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燕
摘要:在素質教育蓬勃發展的當下,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摒棄以往的“注入式”教學法,將人工智能理論融入課堂當中,通過借助人工智能,營造學習氛圍;輔助數學教學,開展小組討論;強化知識學習,享受優質資源這幾大關鍵方面,為學生未來的學習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將結合筆者教學經驗,對該問題進行簡要分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人工智能;理論運用
數學是一門靈活性比較強的科目,其對學生學科思維的培養有積極意義。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更加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所以教師要將人工智能融入其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一、借助人工智能,營造學習氛圍
在未來人工智能應用于課堂將會是大勢所趨,或者在將來的某一天能夠替代現有的教師,人工智能與教師相比最大的好處就是比教師知曉的知識更為全面。同時人功智能若是能夠被使用到課堂當中,人工智能會根據課堂當中學生的表情變化,自動識別,隨時調整課堂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的學習氛圍。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五年級《可能性》這一節當中,若是運用人工智能,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就對人工智能進行調節,輸入一下本節課所要講的知識點比如這一節《可能性》教師就可以給人工智能輸入一些關于可能性的題目“……具有可能性”,等教師在真正上課的時候就可以喚醒機器人,[1]讓機器人把事先準備好的題目投影到教師的黑板之中,這可以大幅度的減少時間。同時教師若是想講解更多的題目,如教師就可以選擇把講解的視頻也放入進里面。教師在分析題目完之后,可以把事先準備的視頻投放到教室當中,教師可以對著這個視頻進行分析,這樣可以極大的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再就是教師當察覺到班上學習氣氛比較低迷時,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比如可以讓人工智能放一首歌,或者是講一兩句笑話等等只要是能夠喚醒同學們的方法都是可以的。
二、輔助數學教學,開展小組討論
小組討論是教育當中的一個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其中,在小組之中同學之間彼此討論,每一個同學身上都是有閃光點的,在小組討論之中就可以彼此學習相互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長處,同時在這里借助人工智能將會極大地提高小組討論學習的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五年級數學《數學廣角———植樹問題》之中,教師在上課之前就可以分好小組,盡可能的讓班上所有的同學都參與到其中去,這樣可以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教師在上課之時將本節課《數學廣角———植樹問題》分發給每一個小組,讓每一個小組都討論出問題的答案,這樣就相當于一節課所有的知識點都解決了,在小組討論之中人工智能的作用就是充當調節者的作用,對于教師來說不可能完全有時間去兼顧到每一個人,那么這時候人工智能的作用就發揮出來了,當有學生在討論“植樹問題”的某一個問題發生激烈辯論時,就可以讓人工智能出手了,讓人工智能及時的解決問題將相當于提高了小組討論的效率,在每一個小組討論完之后,[2]教師要選取每一個小組的代表上臺進行匯報成果,這個時候機器人就記錄下每一個小組的討論成果,這樣在每一個小組分享完成果之后,機器人可以進行總結歸納,讓學生發現自己在討論過程之中發現自己所在的問題,這樣在下一次的討論之中就可以提高小組學習的有效性。
三、強化知識學習,享受優質資源
人工智能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本質上是有很多幫助的,關鍵就在于如何去試用了,人工智能當中匯集到了很多的教學資源,這些資源是教師在課堂之上所不能企及的,借助人工智能,即使學生不是在學校里面,也可以學習到同樣的優質資源。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人教版《簡易方程》中,這一節上課之前可以選擇讓學生對于課本的知識提前進行預習,對于有些同學可能預習較為困難,借助人工智能就可以有效的解決這個問題,人工智能當中存有的相關視頻資源可以讓學生在家里進行觀看,當學生對《簡易方程》這一節的知識足夠熟悉之后,教師就可以選擇一些拔高的教學模式,比如說可能在沒有預習之前可能講的是一些基本的定義或者簡單的題目,但是在講完之后就可以選擇講一些較為難的知識點,[3]對學生進行一個拔高作用,其次就是學生在上完數學課之后,可以利用人工智能進行復習,有人工智能總結出這一節所學的知識點,繪制出這一節的思維導圖,學生在看到這些之后對于本節所學的知識可以說是一目了然,當學生重新進行復習本質上是對知識更加的深刻了,如果學生掌握的知識每一節課都能夠掌握的特別牢固,慢慢的學生的數學成績會有很大的提升。
總結
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將人工智能理論運用其中,通過以上幾大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他們的探究熱情,繼而在提高教師自身教學水平的同時,也讓學生的數學學習充實起來。
參考文獻:
[1]郭宏麗. 淺析智能課堂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運用[A]. 福建省商貿協會.華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經驗交流會2021論文匯編(一)2021:3.
[2]鐘雪梅.人工智能在數學作業布置中的應用[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21(01):76-77.
[3]柏宏權,王姣陽.中小學人工智能課程教師勝任力現狀與對策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20,40(12):12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