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穎
【摘要】 沉浸式教學模式為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做了有益探索,這種教學模式,通過促使學生在生活化的場景中積極參與課堂,使學生學習主動性、信息意識和團隊協作能力等方面得到提升,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習效率,還增強了學習效果。
【關鍵詞】生活化 沉浸式 初中信息技術 信息素養
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已經不是一門新興學科。學生們往往在沒有接受課堂信息技術課堂系統學習之前,就已經掌握了或多或少的信息技術應用方法。因此信息技術課堂不能簡單的照本宣科或者按部就班的導入加練習的辦法來組織課堂教學。需要老師們在課堂上將信息技術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通過用信息技術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來設計課堂教學過程,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的成為課堂的主體,同時用信息技術手段來解決生活中的難題,這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意識和信息技術素養。
沉浸式情景教學法是一種讓學生主動參與,使學生理解并建構知識、發展能力、產生情感、生成意義的教學模式。沉浸式情景教學具有突出的實踐性、時代性、對于解決當前課堂教學中無法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探索發現能力、增強信息意識等方面有很大幫助。
一、 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
信息技術課堂的沉浸式情境教學是按照“親身感受—觀察研究—探索發現—實踐創新”的方式進行的。學生在沉浸式情景教學中,由老師創設教學情境,學生仿佛置身于實際生活環境,親身發現問題,和同學一起協作討論探索發現解決問題,甚至創新解決問題。這個過程充分契合了《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對于學生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的要求。例如:在《熟悉上網瀏覽工具》這一課,我在課前導入“我來講古詩”作為沉浸式教學情境,讓學生通過學習使用瀏覽工具,來“備課”做一回“七年級語文老師”,講《觀滄?!芬徽n,我把學生分為六人一組的學習小組,每組都有兩個主講教師負責講課和統籌主導小組活動,其他四個同學為助教協助主講教師查閱資料做好講課準備。這個學習過程充分調動了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的學習活動始終沉浸在“教師”的這個角色中,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沉浸其中,主動性大大調動,切實成為了課堂的主人。
二、 提高學生信息技術意識
信息意識是指個體對信息的敏感度和對信息價值的判斷力。具備信息意識的學生能夠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自覺、主動地尋求恰當的方式獲取與處理信息。 在《智能機器人程序設計初步》這一章學習完畢后,學生已經對智能機器人編程有了初步的認識,我嘗試設計了一節沉浸式情景課堂,來綜合運用本章知識點,效果非常好。課堂導入環節,我設置了微課導入一則新聞:某小區樓道燈開關無法滿足街坊們對的要求,浪費電的同時還不能滿足該亮就亮的需要。請同學們以“工程師”的身份來解決這個日常難題。課堂上學生不僅用所學編程實現了夜晚有人經過時樓道燈會亮,這個對初中生來講比較復雜的程序。還根據沉浸式環境,設身處地的考慮到樓道在黃昏、深夜對燈亮度不同的需求,調整了光感傳感器的靈敏度,使程序更貼近現實應用。增強了學生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信心,也提高了學生信息技術意識。
三、 增強學生團隊協作能力
通過沉浸式情景教學,還可以很好的讓學生通過項目活動,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信息技術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幫助學生提高自主探究信息技術知識的能力、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團隊協作能力。例如:課堂上創設“網絡購書”活動項目,將語文老師推薦的必讀和選讀書單提交給學生,由學生小組研討,如何在網上查找,篩選,比較,組合購買若干書籍。在本課的沉浸式教學中,始終是以學生為中心,學生親身參與,自己去梳理發現問題、小組討論對策,發揮集體的力量,大家分工合作,配合默契,這樣形成 ?合力,高標準地完成了課堂任務。通過這一過程的訓練,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協作能力的到很大的提高。
沉浸式教學模式,在信息技術中課堂中確實促進了學生信息技術全面發展。這種模式可以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生活化的場景中。沉浸式教學更好的讓生活和信息技術聯系在一起。這種模式能促進全面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幫助學生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與技能、增強信息意識、發展信息思維,提高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 劉兵.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生活化.教學實踐.2021.4:61
【2】 張楠 徐銘徽.沉浸式情景教學研究概述及價值探析.文化博覽.
【3】 徐銣憶 陳衛東.境身合一:沉浸式體驗的內涵建構、實現機制與教育應用.遠程教育雜志20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