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春燕

摘要:自主學習是愛種子教學模式中反復提及的教學機理,其滲透在課堂學習的各個環節之中。本文旨在以小學低年級的識字教學為例,從游戲互動、生活情境融入、培養創編能力著手,談如何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獲得識字的樂趣。
關鍵詞:自主學習;低年級;識字
著名教育家羅杰斯說過,只有學生自己發現、探究的知識,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識。自主學習無外乎如是。所謂自主學習,是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獨立地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教師將自主學習運用到趣味識字教學中,能有效調動低年級學生對認字的熱情,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部編版語文教科書中,識字部分的編寫原則是識寫分流,多識少寫。尤其在一年級上冊教材中,集中安排了兩個單元的集中識字,從選文到配圖都別出心裁,甚至滲透了字理識字、兒歌識字等方法,對低年級學生來說可謂是非常豐富。那么,如何在這豐富的教材安排中,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識字樂趣,筆者根據多年的一線教學經驗,總結出可將自主學習融入識字教學中,通過游戲互動、生活情境、創編能力的引導,使學生識字能力得到明顯的提高。
一、游戲融入課堂,激發自主識字欲望
低年級學生好動貪玩,經常因為專注度不夠而學后就忘,尤其在認字學習中該表現最為明顯。為此,筆者在教學中,經常要提醒學生反復鞏固知識,而最好的辦法就是將游戲融入課堂,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激發自主識字的欲望。
比如,在上課之前,按慣例會有一個復習的環節,筆者開展了“聽音樂傳卡”的游戲,課前將要復習的字寫在卡片上,然后在上課前,讓學生在音樂聲中傳遞卡片,當音樂在哪個學生手上停止時,那個學生就要站起來教大家讀卡片上的字,如果不會讀可以啟動求助卡,讓會的同學來幫忙。如此一來,在玩樂中,學生不知不覺鞏固認識了漢字,還學會了同學間的互助,主動提出想認識更多的字。
而上課過程中,同樣也可以進行多樣化的游戲環節。例如,在執教部編版教材一年級上冊的《明天要遠足》時,筆者把學生要認的字放在印有美麗海洋的卡片背后,如睡、那、海、亮等,然后讓學生發揮想象力翻一翻每張海洋卡,徜徉在海洋里一邊認字一邊來場遠足。
另外,筆者還運用多媒體課件,讓生字以具象的圖畫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以游戲化的有趣畫面調動學生的多層感官認知,提高認字的欲望。如列出“天、地、人”三個字的實物圖到象形字、現代漢字的整個演變過程,具體示例如下:
如此,用生動有趣的畫面,簡化了學生思維的過程,減輕了記憶的負擔,讓學生產生探求漢字奧秘的沖動。類似的課堂教學方式不計其數,教師只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必能找到符合班級學情的合適游戲,讓學生在玩中學,在玩中激發自主認字的熱情。
二、教材融入生活,激發自主思考能力
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課堂內容越貼近生活就越好理解,從而更容易激發他們自主思考的能力。筆者嘗試將學生熟悉的生活故事情境無縫鏈接課堂教學,使學生自覺地去思考并掌握新課知識。如在部編版教材一年級上冊的《比尾巴》一文執教中,有如下教學片斷: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觀看一場比賽,動物園里今兒可熱鬧了,猴子、松鼠、兔子、孔雀、公雞、鴨子們都來參加“比尾巴”大賽,大家一起來看看“誰的尾巴最特別”!
生:太好了!去動物園看比賽。
師在多媒體課件上配上上述動物的圖片,提出問題:第一場比賽,比比誰的尾巴長?誰的尾巴短?誰的尾巴好像一把傘?
學生看著圖片,馬上反應:猴子的尾巴最長,兔子的尾巴短得看不見了,松鼠的尾巴最蓬松,最像一把傘……
通過情境的引入,把學生帶入了動物園的既定環境中。由此可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置身于預設的環境中去感受和感悟,自主獲得知識后,學生的學習熱情亦會因激發而高漲。
此外,筆者還將這種生活融入教材的模式外延到課外的家庭生活中,例如在引導學生先回家預習“盆”字時,請學生課后思考在生活中都見過什么形狀的“盆”,用筆畫下來,然后在課堂上對照看看跟漢字“盆”有什么相似之處。
一個個生活化的作業布置,讓學生時刻對生活細節保持思考的狀態,從“被動思考”慢慢轉為“主動思考”。
三、編寫融入識字,激發自主創造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說,學生有了興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所以“學”和“樂”是不可分離的。我們接觸的每一個學生都是有自己獨特個性的,他們對學習對生活有著自己獨特的視角,當教師適時激發學生自主創造的能力,總能發現驚喜。筆者在識字教學中,經常鼓勵學生自己編寫口水式的謎語,同學間互相猜謎底,每個學生都發揮兒童視角下的獨特思路,創編了不少有趣的謎語,比如有學生說“一個人靠在門旁邊”,讓同伴猜謎底“們”。
除了猜謎語,筆者還自己做榜樣編寫順口溜兒歌,進行創編示范。如教授“青、睛、清”等字時,我編了兒歌“草兒青,牛羊肥,有‘目’變成大眼睛,加上‘三點’水清清。”學生在輕松誦讀過程中區別了字形和字義,在比較中準確認識了字形特點。這就很好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鍛煉了想象力和表達能力。
綜上可見,語文教師在致力于提高學生識字能力的同時,避免單調枯燥的講解和機械訓練,注意引導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幫助他們理解中國文化精髓,才能不斷豐富學生自身的識字經驗。
此論文為課題結題論文,課題編號:GDXKT25373
課題名稱:小學低年段趣味識字教學策略研究
參考文獻:
1. 辛春霞. 談生本教育與低年級趣味識字教學[J]. 小學教學參考, 2020, 000(00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