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現代化進程加速,使體育教學受關注度日漸提升。為使學生呈現良好的精神面貌、提升其體能素質,助力其綜合能力協調發展,應創新體育教學工作開展形式,重視對學生運動興趣的培養,使其接觸不同的體育項目,養成堅持鍛煉的習慣。因此,應使體育訓練具有趣味性、科學性與實效性,針對不同學生的運動能力,設置差異化訓練任務,使體育教學工作邁向新層次,全面提升學生的身體健康水平。在此,針對體育教學中的有效體育訓練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體育教學;體育訓練;策略
深化體育新教改,提升學生的體質,使其掌握運動技巧、具有鍛煉意識,絕非一蹴而就的。新課標中指出“應秉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使體育教學面向全體學生[1]。”響應“健康中國”戰略號召,提升學生對健康的認識,促使他們加強鍛煉,使其走出課堂、走向操場,讓他們感受運動的快樂,教師應優化教育方式,創新教學引導,使學生堅持鍛煉、提升自身體能素質,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其樂于與同伴展開運動互動,促進運動交際,使其具有美好的品格與體育素養。
一、淺議體育教學中促進體育訓練開展的必要性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國家的未來,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是“健康中國”戰略實施的重要內容[2]。對青少年的成長來說,他們不僅應獲取有益知識,要“文明其精神”;更要具有強健的體魄,實現“野蠻其體魄”。
特別是新時期教育工作駛入新路徑,家長素質普遍提升,青少年身心健康牽動著更多人的心。因他們接觸網絡、智能移動設備的機會增多,外加部分家長與老師受應試思想影響較深,不重視體育教學,抑或體育教學活動開展方式較為單一,學生缺乏鍛煉意識,造成體育教學效率欠佳。為提高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水平,使其擁有良好的運動能力,增強其柔韌性、爆發力、心肺耐力,教師應關注體育訓練,促進因材施教,助力青少年的健康、全面、和諧發展。
二、體育教學中促進體育訓練開展的有效策略
1.創新教育方式,調動訓練興趣
為提升青少年身體健康水平,促進體育訓練的有效開展,應創新教育方式,培養學生的訓練興趣。例如,在教學中,教師應創新熱身、放松運動方式,依據不同學生的認知發展、身體協調性與運動能力,基于提升其身體素質這一根本目標,使訓練內容更具趣味性、針對性與有效性。讓學生感受肌肉的放松,喚醒其運動熱情,促進學生的積極參與。比如,可以融入游戲教學、促進同伴互動、密切師生交流,以便及時發現訓練問題,合理安排課后的訓練計劃,助力學生提高自身運動水平。
2.優化教育理念,提升運動能力
為使青少年具有體育核心素養,促進體育訓練的有效開展,教師應優化教育理念。需認識到學生才是教育活動、體育訓練的主體,針對不同運動水平、領悟能力、身體素質的學生,應展開差異化訓練。例如,教師可結合學生反應能力、速度與耐力,使身體素質好、運動意識強的學生完成難度相對較高的訓練任務;面對體能素質有待加強、存在惰性的學生,應加強教學監督,避免枯燥訓練,促進生生合作,使其相互加油、打氣,完成訓練任務;面對學困生,則需加強引導,教師應與學生一同訓練,認可他們的進步,逐步增加訓練強度。
3.實施鼓勵教育,促進運動堅持
為使學生都能參與體育訓練,實現高效教學,教師還應對學生多加鼓勵、欣賞教育。在同伴督促、教師指導中,使學生逐漸掌握運動訓練的技巧,養成每日堅持鍛煉的習慣,使其提升自我認識,感受運動帶來的身體變化,使其具有開朗的性格、堅韌的品格與頑強的意識力。比如,可以在體育訓練中促進生生競技,對獲勝小組或個體加以適度獎勵,培養學生的進取精神與競爭觀念。
4.關注教學延伸,實現自主訓練
讓學生養成課后自主訓練的習慣,使其將運動當成放松身心、消除壞情緒的重要方式,還需關注教學延伸。例如,可進行拓展訓練——先進行班級體測,記錄學生的肺活量、坐位體前屈、跳遠等情況。接著,使其進行跳箱、攀爬、跨越等動作學習,制訂綜合訓練計劃。最后,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專項訓練。并在一定時間后,再展開體測,檢查學生的速度、反應能力、耐力與爆發力發展情況。在促進學生自律意識發展中,使其融入體育訓練中,樹立健康觀念、養成良好的習慣。
三、結語
基于新教育理念下,為提升學生的運動能力,使其提升運動認識,具有核心素養,應使體育訓練更具吸引力與創新性[3]。只有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注重運動訓練任務設置的趣味性、多樣性與層次性,鼓勵學生自主完成,才能提升體育教學效率,使學生融入課堂教學中,保質保量地完成體育訓練任務。在增強師生交流、同伴互動中,讓學生更喜歡體育課、有意識地展開運動訓練,使其具有堅毅的運動品格、自主訓練意識。
參考文獻:
[1]李文珍.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問題及對策[J].高考,2021(4):20.
[2]李嚴,汪瀛.學校課余體育訓練質量提升的有效路徑研究[A].第一屆陜西省體育科學論文報告會[C],2021.
[3]孫玲玲.體能訓練促進學生體質健康[J].田徑,2021(4):1.
作者簡介:楊青春(1980—),男,漢族,山東昌樂人,中學一級教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