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悅紅
摘要:積極心理學應用于小學班級教育教學階段,能夠給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有利條件。班主任要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探討優化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徑,幫助學生調整自我心態,更好的面對學習以及現實生活。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
引言:
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領域的一個分支,應用于教育教學階段,能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心態,有助于優化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現如今小學生在自我成長的過程中,會面臨一定的現實困難,班主任加強班級管理,必然能幫助學生轉變學習心態,有助于提升教學質量。對此筆者將結合實踐分析如下:
一、積極心理學與班級管理工作結合的重要影響
(一)基礎概念
積極心理學在國外的研究相對較為成熟,作為心理學界的新的研究取向,更注重完善且有效的實驗方法的應用,最終形成一種心理學思潮。積極心理學更注重個人積極情感思想、個性特征的展現,對人類發展有積極影響。
(二)應用價值
小學教師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對所在班級學生進行組織與引導,班主任要根據自己的管理職責特點,為達成預期的管理目標,完成班級的組織規劃、教育引導的相關活動。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快樂學習并接受各種快樂的團體生活,將人、事物等各類因素進行協調,最終實現有效的班級經營管理目標[1]。
積極心理學應用于班級管理活動中,班主任將心理學的概念與班級管理工作有效結合,過程中教師以及學生都能保持一種積極的心理或心態,班主任善于應用學生積極的心態,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積極特質。積極心理學本身是有利于積極的組織建設的,是促進小學生積極特征以及品質發展的條件,能有效提升學生更加積極主觀的情感體驗。
二、積極心理學視域下,優化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相關舉措
小學班主任是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體單位,落實班級管理工作目標,一直以來是教育管理的核心任務。小學班主任推進班級管理計劃,保持科學性、高效性的特點,能影響學生的心態,學生本身就處于一個身心飛速發展的過程中,由此一來班級管理重要性由此展現。
(一)提升班主任的專業素養
應用積極心理學,需要班主任結合班級管理工作的要求,將自身的工作情緒及時調整。班主任個人更注重生命意義的成長,促使班主任形成一種積極的班級管理理念。教師在班級學生教育引導的過程中,要明確自身的工作職責以及追求,有崗位工作的幸福感,能促進良好班級氛圍的構建[2]。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階段,分析影響班級管理或學生成長的主要因素,在班級管理階段,便能迸發出生命力,用全新的角度去審視問題。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階段,要與學生共同成長,不僅要展現在專業素養方面,更要突出一種精神成長的特點,教師要在工作中保持成長的彈性,才能積極應對在班級管理階段的各類問題。班主任在日常工作階段,面對的受教育主體是小學生,班主任要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遇到不懂事的學生,不能一味地進行批評或者職責,而是要將班級管理的方式及時改進。教師不輕視學生,并且能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那么就能將班級管理的方式及時調整,教師在過程中拓展教育理念,合理調整師生關系,并且能夠幫助學生完善人格,也同時完成自我人格的完善。
(二)培育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
教師要培育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使得學生在學習或實踐生活之中,能夠獲得一種較為持續的情緒或體驗,有高興、滿足或者自豪興奮的態度。當積極心理品質能比喻學生核心的心理素質,且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需要這種心理品質,更有利于自我積極情緒價值的產生,在這種情形之下,小學生日常學習或者班級生活之中,都能得到教師的積極影響。在過程中學生相信自己的可塑性,在智力或者天賦發揮的過程中,可以不斷努力而實現。顯然教師引導學生的心理品質,使得學生在日常學習或生活之中,表現得更加積極、主動,即便面對困境問題,也能保持相對樂觀的態度,能積極探尋問題處理的方法。
傳統的教育教學管理措施,使得班主任在實踐階段,試圖應用各種途徑來提升學生學習成績,教師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最終的教學效果也不為理想化。應用積極心理學,教師將注意力集中在挖掘學生潛能,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等方面。不僅能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有自主學習探究的欲望。而且小學生也能通過自己的努力,主動掌握知識內容,獲得一種積極的評價與引導,教師引導學生肯定自己的價值,并維護班級教育的最終成果,能幫助學生實現快樂成長、自我發展的目標。
(三)結合學生情況,構建新型班級管理模式
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主體是教師,教師觀察學生的實際情況,會發現學生會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定或意志力薄弱等情況,這種情形之下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難度明顯增多。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學生出現消極情緒,無論教師是否能認識到,教師都可以從學生的思想心態、行為舉止等方面,進行一種積極的教育或引導[3]。班主任的消極情緒,主要是在面對生活壓力或班級管理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教師要對班級管理工作有客觀認識,要帶領學生正視各種消極思想。幫助學生轉變學習或者生活的態度,構建一種動態化的且情緒體驗過程,在此期間有積極的情感體驗或者心情,師生能獲得更多的積極情緒,實現良性互動交流的目標,最終班級管理工作的智慧型、順暢性也能進一步提升。
三、結束語:
小學班主任教師作為班級管理者與啟發者,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探索提升學生積極性、主動性的有效方式。教師將積極心理學要義明確,將培養學生積極情緒視為核心,幫助學生積極配合班級管理各項工作,為學生自我成長進步奠定良好條件。
參考文獻:
[1]周原馳,張凡迪.積極心理學視域下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探析.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
[2]張艷.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班級管理的實踐研究[D].蘇州大學.
[3]馮磊,黃偉.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的小學班級管理優化[J].教學與管理:小學版,2017,711(26):7-8.
南寧市菠蘿嶺小學 53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