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怡麗
摘要:身處在技校的學生,除了學習基本的專業技能,還需要接收良好的德育教育,提升綜合素質,從而更好地展現自身的專業技能,更好地為社會做貢獻。但是,如何展開政治教育,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養、具備較好的三觀,是當下教師不得不思考的一個問題。為此,筆者將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經驗,談一談可實施的教學手段。
關鍵詞:技校;德育教育;教學策略;綜合素質
俗話說,立人先立德,在教育中,基礎技能知識的教育固然重要,但是不能忽視德育教育,不得弱化政治這門學科的教育,而是要樹立良好的教育思想,從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目的出發,展開教學。因此,技校的政治教師需要意識到所教學科的重要性,并不斷優化教學手段,展開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從而推動學生的發展。為此,本人將從一下三個方面談一談技巧政治教育,希望能夠為廣大教師同胞們提供有效的借鑒。
一、巧用信息技術,培養法治意識
我國是個法治國家,人們需要依法辦事,需要尊重法律、維護法律,具備良好的法治意識。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自然需要強調對學生的法治意識的培育,通過應用信息技術的方式,讓學生知法、懂法,從而推動學生的發展。
如,互聯網上具備豐富多樣的視頻資源,其中不乏一些犯罪分子因為違背法律而被抓的新聞視頻資源。這些資源值得學生觀看,讓學生充分地意識到法律的威嚴性,尊重法律。因此,在講授“增強法制觀念”這部分知識時,筆者會在備課階段,借助互聯網,搜集多樣的與犯罪被抓內容相關的新聞視頻資源,將這些資源做好整合,放在課件中。課堂上,筆者便會巧用信息技術,展現出自身所搜集的資源,引導學生觀看,并邊觀看邊對學生講解,讓學生了解到視頻中的 人所違背的法律條例以及應得的犯罪后果。這些的視頻資源借助真實性事件,引起了學生對法律的重視。依托這些視頻資源,筆者便會逐漸地向學生講授本節知識,讓學生了解一些法律知識,從而使學生加深對法律知識的了解,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識。
二、借助實踐活動,培養道德修養
學生需要具備較好的品德,形成關愛他人、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等思想,從而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教師在教學時,應當多多開展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這些道德修養,使學生形成較好的品德,更好地待人接物。
如,在植樹節來臨之際,筆者為了培養學生綠色發展觀,使學生形成保護環境的意識,便會開展“義務植樹”的實踐活動。在活動中,除了教授給學生基礎的植樹方法,筆者還會向學生講授植樹的重要性,以及亂砍亂伐帶來的嚴重后果,從而使學生形成較好的保護環境的意識,具備較好的道德修養。如,為了培養學生關愛他人的意識,筆者會開展關于“關愛老人,獻出愛心”的實踐活動,會在活動中,帶領學生學校附近的養老院,為養老院的老人做一些自己利索能及的事情,從而使學生形成基本的關愛他人的意識,并能夠掌握關愛他人的途徑。如,為了使得學生意識到父母對自己的愛,讓學生能夠孝順父母、感恩自己的父母,筆者會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開展名為“說說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事情”的主題活動,指導學生在活動中談一談自己的父母為自己做的事情,從而使學生意識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并懂得感恩自己的父母,進而形成較好的品德。
三、重視溝通交流,培養職業素養
處在技校的學生需要學習基本的專業技能,需要具備較好的職業素養,以更好地應對之后的工作。教師在教學時,需要加強對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從而培養學生基本的職業素養,推動學生的發展。
在進行教學時,筆者會結合學生所學習的專業技能,向學生展示出未來可從事的職業,并結合學生所從事的職業,講解做這些職業所應具備的專業素養。在此過程中,筆者會鼓勵學生與同學積極溝通和交流,談一談自己對未來所從事的職業的看法,并說一說自己所認為應該秉承的基本的職業素養。筆者還會鼓勵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中呈現出具體的情境,在情境中展現出自身的言行舉止,并通過言行舉止展現出具體的職業素養,從而使學生加深對良好的職業素養的認識,形成較好的職業素養。當然,筆者也會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為自己設定職業發展目標,并與同學進行分享,談一談自己所制訂的職業發展目標。筆者也會自主觀察學生的職業發展目標,對學生的職業發展目標進行一定的指導,讓學生將自己所制定的職業發展目標更為科學、細致,從而使學生建立職業理想,掌握為實現基本的職業理想所應實施的具體性步驟,從而為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而奮斗,使自身獲得更好地發展。
綜上,政治教師需要多多關注學生的發展需求,需要承擔起屬于教師的職責,結合所教學科的內容,從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出發,展開教學,落實應用信息技術、開展實踐活動和引導學生溝通交流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法制意識、道德修養和職業素養,從而促使學生獲得綜合性發展,使教師更好地達到教育目的。
參考文獻:
[1]李行遠.優化德育教育,提升技校學生綜合素質[J].職業,2012(24):9.
[2]李宏.技校德育教育的新途徑[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