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燕霞



摘 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幼兒園體育課程的主要目標在于激發兒童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為此,應當依據兒童本身的特點來為其提供富有趣味且別具特色的體育活動。為了使幼兒更加積極地參與體育活動,江門市蓬江幼兒園自2018年9月—2019年8月開展了利用工匠器械在體育活動中開展“一物多玩”的實踐與探索。在指導開展體育活動的過程中,以“一物多玩”作為活動的重點,充分挖掘器械的教育價值,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創新意識與創造能力。
關鍵詞:幼兒;一物多玩;體育活動
“一物多玩”是指運用相同的器材來進行不同的體育活動。它重視幼兒的自主探索,從多方面促使幼兒走、跑、跳、平衡、爬等基本動作的練習及運動技能技巧的掌握。
一、開展“一物多玩”體育活動的意義
(一)“一物多玩”可以充分激發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興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提出幼兒園體育課程的主要目標在于激發兒童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為此應當依據兒童本身的特點來為其提供富有趣味且別具特色的體育活動。在實際的幼兒體育教學工作中,由于經費的原因,我們不能頻繁地更換體育器械,但幼兒重復玩一種器械時間一長就會表現得沒有興趣,因此,利用一種器械,師生共同創造出多種玩法,則能充分激發幼兒主動參與到體育活動中。
(二)“一物多玩”促進幼兒基本動作的發展訓練
走、跑、跳、鉆爬、投擲等是幼兒的基本動作。在體育活動中促進上述基本動作的發展有利于增強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這也是體育課程的重要目標之一。“一物多玩”可以依靠多樣化的組合方式來將有限的材料進行組合,從而對各種不同的動作進行訓練。
(三)“一物多玩”培養幼兒的合作與交流
“一物多玩”對于活動器械具有開發性,幼兒可以擺脫傳統的人為束縛,創造性地開展多種玩法。例如,運用工匠器械的連接管完成鉆和跳的動作,女孩子們將連接管面對面舉起變成時空隧道,男孩子從中穿過,仿佛完成了重大的任務,高興地替換著舉圈,女孩子再一個個穿過時空隧道,以此類推完成鉆的動作。接下來變換隊形,幼兒兩兩面對蹲下,將手中的連接管變成跨欄,另一組幼兒依次跳過跨欄完成跳的動作?;顒油ㄟ^分工與團結合作,變得十分井然有序,不需要教師進行過多的言語提示,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愉快的體驗,還是合作的體驗,幼兒在這種體驗的過程中也學會了合作與交流。
(四)“一物多玩”培養幼兒戰勝困難的品質
“一物多玩”可以幫助兒童養成勇于挑戰、不畏困難的精神。如在體育活動“過關斬將”中,利用工匠器械開展各種活動,第一關立定跳石堆,第二關跨跳練習,第三關側身鉆練習,在此類活動中,幼兒根據原有的經驗自己進行器械的重新拼接,不斷挑戰自己,自我突破,逐步樹立了戰勝困難的品質。
二、開展“一物多玩”體育活動的指導策略
(一)利用工匠器械的特性,讓材料“活”起來
融操作性和創造性于一體是工匠器械的特點,教師可以根據需要,只利用幾種材料,探索構建出不同的體育活動器械,充分讓材料“活”起來。如在中班體育活動“過關斬將”中,只需用滑輪片軸(圖1)和連接管(圖2),通過材料的不同組合,變化出多種多樣的玩法,豐富幼兒的探索空間,真正讓材料“活”起來。
活動第一種玩法——圓餅跳石堆。把圓餅平放,間隔80 cm“一”字排開成4個縱隊,每列縱隊6個圓餅(圖3)。幼兒正面雙腳跳上圓餅,再從圓餅上跳下來,再依次跳過前面所有圓餅,從兩側跑回隊尾排隊。要求跳躍時能夠動作輕巧、靈活、連貫。
活動第二種玩法——圓餅搭橋。每隊安排5個幼兒拿長連接管,幼兒運用已有經驗將同一隊列中的兩個相鄰的圓餅依次連接起來。活動時從第一個圓餅跨跳到第二個圓餅上,依次跨跳過前面所有圓餅,跳躍預備時腿稍屈,臂后擺,上體稍前傾,起跳時腿蹬直,臂向前上擺,落地時屈膝蹲下(圖6)。
第三種玩法——穿越“樹林”。每隊由5個幼兒將連接管插在圓餅中間——“種樹”,種好“樹”后(圖7),幼兒繞“S”形障礙物(“樹林”)跑(圖8)?;顒訒r注意腳下的連接管“樹根”,防止絆倒。
活動第四種玩法——鉆圍欄。將其中一排中間的長連接管拔掉,然后將平放的“一”字排開的圓餅和連接管放置在其中一排連接管上面形成一個“圍欄(圖9)”。幼兒依次側身鉆過前面的“圍欄”(圖10)。要求幼兒身體側向“圍欄”,屈膝下蹲,一側腿從“圍欄”下伸過,然后低頭、彎腰、蹬腿,移動重心從圍欄下鉆過。
該活動利用簡單的兩件工匠器械材料,通過材料的重組,變化出不同的器械來提升幼兒走、跑、跳和鉆等動作能力,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增強了幼兒的動作協調性和靈敏性,還培養了幼兒的合作精神和規則意識,豐富了游戲的玩法,讓體育活動變得生動、有趣,實現了“一物多玩”的意義。
(二)發揮工匠器械的特性,讓“一物多玩”一“玩”到底
如在早操活動“圓餅操”中,幼兒利用圓餅依次做下蹲、擴胸、體轉、踢腿、體前屈等熱身運動,并進行隊形隊列的變換。放松整理運動時幼兒利用圓餅做整理放松動作(圖11),在體能部分利用圓餅進行腹撐平衡、走跑、繞障礙物跳、鉆爬等基本動作練習(圖12)。
活動利用一個圓餅貫穿始終,充分發揮材料的特性,將“一物多玩”一“玩”到底。
(三)精心創設游戲環節,讓幼兒“樂”起來
一個優秀的體育活動必須能夠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其中。而游戲是最能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的手段,因此,在各個環節的設計上,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以游戲的形式來設計和開展活動,并將游戲貫穿整個活動的始終。舉例而言,在上文的《過關斬將》活動中,我們為了讓活動能夠擁有更強的游戲性,還為其設計了主題、情節等要素。幼兒在參加體育活動的過程中互相協作、互相分享快樂,最終整個活動都處于愉快的氛圍之中。
(四)側重有效指導,發揮教師的主導性
在開展活動時讓幼兒處于主體位置并不代表教師不能在活動過程中提供引導。在進行活動時,教育者必須承擔起組織與引導的重要責任。教師應當細心觀察孩子們在活動中發明的各種創意玩法,并在活動小結時讓他們對這些玩法進行演示與講解。針對能力較強的幼兒,教師可以為其提供一些意見,從而引導其開發出更多富有創意的玩法。針對一些能力較弱的幼兒,則需要幫助他們培養自信,在活動中感到成果的喜悅。最后,教師應當在活動中對幼兒的具體情況進行記錄與分析,從而了解幼兒在基本動作方面的優缺點,并以此為基礎進行教育。
(五)注重規則的制定,讓活動有序起來
在開展活動時恰當地制定規則并運用信號能夠有效控制活動,在制定規則與信號時,教師可以和兒童一起進行協商,同時在實踐階段一旦發現問題也需要進行及時調整,不斷完善規則,并且讓兒童能夠逐漸熟悉規則的內容并在活動時學會遵守規則。同時,材料的收放也應當依照規則進行,從而保障活動取得良好的組織效果。
三、開展“一物多玩”體育活動對幼兒基本動作的影響
一年來,我園利用工匠器械開展的一物多玩體育活動,激發了幼兒的活動興趣,幼兒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參與率大為提高。2019年7月,參照《國民體質測定標準手冊》(幼兒部分)的標準進行體能測查,幼兒在10米折返跑、立定跳遠、網球擲遠、雙腳連續跳、坐位體前屈、走平衡木等方面均得到發展與提升,幼兒生長發育達標率為95%以上,運動量測查達標率為100%,兩者均有不同程度提升,而幼兒常見病的發病率呈下降趨勢。
綜上所述,利用“一物多玩”開展幼兒園體育活動,可以依靠有限的器材為幼兒提供豐富多樣的玩法,具有很強的可行性,對幼兒全面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