且與課內所學知識結合起來,使學生可以感受到學以致用。教師設計多樣化的活動會使學生時刻保持新鮮感,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探究過程中,主動用語言知識來表達,用語言知識來思考,在實踐中提高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實現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
五、課外活動的程序
在課外活動過程中教師要科學設計、精心準備,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促進學生參與到活動探究過程中,主動感悟和體驗語言知識。教師首先要主動地為學生設計問題情境,通過情境來感染學生,做好知識鋪墊,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主動加工。教師要通過情境來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喚醒學生的欲望,為學生提供研究范圍,使學生產生探究動機。情境中學生會自然而然地探究語言知識。例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寫春聯”活動,在活動伊始時就可以為學生提供很多家家戶戶過春節時大門上貼的春聯。這樣的情境學生都見過,會產生興趣,喚醒學生的欲望,大腦中也會想一想學生見過的春聯。當學生進入活動中時,教師就要組織學生進行實踐體驗,鼓勵學生主動搜集資料并積極加工處理,形成自己的春聯。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可以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來探究,積極表達,促進學生在溝通中美化語言,提高春聯的思想深度,更好地進行表達。最后,教師要鼓勵學生通過書寫的方式把自己創作的春聯記錄下來,鼓勵學生主動歸納總結,整理提煉,用簡練的語言進行創作。當學生有了自己的作品后,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展示,把自己的作品呈現出來,鼓勵學生之間相互學習,體會他們創作的春聯之美,也感受語言的美妙和意蘊,實現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體會語言的表達。
總之,學生積極參與課外活動會豐富學生的生活,促進學生主動加工語言知識,在應用中了解語言表達的技巧,體會語言表達的豐富含義,實現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語言知識,實現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教師要認識到課外活動對學生語言知識儲備和表達能力的作用,主動為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活動,點燃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促進學生在體驗中獲得知識。
參考文獻:
[1]楊新春.德言同構活動滲透——談初中語文實踐活動中落實立德樹人的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 2020,(27):71-73.
[2]黃岳劍.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表達能力的途徑分析[J].發明與創新 2020,(05):43.
(南寧市景華學校 ?53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