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樹梅
摘要:現代信息技術的使用不僅極大的豐富了數學課堂,還增加了學生對數學內容的興趣。因此,針對信息技術和小學數學的深度融合進行分析,不僅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拓寬了學生視野、激發了學生創新思維等內容,也可以體現出了信息技術對于當前教學的意義。鑒于此,本文對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策略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小學;數學;現代信息技術;實踐策略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了這種先進技術手段在不同學科和不同教育階段的推廣和使用,這給我國教育事業的創新發展帶來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同時技術的獨特優勢也在課程實踐中得到了體現。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的作用
數學是小學階段的基礎學科,也是多個學科發展的基礎,學好數學除了能夠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問題,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質量外,還可以為學生的未來工作以及全面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小學階段是學生學好數學的重要階段,而到了高年級,經過之前的學習積累,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數學知識和技巧,對于深度學習的要求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小學高年級階段知識難度和復雜度都大幅度提高,教學過程的抽象性也明顯提高,給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了諸多阻礙。為了給高年級數學教育信息化改革創造良好條件,教師要把靈活運用信息技術作為重點,用技術輔助學生理解記憶和消化吸收,最終實現順利的拓展遷移,確保高年級數學課堂的高效性。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一是提高數學學習興趣。高年級數學學習過程是枯燥而又抽象的,但是學生的抽象思維還沒有得到很大的發展,常規教學通常無法抓住學生的興趣點。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豐富多彩,了解數學和生活之間的關系,從而抓住學習興趣點并增強學生的自覺性。二是創造愉快輕松的學習環境。在信息技術的應用環節,教師可以將圖片、文字、動畫、視頻等要素引入課堂,給學生提供一個直觀生動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習是輕松有趣的,降低學生的知識吸收難度。三是挖掘學生思維潛力。信息技術在輔助數學訓練方面有著非常獨特的優勢,特別是能夠幫助學生擴展知識點,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加強推理和探究,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
將現代信息技術科學合理地應用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教學課堂的枯燥與沉悶,使數學課堂生動形象,將具有抽象性的數學知識直觀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應用能力。
二、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策略
1、結合日常生活
在進行小學階段的數學過程中,很多學生認為數學是一門十分難學的科目。這是因為數學科目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邏輯性,而且許多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主動性,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受到一定的阻礙。但信息技術的出現讓數學內容不再那么苦澀無味,讓數學知識變得更加立體化、生動化、生活化。其中數學和生活知識的結合就能一定程度上增加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因為許多數學知識都能在生活中體現,這就讓學生在進行理解的過程中更加方便。
例如,在進行“長方體和正方體”相關內容的教學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讓學生更清晰的了解這兩種體積的內容,像,長方體的準確概念、計算體積的方式以及生活中的長方體都有哪些?通過以上內容的延伸,可以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教學知識,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一定的幫助。此外,信息技術的使用也能讓學生更方便對生活事物產生聯想,這對于數學課程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幫助。
2、優化課堂導入
興趣是推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強大動力,在的小學教學工作中,由于教學資源不夠豐富,數學課堂形式較為單一,學生嚴重缺乏學習數學的興趣。隨著信息技術逐漸進入小學,教師可以利用這一技術優化課堂導入,在課堂開始就完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樣既有利于創建高效課堂,又能培養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和問題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學“多邊形的面積”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一些有趣的七巧板拼圖視頻,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教學內容上。然后,教師再為每一組學生發放七巧板學具,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想法拼出圖案,并提出探究性問題:這些圖形在拼接變化過程中,有哪些內容是沒有發生改變的?這樣就能夠將學生的思維引向“面積”這一教學焦點,為導入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做好了鋪墊。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七巧板是如何將不規則的圖形轉化為規則圖形的,使學生逐漸掌握多邊形變化的規律,促使其在興趣的引導下主動對知識開展探究學習。
3、開展因材施教
學習效率不僅直接關系著學習質量的高低,同時也會影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的自信心。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幫助學生不斷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更重要的是要關注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這樣才能為中學階段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現代信息技術為因材施教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同一班級的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實際學習情況開展不同的練習,實現班級整體學習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教學了“小數除法”的相關知識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隨堂練習,在學生完成題目后,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將每一道題的不同解法同時展示在課件上,這樣一來,學生能夠迅速獲取信息反饋,核對自己的解題方法是否正確,以及自己是否已經掌握最優解題方法,教師無須針對每一道題目講述每一種方法,而是可以選擇更具學習價值的幾種解題方法進行講解,不僅實現了學習效率的提升,同時對于學生知識點的鞏固也有著積極作用。另外,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之間能夠更加充分地開展交流,充分發揮了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有助于學生的共同進步。
三、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為小學的數學課堂創造了更多有利條件,所以,小學數學教師需要不斷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加強對信息技術的利用,使小學數學課堂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引領下不斷高效化。
參考文獻:
[1] 李長松.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 數學大世界(下旬版),2019(3):64.
[2] 戴根英. 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 魅力中國,2019(48):27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