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紅兵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小學體育田徑訓練的理念與方法應予以革新,要更加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制定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方位提升。重點探討了新課改下應當如何有效開展小學體育田徑訓練,以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體育;田徑訓練
隨著新課改持續深入,體育越來越受到重視,這也促使了對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革新,從實際教學效果來看已經有了明顯的提升,但是與預期目標還有較大的差距。以田徑活動教學為例,其作為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訓練場地建設不完善、教師專業素質不高和受重視程度較低等問題,一直未能發揮出田徑活動教學的全部作用,這就要求小學體育教師能夠積極創新田徑訓練方法,科學地開展田徑活動教學,以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一、小學體育田徑訓練現狀
在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中,田徑訓練是比較基礎的一部分教育內容,它對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有著巨大作用。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體育教師對一些比較復雜、難度較大的田徑訓練活動選擇忽視。這主要是由于教師對田徑訓練的認識不足,加上考慮到學生的安全問題,很少有教師會設置太多訓練內容。除此之外,高水平的田徑訓練活動應設置優質的防護措施、體育器材以及運動服飾等,但這些都要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可從實際情況來看,許多學校并沒有在此方面投入過多,因而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小學體育田徑訓練中存在的問題
(一)家長忽視田徑訓練的作用
在新課改持續發展的過程中,人們對素質教育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但是仍然有許多家長認為學生應該以學習知識為主,而如果花費較多時間進行田徑訓練的話,可能會影響到他們的學習成績;還有一部分家長雖然不是很反感或抵觸開展田徑體育訓練,但由于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不是很支持這一訓練活動的進行[1]。殊不知,田徑訓練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還能緩解學習壓力,讓學習更加高效。
(二)教師的專業素質有待提高
作為田徑訓練活動的規劃者、組織者,小學體育教師的業務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學質量。從小學體育田徑活動的實際開展情況可知,部分教師的專業素質有待提高,無法確保田徑訓練活動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學生不能從中獲得良好的體驗,學生參與興趣較低,甚至會造成學生訓練損傷,這就不能真正發揮出田徑訓練活動的教育效益。
三、新課改下開展小學體育田徑訓練的有效措施
(一)加強師生、學校與家長之間的互動
為了促進小學體育田徑訓練活動的高效、高質開展,體育教師必須正確理解田徑訓練的重要性,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參加培訓活動,還要通過互聯網、相關書籍和請教他人等方式,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形成先進的教學思維[2]。同時,教師要通過家長會、微信、QQ和電話等方式,幫助家長充分認識到田徑訓練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同時,教師還可以與一些具備體育運動專業知識的家長進行交流,一起為學生制定合適的田徑訓練內容,以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當然,最為重要的還是要讓學生正確認識到參與田徑訓練活動的意義,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在發展過程中,要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田徑訓練活動,并從中體驗這一活動對提高自身身體素質的積極作用,使學生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
(二)積極鼓勵學生,增強學生運動的自信心
眾所周知,小學生缺乏豐富的生活經驗,對體育田徑訓練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加之有的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經常會批評與指責學生,使許多學生對田徑訓練存在畏難、抵觸的不良情緒。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教師應當在實際教學中采取不同的方式鼓勵與贊揚學生,還有可以通過撫摸學生肩膀、腦袋等這類肢體語言給予學生鼓勵。在這樣的激勵下,學生的運動自信心不僅會得到增強,還會更加積極、努力地投入訓練,提高自身的運動能力。此外,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變化,尤其是一點一滴的進步,要通過及時肯定、表揚,讓他們增強信心。而對于學生的不足之處,則要先與學生進行深入溝通,了解他們的實際情況,如有的學生可能因為身體不適,有的學生可能對動作要領理解錯誤,教師只有了解學生真實的情況,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
(三)合理制訂方案,創新內容,提升田徑訓練的有效性和科學性
田徑訓練是一項比較枯燥的活動,要想讓小學生始終保持對田徑訓練活動的興趣,就必須創新訓練方式。從田徑訓練之前的開展中可以發現,很多學生基本是在教師的要求下不情愿地參與,而這樣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基于這種情況,體育教師應在發展田徑訓練活動中積極進行教學模式的革新,重視對學生運動興趣的培養,使學生能主動地參與到田徑訓練活動之中。教師在講授知識的過程中講究教學策略,可以運用幽默的語言,結合多媒體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還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設計一些小游戲,使學生能夠體驗到參與田徑訓練活動的樂趣。如在接力跑的訓練中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然后第一名學生跑到相應的位置之后,向下一名學生講述關于接力跑的技術要領,如果答對則完成交接,否則需要原路返回,由下一名學生繼續,直到該組所有人完成訓練任務才算結束。對于用時最短的小組,教師可以給予小紅花或糖果獎勵,以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綜上,在小學體育課程的改革中,任課教師理應認識到田徑訓練對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作用,及時革新教學觀念,采取科學、有效的訓練方式,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并且要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訓練觀,形成終身堅持體育鍛煉的意識。
參考文獻:
[1]陳宜剛.新課改下小學體育課田徑教學新思考[J].田徑, 2016(6):32-33.
[2]胡巧麗.論新課改下小學體育田徑訓練措施[J].田徑,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