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志強
摘要:初中階段的學習中,物理學科是十分重要的一門科目,它具有十分豐富的教學內容,包含著豐富的文化知識,不但可以對自然界中的各種現象進行學習,比如光、聲、電燈,還對與日常生活相聯系的知識進行學習,比如力學、電學等。物理學科是需要教師們非常重視的科目,它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也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在不斷的進行改革和創新。教師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也是教師進行教學的目標。初中物理教師需要對以往的教學理念進行創新和改革,不再只是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教授,這容易造成學生產生依賴性,在學生面對沒有學習過的知識時,不會自主的進行思考和研究,這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是十分不利的。經過對初中物理學科的探究,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學習方法,鍛煉學生的學習水平。本文主要闡述了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以期可以對廣大物理教師給予教學方法上的指導和幫助。
關鍵詞:初中物理;自主學習;教學策略
引言:
初中物理科目主要是研究自然界中的一些現象和規律,包括對光學、聲學、力學等的學習。初中物理科目的系統性強,知識內容繁多,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幫助,幫助學生自主的發現問題,探究問題以及解決問題,對問題進行總結和整理,這樣才可以將復雜的知識進行生動和形象化。方便學生在學習和研究的過程中可以更高效的掌握理論知識,幫助學生養成高效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
一、創設情境進行教學,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初中物理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想辦法提升學生對物理科目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學生的好奇心的促使下,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學習和研究。這樣的方法可以個很快的吸引學生的專注力,幫助學生實行自我約束。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教材內容,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根據一些現象進行相應的思考和研究,自主發現現象形成的原因和規律,幫助學生對枯燥的物理知識進行論證研究,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1]。
比如,在進行《光現象》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掌握光現象中關于光的折射、反射以及傳播的現象,弄清楚這些現象的產生原理。這就需要初中物理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創設相關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與自己生活實際相聯系的情境中,輕松的掌握相關的知識。教師能夠在晴天的時候,組織學生們在操場上向天空中噴射水,引導學生觀察會產生什么樣的現象,是什么顏色的,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等。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進行自主的學習,還可以利用三棱鏡發射一道光線,使學生認真的進行觀察,產生了何種現象,出現了什么顏色的變化,顏色是怎樣分布的,使學生與之前的現象進行對比。教師還可以對生活中的實際情境進行再還原,讓學生進行觀察,從而提升學生對本章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幫助學生運用所學過的知識對產生的現象進行分析,學生在這樣的學習情境下,可以輕松的進行自主研究,積極的發現現象產生的原因,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水平。
二、設計多樣性的教學課堂,將教學內容進行豐富
課堂的設計主要是教師進行的,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為學生設計多樣性的教學課堂,將教學內容進行豐富,鍛煉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培養學生形成多角度的批判性思維。教師需要將課堂教學的內容進行精心的設計,不斷的開拓學生的見識,幫助學生提升自主研究的水平。物理學科的學習中,需要掌握很多的教學內容,物理定義、研究方法、實驗步驟等,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需要重視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保證預期效果的順利實現。
比如,在進行《聲現象》的教學過程中,需要研究聲現象的產生、聲速等內容,在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一些發聲的圖片或者小視頻,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研究聲音產生的原因呢。教師還能夠讓學生先對聲音傳播的媒介進行研究,規定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找到這些聲音產生的共同原因。之后,教師為學生安排課下作業,使學生將搜集的聲音方法進行實際運用。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對教師的課堂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將教學費內容進行豐富化。
三、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課外活動,擴展學生的視野
物理知識與人們的日常實際生活的聯系是十分緊密的,教師為了鍛煉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積極的引導學生參加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不斷的對學生的學習視野進行開拓,使學生的校園生活更加的豐富和生動,這更是鍛煉學生自主學習水平的主要方法[2]。
比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開展一些物理知識的研究小組,為學生組織一些物理知識競賽,或者物理實驗比賽等。在進行《 透鏡及其應用》的教學時,在為學生講解完教材內容之后,可以為學生開展關于凸面鏡、平面鏡、凹面鏡成像的知識的競賽。競賽的內容主要是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小孔成像的實驗及原理,光的直射、折射以及反射等知識,成績優秀的學生教師需要給予積極的鼓勵和肯定,還可以給學生一些物質獎勵。在學習《壓強》的章節知識時,可以為學生開展一場與日常生活實際相結合的關于浮力知識的技能比賽,以對小球的浮力的研究為主題,探究浮力與壓強的知識,之后再研究重力和壓強之間的聯系,使學生明白力的相互性。學生在自己親自操作實驗的過程中,可以對物理原理產生更深刻的理解。這樣的活動形式可以幫助學生對物理知識產生更深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物理知識進行自主的探究,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和思維能力。
結束語:
物理科目的知識是非常枯燥和復雜的,需要學生可以耐心、仔細的進行研究,這是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水平的一個主要方法。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學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物理課堂的教學時,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由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可以更好的對物理知識進行研究和學習,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任麗梅.談初中物理教學中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策略[J].學周刊,2018,{4}(23):31-32.
[2]姚丹.初中物理教學中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策略[J].中學物理,2015,33(2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