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其美
摘 要:小學數學是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能為其他課程提供強有力的保障。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仍然采用傳統教學方式,不能高效地提高教學效率。所以小學教師要積極創新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方法,提升專業水平,豐富理論知識,時常思考自己在教學中的優缺點并且有效地進行調整,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學質量
一、優化小學課堂教學質量的策略
(一)創建友好的師生關系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與學生創建友好關系,讓學生更喜歡數學老師的課,并且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小學數學的課堂學習中去。教師在教學中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要與學生建立友善、和諧、互助的師生關系。
例如,教學“快樂的校園——10以內數字”時,教師在這節課的教學中可以提前交代學生,讓學生將喜歡的物品帶到學校,每個學生帶一件物品或食品,在這節課開始前教師可以搜集一下學生帶來的物品及食品,讓學生根據這些物品學習10以內的數字。教師引導每一位學生都上臺,然后拿著不同的物品提問課程內容,在學生回答時要充分地給予學生幫助,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認識,在課余時間也要多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想法。
(二)教師不斷提高專業水平及教學能力
小學數學教師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關鍵因素,教師的專業水平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質量。如果教師對數學題目的講解或者對一些公式的概念認識不足會導致學生在學習期間達不到有效的學習效果,浪費了學生的學習時間。這就需要教師提升專業水平,清晰明了地把握知識點,要不斷地鉆研,優化數學課堂。
(三)結合生活,幫學生理解學習內容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要從學生的日常生活著手,帶領學生在學習數學時站在生活的角度去思考,強化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根據自己的日常生活思考問題。教師根據實際生活所遇到的問題結合課本內容給學生講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
例如,教學“人民幣的認識”時,教師就可以結合天天都能見到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幣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先從最簡單的一元、五元、十元開始,讓學生明白人民幣的用途及人民幣的計算方法,并且在班級內讓學生表演,一組表演商家,一組表演買家,這種方法不但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使其對本節課有更深的印象。通過結合生活化的課堂學習法,可以讓學生輕松愉快地掌握書本知識,對于人民幣的認識會更深刻。
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策略
(一)創建教學情境
小學數學的學習是抽象且枯燥的,小學生邏輯能力相對較差,在學習中常常走神,無法集中精力。所以,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創建具體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對小學數學知識了解得更深刻,還可以在情境創建中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觀察力、想象力,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例如,教學“時、分、秒的認識”時,在課程還未開始之前,教師要向學生引入情境教學,告訴學生:老師每天早上5:40起床,然后洗臉刷牙吃早餐;7:20到學校,準備教學內容;8點鐘準時開始上課,然后開啟一天的工作;晚上9:30上床睡覺。通過情境的代入,教師向學生講解鐘表上指針的含義,帶領學生學習本節課的內容,這種教學方法就會有良好的效果。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組織實踐活動
小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各方面意識都不健全,對于抽象枯燥的學習沒有興趣參與。所以,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根據學習內容多組織一些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學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能力,還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生活技能,讓小學生能夠熱情洋溢地投入小學數學的學習中去,提升教學質量。
(三)鍛煉學生學習能力
數學不同于其他學科,是門邏輯性較強的科目,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及能力。教師要從多種角度著手,使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知識探索能力得到加強及鍛煉。
例如,教學“認識圖形”時,教師可以準備一些不同圖形的卡片供學生認識,還可以按照學生感興趣的圖畫或者卡通人物來準備。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卡片,然后根據學生挑選的卡片引導學生認識圖形。這種教學方法更加直觀,還能讓學生更有興趣參與到學習中。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要求越來越高,教師要想提高教學質量,需要從不同方面著手,只有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方法,才能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楊玉賜.談如何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J].才智,2019(24).
[2]屈曉敏.淺談如何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