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雷
【摘要】如何進行有效進行學校管理,與時俱進,打造校區、年級特色,提高管理實效?如何發揮所有干部的優勢,凝聚干部智慧,搭建干部成長平臺?學段管理可能是一個不錯的答案。學段管理是一種分層、分級、扁平化管理模式,學段管理已經拉開了全面實施的序幕。本文立足于實際情況,對于如何開展學段管理進行了深入的探究,結合自己的認識,給出了幾點建議,希望能夠增進大家對學段管理的認識。
【關鍵詞】學段管理;小學;改革
管理是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保障,創新是不斷進步的靈魂。隨著經濟的發展,教育教學條件的改善,智慧校園建設初具規模,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進入課堂,傳統的管理模式無法適應學校的超常規發展。為此,我們應該進行年級“學段”管理改革,將各年級綜合分為三個管理段,由學校三位領導分別擔任低、中、高段年級的學段制主管領導,“管理重心下移,領導工作下沉”,這種管理的扁平化,解決了部門工作協調和統籌安排,大大提高了學校管理的效率。
一、學段管理的優勢
實施學段部級領導負責制,使年級部具有了相對獨立的管理權,有利于學段教育教學任務的統籌安排。各位學段部主管領導結合以往的工作經驗對教學工作進行管理,工作起來更因地制宜,符合實際。同時簡化了學校各部室繁瑣的安排布置,這樣學校職能部門也能很快了解自己部門布置的工作在老師、學生中的反映,也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指導、監督、協調和評估活動效果,研究本部門的科學規劃和理念上的頂層設計。
二、學段管理的具體實施探究
1.針對學段特點,制定常規管理制度。學生是在不斷成長的,每個學段的學生所表現出來的特點都是不同的。相比于低段的學生,高段的學生就要更加成熟穩重的多,對于很多事情也都有自己的想法,對于教師也就很難再言聽計從。針對于不同學段的學生所表現出來的特點,我們需要專門制定不同的常規管理制度,從而使管理制度更好的服務學生、約束學生,使制度更加具有人性化,發揮最大的效用。
此外,管理制度不光光是為了約束學生,同時也在約束著管理部分的人員,并且規定了學段管理部分的行為和職責。在制度細則的擬定上,要充分聽取教職員工的意見,使一些美好的理念能夠和現實情況相結合,使制度細則更加接地氣。
2.定期開展學段會議,討論部署工作進展。每個星期,學段管理領導會到年級組去,參與年級組的集體備課、行政例會等活動,年級部的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在學段領導的指導下,開展工作,及時反饋班級管理、教育教學問題,學段部級負責領導會將所獲取的信息進行歸納匯總,反饋給部門,以便部門改進工作,調整工作結構。每個月召開學段的全體班主任會,各部門主任按照本時段部門工作重心的不同,靈活參與學段班主任會議,聽取老師對部門工作的意見、建議。同時,還不定期召開相關工作專題會議,結合本學段學生的特點,合理進行工作調整,制定工作開展方案。學校部門確定教育教學總方向,學段在執行過程中把總目標分解為更切合學生實際階段性的子目標。學段負責領導則通過直接抓年級學段,及時了解學生、家長、教師所需,進行宏觀調控,實現學校管理走向精細化、扁平化、科學化。通過總結“推行年級學段制部級管理”半個學期實踐效果,這種“低重心、面對面、全面統籌的管理”思路,改變了過去部門“工作安排打架、各自為戰”的傳統管理模式,實現學校管理的全面更新。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學段部級領導處于全學段管理的中心地位,對學段部的整體工作全面負責,而每個學段就像一個小學校,進行各項工作的統一規劃,結合學生特點安排、布置教育教學活動。
3.部門密切合作,有效調控教學工作。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場所,不斷的進行學校管理改革的目的也是為能夠使我們的教學工作開花結果。一所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提不上去,再好的管理也沒有價值。在管理和教學之間,管理是需要服從并服務于學校的教學工作的。因此,在進行學段管理時,學校方面需要密切注意各部分、各學段之間的合作,各個學段雖然有所劃分,但絕不是相互獨立的,只有密切合作,協同配合,才能實現各個學段教學工作的統籌發展,才能使學生在學段過渡時更加平順,進而提供學校的整體教學質量。為此,我們需要在學段管理模式中構建一種合適的協調機制,使各個學段管理部門之間可以順暢的交換信息,從而大大提高溝通協作的效率。此外,我們還需要保持以教學系統為中心,從而使各學段管理部門一方面保持各自的獨立運作,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另一方面又積極參與到學校的同步化運作中,實現內部管理協同。
4.明確職業,勇于擔當。學段管理,實現了管理的分層、分級和扁平化,學校也有了更多的管理者,而作為管理者,不但是命令的發起者、傳達者,更是命令的執行者。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有人負責,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一個完整而流暢的機制,保證學校的正常、健康發展。作為學段管理者要時刻思考三個問題:我是誰?我從哪里來?要去做什么?問我是誰,是要一個人明白自身的優缺點,樹立明確的個人價值觀,這樣才能保證個人的核心競爭力。問我從哪里來,是要考慮一個人在工作中擔任的角色,從工作本身的需要出發,做好自己的職責。問要去哪里,是要關注學校的發展,形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統一認識,為了學校和自身的發展而努力。管理者至少要做到兩個方面:
第一,明確職責,高效處理。不明確職責,就不清楚自己該做的工作;不高效處理,就談不上完善、提升、優化,最終達成突破。很多學校的發展已經進入了所謂的繁盛時期,其教育教學的品質正需要不斷鞏固和突破。只有勇于擔當和認真執行,才能配合和促進學校的發展,才能真正樹立更好的教學品質。作為學段的管理者,每個人都必須明白自己的職責所在,并認真踐行。
第二,每個人都要保證個人的核心競爭力,以便在工作和未來的發展中立于不敗之地。其具體做法是:自發自動,注重細節,為人誠信,善于應變,樂于學習,工作投入,保有韌性,團隊精神,求勝欲望。總而言之,實施學段管理是學校管理中的一次重大變革,學段管理仍然處于起步階段,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希望大家都能夠投身其中,不斷豐富學段管理的理論和手段,真正促進學校管理效率的提升,真正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吳彤.生長的旋律——自組織演化的科學[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導論1.
[2]鄭小明.向年級組管理說“不”[N].中國教育報,2007-11-12(3).
(貴州省黔東南州從江縣加榜鄉中心小學 ?557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