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
摘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想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就要適度教會學生掌握一些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在閱讀過程中,運用對應思想,尋找文中兩個相關問題的有機聯系,可以活躍學生思維,開發學生智力,帶動學生閱讀經驗的積累和理解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小學中段語文的教學工作中,教師應側重培養學生用對應思想解析文章。
關鍵詞:閱讀教學;小學語文;對應思想;中段
不同的作家在寫作過程中會運用不同的寫作技巧。如果讀者細心分析的話,會發現許多文章中存在著對應現象。基于此,讀者在解析文章的過程中,也可運用對應思想來分析文章,梳理文章脈絡,把握文章主旨。本文將以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材為例,就如何運用對應思想指導小學中段語文的閱讀教學進行探討。
一、氣氛營造——靜與動的對應
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想要打人,必須先把胳膊縮回來,然后才能發力。在文學創作中也是一樣,作者若想突出動的聲勢,通常先要營造一個靜謐的氛圍。這樣創作的目的就是為了給讀者營造一個視覺反差,就像一個剛剛從黑屋子走到日光下的人會感覺十分刺眼一樣。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教會學生運用對應思想把握這一創作規律,這樣對正確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很有幫助。
比如,在學習《觀潮》這一課時,教師就應提醒學生注意此文的創作特色。文章在開頭部分著重寫江面的靜:“寬闊的錢塘江橫臥在眼前。江面很平靜,……大家昂首東望,等著,盼著。”等到寫漲潮的時候,作者極力渲染大潮的聲勢,特意突出潮水的動:“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堵兩丈多高的水墻。……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等潮水退去的時候,作者再次寫江面的靜:“過了好久,錢塘江才恢復了平靜。”通過“動得快”與“靜得慢”的對比,錢塘江大潮的特色鮮明地呈現在了讀者的眼前。這是對應思想的出色運用。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一定要體會這種創作方法的妙處。
二、畫面營造——顏色的對應
有些作家在創作過程中善于營造色彩豐富的畫面,這樣能夠通過富有詩意的語言將讀者帶入特定的情境中去,讓讀者覺得文中的意象距離自己十分貼近,因此容易引發讀者情感上的共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教會學生運用對應思想把握作者這一創作特點,這樣能夠更容易理解作者的創作主旨。
比如,在學習詩歌《秋晚的江上》時,詩人說“頭白的蘆葦,也妝成一瞬的紅顏了。”這里,詩人借用白色和紅色的對比,將秋天傍晚夕陽的艷麗描摹得十分生動,讓沒有生命感知的蘆葦在讀者心中變得像美麗羞澀的少女一樣。短短14個字,詩意頓生。再如,在學習詩歌《暮江吟》時,詩人說“半江瑟瑟半江紅”,短短的7個字,詩人借用青綠色同紅色的對比,將夕陽在水中的倒影的顏色寫得比畫還要美,在讀者心中永遠留下了一抹揮之不去的色彩。讀者細想,如果沒有“瑟瑟”同“紅”的對比,這畫面呈現的顏色就不是夕陽在水中倒影的顏色。可見,對比在此處的作用十分明顯。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教會學生學習此種創作手法,用對比來突出視覺效果。
三、參悟真理——立場的對應
在議論類的文章中,作者有時為了說明一個道理,要借助于身居不同立場的人的不同觀點,通過不同觀點的對比,讓讀者明白這些不同的結論是如何得出來的,從而能夠參悟到一些平時打不通的關竅。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提醒學生注意:要想評價不同的人得出的不同結論哪個正確,一定要考察此人得出結論的具體背景,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客觀分析。
比如,蘇軾在《題西林壁》中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詩中雖然始終沒有提“山外”二字同“山中”進行對比,可是,透過字里行間,讀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者的話外音,那就是:要想看清廬山,就得在外面看。在“外面”和“里面”的不同立場中,觀眾顯然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再如,《雪梅》詩中說“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這是根據不同的評價標準得出的不同結論,采用的依然是對應的手法。落實到現實生活中,有的同學語文成績好,有的同學音樂造詣高,有的同學書法水平突出,這都是優點,都值得他人學習。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教會學生欣賞此種創作手法,學會用對應思想賞析清詞麗句,體悟其中的卓越智慧。
四、體現人格——實力的對應
有些作者在創作過程中,為了突出主人公不畏艱險、勇于奮斗的拼搏精神,特意將其將欲完成的事業寫得非常難,而相對于這艱難的事業,主人公的力量又顯得十分弱。通過不相稱的實力的對比,來突出主人公的偉大人格。教師在教學生閱讀理解時,應教會學生運用對應思想,領會此種創作技巧。比如,《精衛填海》中精衛的實力同大海的浩瀚就形成了強弱對比。通過對比,精衛的奮斗精神才更值得讀者去崇敬、去學習。
總結:
“讀”和“寫”是一個對應過程。教師若想教會學生運用對應思想去閱讀,可以先讓學生運用對應思想學習作者的創作方法。可以說,基于對應思想的創作手法是多種多樣的,除了文中所舉的例子,人物性格的對比、人物命運的對比、人物經歷的對比等等都是常見的創作手法,教師可以逐漸讓學生在閱讀中去體會感悟。
參考文獻:
[1]張劍.淺析小學語文中段閱讀教學策略[J].語文課內外,2019,(16).212.
[2]稅忠心.淺析小學語文中段閱讀教學策略[J].東西南北:教育,2019,(2).0203.
重慶市巫溪縣長春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