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鐵成

摘要:初三對于學生而言是比較關鍵的一年,他們要在這一年里復習之前所學過的知識,并在此基礎上獲得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就數學復習而言,教師不僅要通過復習課帶領學生進行知識回顧,而且要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因此,數學教師在引導學生復習時,要注重對知識點的梳理、難重點知識的處理、習題的設計,從而讓每一名學生都能有最大收獲。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對提升初三數學復習有效性的策略總結如下,希望能夠為各位同行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初三數學;復習;策略;有效性
雖然學習的知識點相同,但是初三數學復習課同樣需要讓學生有“新鮮感”和“成就感”。這就要求教師放棄“程式化”復習教學,結合中考試題研究和具體學情,對教學內容進行處理,從而幫助學生更快抓住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掌握重點知識、攻克難點知識,進而達到引領學生有效復習的教學目的。
一、重視知識點梳理
初三復習不僅是引導學生進行知識回顧的過程,而且是一個幫助學生“串點成線”“結線成網”的知識升華過程,數學教師要通過知識梳理幫助學生掌握不同知識點之間的縱向聯系和橫向聯系,促使學生形成知識網。授課過程中,要滲透整體替換、化歸思想、逐步變量思想,從而訓練學生解題思路靈活性。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中考習題,幫助學生掌握利用相似三角形相關知識點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并透過實際應用看到不同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以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首先,出示習題如下,通過“條條大道通羅馬”,讓學生體會不同知識點和解題思路的優勢。
其次,逐漸提升習題難度,讓學生感受圖形從一般到特殊的變化,并利用歸納法對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圖形進行總結。再次,借助真題訓練讓學生夯實知識。這一環節,教師可以讓學生試著總結關于相似三角形的題型類型和考查方法,幫助學生熟悉中考試卷。
二、明確重點和難點
進入復習階段之后,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突出更為重要,教師要在充分研究試卷、了解學生能力的基礎上,對授課內容進行詳略處理。復習重點和難點知識時,學生應發揮主體作用,主動探索問題解決方案和復習方法,爭取利用固有的經驗突破難重點知識。
例如:帶領學生復習一元一次方程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開門見山的直接點出難重點知識,并讓學生對其進行補充,從而使師生對課堂重點心中有數。經過師生討論,最后確定教學重點為運用一元一次方程解答應用題型的步驟和方法,教學難點為如何尋找相等數量關系。接下來,筆者提問到:“每一屆學生都會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時遇到這些問題,但是經過復習可以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大家不要慌。老師知道,大家都是很有想法的孩子,能夠提出問題也說明大家進行了深入思考,大家來說一說都有哪些心得,老師進行補充好嗎?”學生在學習中的“主人翁”意識,一下被激發出來。筆者總結學生發言之后,進行點撥和講解,不僅幫助學生更大限度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復習任務,而且幫助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復習心態。
三、層次性習題設計
教師最大的愿望莫過于讓學生在自己的教導下獲得更好的發展,但不可否認的是,學生在學習能力和特長上是有差距的,只有尊重這種差異并深入分析這種差異,才能真正做到“為了每一名學生”。這既是教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也是新課標對初中教育所提出的要求。
首先,習題難度要有一定的梯度,方便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知識,同時也為處于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創建“就近發展區”,提升復習教學針對性。逐步提升難度的習題設計,可以引領學生逐步深化思考,這樣的復習方式更加符合學生能力發展的客觀規律。具有難度層次的問題設計,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學習選擇性,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選擇習題,這樣既不會給學生帶來太大的復習壓力,也能激發學生挑戰自我的動力。
其次,教師要做好習題分類,幫助學生清晰知識脈絡。復習時間緊張,課堂容量也比較大,教師應在課下做好分類工作,從而有效利用課堂時間幫助學生將知識點“吃透”。筆者將相同類型和相同題目的習題分別進行分類,以信息化教學資料的形式上傳到線上教學平臺,供學生練習使用。當學生需要練習解題,或者遇到不會解的習題時,都可以從中調用學習資料。
四、結語
總而言之,提升初三復習教學有效性的中心思想可以歸納為兩個關鍵詞“針對性”“學生為中心”,這既符合學生發展的客觀規律,也是新課標對初中教育的具體要求。數學教師在引導學生復習時,要注重對知識點的梳理、難重點知識的處理、習題的設計,從而讓每一名都能夠獲得最大收獲,以數學教師特有的方式助力學生前程似錦。
參考文獻:
[1]孔慶怡.優化初三數學復習課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考試周刊,2020,4(85):69-70.
[2]陳素貞.巧用大數據,助力初三數學復習課[J].中學數學,2020,4(20):27-29.
[3]政覺清.談初三數學復習課的深度學習[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4(17):6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