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雷
摘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和經濟的飛速發展,體育競賽市場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同時商業化運作模式開始廣泛應用于體育賽事。隨著市場經濟改革的深入,我國對國外經驗進行積極借鑒,展開體育賽事商業化運作,因此高校各項體育賽事的商業化運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且各項賽事也成為了媒體、商家關注和投資的對象?;诖?,對我國高校體育賽事商業化運作展開分析,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的優化路徑。
關鍵詞:高校;體育賽事;商業運作
中圖分類號:G80-05?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22-0044-03
近些年來,隨著外界對我國體育賽事關注度的增加,競技體育的商業化發展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和重視,企業對體育賽事的投入也在隨之增加,雙方協同發展。雖然我國高校體育賽事的商業化運作仍處于起步發展階段,但是隨著世界性賽事的舉辦以及我國體育行業的發展,對高校體育賽事的發展來說,商業化運轉模式是一次難得的機會[1]。
一、高校體育賽事概述
(一)體育賽事
體育賽事屬于一種具有項目管理性的特殊事件,其規模和形式均受到規則、習俗以及傳統因素的影響,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市場潛力,以提供競賽產品及相關服務,滿足不同參與者分享經歷的目的,對于社會、文化、政治及旅游等各個領域具有較大的影響。
(二)高校體育賽事
高校指的是為學生提供高等教育的學校,高等教育是在實現高級中等教育基礎上實施的教育,主要可劃分為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同時高等學歷教育又可以劃分為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及專科教育。高校體育賽事需要根據參與主體進行劃分和明確,將高校在校學生作為參賽者,促進高校體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滿足高校體育發展要求,是具有一定關注度的體育賽事。
(三)高校體育賽事分類
體育賽事的規模以及水平決定了體育賽事的操作要求及對外影響程度。體育賽事的類型體現了體育賽事的性質及賽事自身的特殊部分。每一個體育賽事都具備相應的規模、水平和類型,三者相互融合形成了賽事的具體面貌。將高校體育賽事規模和水平作為主要評估標準,可以將其劃分為大型賽事、一般規模賽事和小型賽事。大型賽事指的是對當地經濟產生影響,并且具有一定媒體傳播范圍的體育賽事,例如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大學生冬運會以及全國大學生運動會等。其主要表現為參賽人數眾多,出席人數眾多,公共財經的參與度非常高、媒體覆蓋面廣、影響力大、目標市場廣闊[2]。一般規模賽事及小型賽事的規模及水平不及大型賽事,但是也可以吸引一定的觀眾和媒體報道,形成相應的經濟效益。主要包括當下全國大學生相關錦標賽,例如游泳錦標賽、籃球聯賽等相關體育賽事。這些賽事具有一定的市場吸引力,很多體育企業和品牌都非常樂意對這些賽事進行投資。
二、高校體育賽事商業化運作概述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各行各業對商業化的重視也在不斷增強。但是,目前仍缺乏明確的商業化定義,大家認知觀念中的商業化定義指的是使用生產產品的方式,將盈利作為主要目的的一種行為,而體育事業需要滿足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適應其發展趨勢,體育商業化指的便是將體育競技作為主體的各種體育活動,通過商業化的運行模式,得到最大的經濟效益,進而推動體育運動的發展[3]。體育賽事的運作便是一種將輸入轉換為輸出的過程,指的是體育賽事的主辦方行使自身職權對賽事投入的各項資源以及信息技術進行合理應用及分配,創造競賽產品的相關服務,達到賽事目標的一種過程。因此,可以將高校體育賽事商業運作概念界定為高校體育賽事的組織方對賽事投入資源展開應用,為廣大用戶提供產品服務,在商業方式的作用下,將賽事作為商品歸入到市場中,實現商品的交換,進而得到組織高校體育賽事的資金,推動高校體育事業的發展[4]。
三、我國高校體育賽事商業化存在的問題
(一)參與人數較少,宣傳力度嚴重不足
高校體育賽事的受眾群體對賽事的影響力具有決定性作用,因此也對合作企業的投資回報收益有決定性作用。目前,受眾參與體育賽事的最直接方法當屬現場觀看體育競賽,但是從現狀分析可知,我國多數高校體育賽事觀眾較少。筆者對多所高校展開調查分析,通過結果可知現場觀賽人數十分少,同時又對互聯網在線觀看人數數據進行調查,發現年度高校體育賽事的關注度僅在10萬左右,一些高校體育賽事在線觀看人數至多上千,少則幾百、幾十人。因此,相較于美國高校體育聯盟,我國同美國在關注度及群體數量上仍存在較大的差異。體育賽事的群體規模對于企業是否考慮投資來說也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如果沒有觀眾,勢必無法保證賽事的順利進行,不符合大眾文娛生活的目標,企業便也失去了投資的興趣,這會對高校體育賽事順利進行造成嚴重阻礙。
目前,我國高校體育賽事的主要宣傳方式為校內外線下宣傳模式與互聯網平臺線上宣傳模式,但是仍存在宣傳力度不足的情況,對存在參賽意愿群體的觀賽行為有較大的影響。我國高校體育賽事均不需要門票,觀眾可以免費在現場進行觀看,但是觀眾人數仍然非常少。對某高校體育賽事進行走訪調查可知,體育館中比賽十分激烈,但是校內大多數學生甚至不知道本校正在舉辦體育賽事,這便是校方宣傳力度不足的表現。高校體育賽事商業化的資金主要來源于合作企業及消費者,如果賽事有著較高的影響力企業也會更加愿意投資,但是主辦方如果沒有激發師生的興趣,無法調動潛在消費者,提高賽事影響力,就會導致企業的收益甚微,失去資金投入興趣[5]。
(二)賽事關注失衡,缺乏一定的商機洞察力
企業的目標是收獲利益,因此其必然需要重視投資得到的回報,因此投資的過程中會首先考慮賽事的受眾群體,如果群體對賽事的關注度較高,那么必然會增加賽事的影響力,因此賽事也具備較高的商業價值。例如具有較高影響力的美國大學生體育聯合會,除了最受關注的橄欖球之外,其他項目諸如籃球、足球也具備一定的群體基礎。但是我國除了足球、籃球外,其他備受矚目的運動項目少之又少,因此導致媒體文娛等信息傳播功能受限,使高校體育賽事的影響范圍縮小,不利于體育賽事的全面開展,媒體宣傳工作質量不佳。因此這也集中體現了我國高校體育賽事主辦方和商業化合作企業對體育賽事關注的嚴重不平衡,并且不具備良好的商業觀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