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有海
摘要:小學數學,作為小學生學習生涯的入門必修課,這是一門抽象學科,需要學生有一定的邏輯性,因此對于小學生而言就有一定的難度,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效率成為小學教師十分關注的一個問題。情景課堂是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的一種高效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根據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以及課本知識的要求,創設各種各樣的情景,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促進數學課堂的質量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對于小學數學中有效情景創設進行了分析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情景創設;策略
情景教學法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根據小學數學教學的內容,利用教學資源,再現數學教學內容,使學生在身臨其境的情景中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方式。新課程改革對小學數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教學目標,教師要在課程教學中不斷轉變傳統的教學方法,結合數學課程教學的特點,積極嘗試情景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創設課堂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創設有效的課堂情景,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的思維更加敏捷。因此,教師用可以選取比較貼近課本內容的知識來創設情景,根據教學的核心內容來完成課前的情景導入,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在適當的時間提出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課堂的效率更高。
例如,教師在教學“面積”這一課時,可以在課前引導學生進行互動:“同學們,把手伸出來,和教師的手比比,看看誰的大?”學生經過比較后發現教師的手比自己大,從而發出疑問,之后教師再讓學生張開自己的另一種,讓學生將自己的左右手進行對比,是否一樣?通過比較的方法,讓學生來發現問題,尋找問題,激發起學生求知欲,順勢在引出課本的關鍵詞“面積”,解決學生的疑問,告訴學生是大小的不一樣,是由于手掌面積的不同而導致的不一樣,讓學生進行仔細觀察。最后教師可以再舉一些例子,如窗戶的大小、地板的面積,學生通過教師創設的情景,去學會主動仔細地觀察事物,找出其中的規律,對于課本的知識有更好地理解,同時也能夠拉近師生間的感情,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使得教學質量得到快速的提高。
二、創設情景,聯系學生生活
生活化的情景是最易于小學生理解,也是數學教學中最常見的情景創設方式。教師在創設情景的過程中,要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并且通過訪問訪談等多種方式,發現小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事件,對這些生活事件和元素進行提煉,與數學課程融合在一起,使之成為數學教學資源。接下來,在創設教學情景的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將整理的生活元素進行優化,使之符合本節課程的教學內容,創設學生熟悉的數學學習情景,使學生在學習情景中身臨其境地學習數學知識。這種創設生活化的情景教學方式,以學生熟悉的環境入手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課程的興趣,并且能夠通過教學使學生自主將數學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學會在生活中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
例如,教學計算的問題時,教師可以創設生活情景,不僅讓學生在生活情景中有效理解知識,也能在今后的生活中靈活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例如,學習加減法相關知識時,教師為學生創設“在超市”的情景,教師將自己的講桌變為收銀臺,讓學生將自己的文具變成商品,并且對其明碼標價,在此基礎上模擬超市購物的情形,并且在“收銀臺”收付零錢的過程中進行數學計算,這種方式將抽象的數學計算內容轉化為學生可以理解的教學情景,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并且能夠使學生今后在生活中利用自己學習的知識進行計算,從而增強學習效果。
三、運用實踐情景,夯實學生學習基礎
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單調的數學課程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根據學生的特點來創造合適的教學情景,構建趣味教學,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的方式,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鞏固學生的知識,夯實學生的基礎。由于小學教學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學會數學的基礎知識,讓學生將課本知識運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地將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去解決現實中的問題,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生活,在生活中積累知識,將知識運用到生活中,相輔相成,通過這樣的方式,加深對知識的印象,使學生對數學有一定的改觀,對數學不再產生畏懼心理,使其打下良好的數學基礎,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實踐總結能力。
四、創設情景,進行問題探究
教師在創設數學情景的過程中,應當以明確而具體的問題為導向,使學生通過探究數學問題,培養多方面的能力。具體來說,教師在創設情景的過程中要以問題為引導,同時,保證問題情景的創設具有趣味性和針對性,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其次,在指導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探究,新課改更強調教師在課程教學中應當為學生營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因此,教師應當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活動,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探討,并且在小組探討的過程中各抒己見,通過相互討論促進思維碰撞,更好地解決數學問題,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從而不斷提高數學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率。
五、加強師生互動
一堂成功的數學課需要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配合,換言之,教師要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和互動,這樣才能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因此,在創設情景的過程中,應當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通過師生互動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通過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使學生深入學習活動中,同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反饋對自己的情景創設過程進行優化,使其更加適應學生的學習需要。更重要的是,教師能夠通過與學生的互動,及時采納學生的建議,了解學生對哪些學習內容感興趣,對哪些生活場景感興趣,在創設情景時將學生的想法融入其中,這樣既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能夠使學生感受到自己被重視,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師生之間通過互動相互配合共創高效課堂。
創設情景教學,能夠將數學課堂的效率大大提高,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更好地去學習數學。教師要學會巧妙地運用,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方案的設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夯實學生的學識基礎,給學生帶來良好的課堂體驗。
參考文獻:
[1]馬力全.情景教學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1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