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梅
摘要: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有著不同于《荷馬史詩》的史詩感與真實感,有戰爭與和平、有美人與英雄、有優秀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但由于學生對于敘述類歷史事件缺乏興趣,歷史這一學科處于被忽略地位。本文通過情境教學法,希望喚起學生對中華民族歷史的追尋與探索,避免學生走向歷史虛無主義,為學生樹立文化自信與歷史史觀。
關鍵詞:情景教學法;初中歷史;問題;嘗試
歷史不是單純的一條時間線,也不能僅靠背誦、記憶就學完了歷史,由于以往的應試教育,灌輸式教學無往不利,但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學生需提高自身綜合能力,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方法,而以情境教學法將學生引入歷史之中,體驗歷史的真實感,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的思考歷史,探討歷史。
一、歷史教學中的遺留問題
1.科目缺乏重視,學生缺少正確學習方法
歷史作為政史地中偏文的科目,在長期的學習生活中,學生對于語數外這三門分值大,相對更重要的學科保持了高度重視,相應的對于歷史這一科目就置若罔聞了,常常以不當的方法不情愿地進行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如何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如何讓學生主動對歷史產生探索的欲望?在教學中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但大抵都是以上兩類,由于以往的教學經驗,歷史方法教學十分重要,歷史的時效性與具體性、過去性的特點,難免產生枯燥,知識量巨大等問題,使學生難以對學習歷史提起興趣。歷史內容的記憶離不開人物、時間、事件幾大要素,但缺乏正確方法,使教學難以進行。另外教學還存在課時量不足,教師缺乏教學動力,自身對課堂不重視,以及課后的學習匱乏,通常是課堂講過就完,課后缺乏鞏固。
2.教師教學方法單一,目的性強,缺乏教學本質探究
傳統“灌輸式”教育在應對考核能力上有優勢,它將現成的知識,有目的地填入學生腦海。這是一種以教學為主體的方式,但會讓學生產生對學習的厭倦、對教師的依賴、無法主動自主的思考問題,最終導致學生毫無學習能力也缺乏獨立人格。歷史的教訓警醒我們需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與全面發展,初中階段應以正確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歷史的真實性就在于,事件發生的人物、時間是具體的,而教師缺乏正確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分析。在學習語文古詩詞時,老師通常會讓學生對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人生際遇方面來感受詩詞所表達的感情,而歷史也是如此,只有站在秦趙爭霸的長平之戰的戰場上,才能體會到大周失其鹿而群雄逐之的震撼。
二、情景教學法的應對策略
1.歷史情景再現
由于歷史的過去性,學生無法重臨歷史事件發生的現場,而旁觀者遠不如參與者更融入,但利用多媒體或其他現代數字化技術進行情景再現,可以幫助學生克服這一問題。借用音頻、影像等方法將歷史真實再現,從而幫助學生直觀了解歷史事件,體悟歷史感情,通過創設各種情景,使學生更加生動,身臨其境的站在歷史的浪尖之上,從而縱觀歷史之久遠,橫體歷史之浩瀚。例如,在講述自1840年至1911年這一段被侵入史,可以通過圖片展示我中華國土面積的減少,通過文獻展示中華人民所受的壓迫。另外,通過創設故事情景,使學生產生共鳴。在選取歷史故事時應選取真實性強、情感真摯的歷史故事,例如,戊戌變法之公車上書;辛亥革命之救我中華;五四運動之捍衛國權;抗日戰爭之奮起抗戰。通過無數歷史事件的交織,讓學生感悟當今生活之來之不易,先輩烈士之艱苦奮斗,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從而激起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2.歷史偉大人物再塑造
偉大歷史人物是推動歷史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在英雄史觀中更是唯一,但唯物史觀中人民是推動歷史發展的因素,不論如何,歷史偉大人物的作用總是毋庸置疑的。情境教學法可以通過對歷史人物的再現,使學生通過了解人物而進一步了解歷史,了解人物周圍或人物經歷的歷史事件,感受大時代下人物的內心情感,這對于學生了解歷史與感悟歷史有重要意義。例如,了解清朝的掘墓人、民國的建立者孫中山先生,學生通過對孫中山先生的了解,了解辛亥革命、護國運動與護法運動,體會孫中山先生為實現民族之獨立,國家之富強所付出的艱苦努力,更要了解其運動失敗的內核原因等,從而進一步思考在當時的情境下應當何以救國;了解民國著名思想家魯迅先生,魯迅先生作為中國思想解放的先驅,不滅的炬火,了解魯迅先生生平,就是了解在國家深處滅亡的危難之際,外有列強虎視眈眈,內有北洋政府腐敗不堪,更何論民智不開,思想落后。所以需體會“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這段話所代表的意志。從而激起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結束語:
情境教學法是適應教學改革要求的方法創新,對培養學生學習能力與理解能力,提升學生思考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發學生思維能力具有重要影響。教師通過情景教學,豐富課堂內容,活化枯燥的歷史教學,為學生塑造正確的三觀提供方法。
參考文獻:
[1]楊俊卿.淺談初中歷史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試題與研究,2021(12):117-118.
[2]趙金霞.解析情景教學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13):50.
重慶市巴蜀渝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