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佃剛 于成波

摘要:道路、橋梁管理者最關心的問題是路、橋的各方面的性能是否符合設計標準。畢竟工程竣工后,投入使用,各種質量問題都已經定格。因此,路橋檢測工作為了及時發現并解決這些缺陷問題、減少事故發生率,合理利用相關的檢測技術,確保路橋安全使用。
關鍵詞:道路橋梁;檢測技術;路橋檢測技術
引言
當前路橋事業發展迅速,道路橋梁工程建設越來越智能化。因此,對應的路橋檢測技術,也在發展中倍受重視。在路橋施工過程中,測試是驗證工程質量的重要環節。由于傳統檢測方法得到的檢測結果,已經無法滿足預期要求。因此本文主要針對路橋檢測面臨的各種問題,細致分析了各種路橋檢測技術的相關應用,可供參考:
一、道路橋梁的檢測內容
(一)被檢測路橋的類型
通常情況下,需要檢測的橋梁原因各異,主要有這幾個方面:不便于管理且資料匱乏的舊橋;缺乏設計與施工資料的新建橋梁;與設計不符、施工質量較差的橋梁;運營期間存在嚴重病害的橋梁;需要提高載荷的橋梁。
(二)外觀檢測
可以通過對橋梁外觀的檢查,得到病害成因,進而采取相應措施予以整治。在進行外觀檢測時,應重點觀測橋墩是否發生位移或拱圈的裂縫情況等。尤其是梁式橋墩,在進行外觀檢測過程中,應重點檢查橋梁的伸縮縫、欄桿部件以及橋面鋪裝相關部位的受力情況。對一些非常規類的路橋病害,應仔細研究,找準病害產生的具體原因。
(三)檢測內部缺陷
由于混凝土構件常出現如鋼筋銹蝕、裂縫、空洞等類型的缺陷,而且部分缺陷不能通過外觀檢測得到解決。因此,需要借助其他檢測方法予以實現。可以用錘敲擊構件,根據聲音辨別構件有無損毀。或者用超聲脈沖速度法,探查鋼材、焊縫以及混凝土中的各種缺陷問題。
二、路橋檢測中存在的問題
道路橋梁在建設過程中,沒有在初始階段設定嚴格的檢測標準,對應的檢測指標不夠嚴謹,極易影響檢測效果。比如,在進行路基檢測時,由于施工人員不按設計參數進行施工作業,就會導致地面檢測參數與實際工程不一致。
由于路橋試驗檢測設備及相關的檢測方法都是人為決定的,如果試驗方法太過單一或試驗人員不夠專業等方面的局限性,都會導致檢測結果可信度降低。因此,為了確保檢測數據更加精準,一方面應注重提升檢測人員的專業水平,另一方面,還應選用合適檢測設備進行多元化的試驗。
三、路面檢測技術
在路橋施工過程中,首先應按照相關的規范要求,做好瀝青原料的取樣檢測工作。比如材料的延展性、軟化點、密實度等,進一步優化配合比設計,以此確定瀝青混凝土的最佳油石比。利用鉆芯取樣法檢測瀝青壓實度,使其達到標準密度。以下是路面檢測技術的部分試驗表:
對于一些受損嚴重的路面,可以使用連續式平整儀,對其進行有效檢測。該平整度儀器通過計算機處理技術,能夠自動打印檢測結果,隨時顯示出與平整度相關的各種數據指標,能有效避免人工計算的相關誤差。
四、道路、橋梁檢測技術
(一)超聲波檢測技術
超聲波技術在實際檢測過程中,結合相應的設備,利用超聲波直接穿透鋼筋混凝土結構,獲取相關的測量數據,然后根據所得數據,判斷工程存在的缺陷點位,查明原因并尋找解決對策。因此,其具有操作簡單、安全有效等特點。
在使用超聲波技術進行路橋檢測時,應以多點測試的方式進行,畢竟該技術具有一定的穿透性,在使用過程中不夠直觀。因此為了檢測結果更加準確,可以進行多點測試,然后結合所需數據進行問題評估,并優化解決方案。
(二)地質雷達檢測技術
利用地質雷達對結構內部發射或接收相應的電磁波,獲取所需信息,能有效判斷結構內部的各種缺陷。該技術主要由工作人員利用電子設備發送指令,操控各個單元信息,然后由檢測人員處理這些信息。畢竟路橋結構所用的材料種類繁多,內部結構很容易出現潛在問題,而且當橋梁應力集中時,材料差異化原因會在應力作用下,導致內部結構發生變形、斷裂等情況。在此期間,部分應力向周圍擴散就會產生聲波。因此可以在檢測機構的上方安裝聲波發射裝置,根據不同位置發射或收到聲波的時間差,確定結構內部的缺陷點位。因此,超聲波技術能精準判斷檢測機構內部缺陷的種類、大小等,具有一定的直觀性,而且成本降低[2]。
(三)紅外熱像檢測技術
由于紅外熱像檢測儀,能根據檢測機構內部發射紅外線能量的不同,以溫度場的分布情況為依據,有效區分內部結構的差異。該技術不受距離限制且對溫度的分辨率極高,無論被檢測機構是動態還是靜態,只要其溫度在0度以上,都能使用紅外熱像檢測技術[1]。
(四)壓實度檢測技術
一般來說,路面壓實度檢測都是以抽樣方式進行的,因此檢測結果很難保證其準確率。因此,可以采用預埋加速計檢測法,可以在施工時預先埋設,埋好之后就可以直接檢測出路橋表面的壓實度。由于預埋加速計不便取出,該技術無法重復使用。
(五)道路、橋梁回彈彎沉檢測技術
路橋面回彈彎沉檢測屬于動態檢測,該技術主要利用激光儀進行路橋表面的彎沉試驗,測出其沉降速率,然后獲得所需數據。或者模擬車輛行駛情況,進行路面的彎沉測量。也可以利用重錘沖擊路橋表面,在對路橋沖擊過程中,實現動態彎沉檢測。此外,還可以利用智能橋梁支撐技術,收集必要的橋梁工作信息,防止某個支座失效,導致橋梁結構因為應力變化而被損毀。
五、結束語
總之,為了確保路橋能安全持久地投入使用。路橋管理部門必須熟練掌握路、橋的各種結構及性能,在進行道路橋梁工程檢測時,能針對路橋存在的問題,找到合理的措施防治各類病害。從一開始就規范化設定相關的路橋工程檢測指標,將高端技術人員與先進技術、儀器設備等方面有機結合,選用最佳檢測方案,使檢測結果更加精準。
參考文獻:
[1]廖四堯.關于公路橋梁施工中鉆孔灌注樁技術的應用分析[J].工程管理, 2021, 1(2):8-9.
[2]龔冬明.質量檢測技術在道路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建筑發展, 2021, 4(9):29-30.
作者簡介:王佃剛(1978.05-)男,漢,山東陵縣人,本科學歷,經理,研究方向:道路與橋梁
德州市公路工程總公司??山東省德州市??2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