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芬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效課堂的構建為教師課堂教學提出一系列教學要求:教師應該提高自己的教育站位,增強自己的責任意識,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優化自己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建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發展學生的綜合素養。鑒于此,本文基于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為題,通過三個方面的教學方法研究,豐富課堂教學表現,提高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樂學體驗,以期為大家提供參考性教學價值。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方法研究
一、實施有效引導教學
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是保姆式、警察式以及滿堂灌的教學形式開展,這樣既抑制了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發展,也造就了學生被動化學習狀態,學生很難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無法真正提高自己的有效學習質量。一旦學生跟不上教學節奏,那么非常容易造成高消耗、低成效的教學結果。為此,教師應該及時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和學生觀,建立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即以服務學生、激發學生、發展學生角度出發,給予學生課堂最大限度的自主學習機會與空間,教師成為學生學習路上的引導者、組織者、評價者。這樣不僅實現課堂教學目標的有效完成,還能保證學生學習過程中各項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促進學生數學技能和數學思維的協調化、健康化、有效化發展。例如,在教學《數學廣角——優化》一課上,其課堂教學目的在于幫助學生通過簡單的實例,初步體會統籌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并且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然后在平時的生活中養成一個合理安排的習慣。因此,教師應該在課堂引導過程中給予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與空間,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來實現這一目標,在組織學生小組學習之前,教師先提出相關的教學問題,如:當家里來了客人要喝茶,自己應該經歷幾個步驟,并且自己的順序應該怎么安排,讓各小組根據教師提出的實物圖片,進行擺一擺動手操作,同時在生生交流與分析過程中,提出各自小組的最優解決方案,然后教師根據不同小組方案,給予評價與指導,促使學生能夠多角度理解問題,從而實現有效地引導教學。
二、設計情境扮演活動
小學生天生好動不好靜,自己特別喜歡去模仿他人的語言、動作,尤其是喜歡模仿教師的肢體語言,并且是樂此不疲的模仿。因此,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把握這一學習特點,能夠根據課程特點,有效融合角色扮演的教學元素,繼而為學生開展趣味性、互動性較強的角色扮演活動,使其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過程中能夠產生快樂學習的狀態。例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一課上,其重難點在于:認識各種面額的人民幣,了解元、角、分之間的關系,能夠進行簡單的人民幣兌換。一年級學生生活中接觸元、角、分為單位的人民幣少,很容易出錯。其次,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較弱,理解困難。一年級學生的思維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邏輯思維較弱,理解困難、計算能力有限,對1元=10角、1角=10分的進率關系互化理解困難。如果展開傳統化單一教學,那么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負面學習情緒,造成課堂教學高消耗、低成效的表現。所以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展過程中融合生活化情境教學,教師充當一個售貨員,學生都是購買者,營造一個學生熟悉的購買場景,而后組織學生模仿教師分小組進行購買活動,課后讓學生人人充當售貨員,將自己的生活、學習用品進行促銷;人人充當購買者,到商店、超市購買自己的生活、學習用品。在購買場景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并且能夠將教師組織的生活情境性進行運用,解決自己生活中的購買問題。這樣生活化情境的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的單一性,豐富了課堂的趣味教學表現,以此實現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和提高學生認知能力的教學目的。
三、運用信息技術教學
信息技術是集合圖片、聲音、文字、影像為一體的教學工具,能夠將文字靜態化表現轉變為可視化的畫面,這樣直觀形象,有利于小學生理解,提高學生有效學習質量,喚醒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所以教師應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合信息技術教學工具,根據課程知識點的特點,創設一個仿真性、立體性、動態化、形象化的教學畫面,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進入情境中去理解相關的數學知識,這樣不僅利于教師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還能夠保證學生學習過程的愉快體驗性,從而更好地發展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例如,在教學《軸對稱》的知識點時,其主要目標是引導學生經歷自主探究過程,認識軸對稱圖形及對稱軸,推動探索軸對稱圖形的特征與性質。所以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已知生活經驗,提取出相關的生活事物,然后開展圖文并茂的教學導入,讓學生猜一猜、想一想生活中的哪些物體含有對稱現象,繼而引導學生在教師動態化、形象化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探索軸對稱圖形的特征與性質,從而認識了軸對稱圖形及對稱軸,。這樣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直觀理解能力,減少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負擔性,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自信心,從而為高效課堂的構建奠定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基于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為題,通過實施有效引導教學、設計情境扮演活動、運用信息技術教學的三個方面教學方法研究,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發展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所以教師應該在實踐教學中樹立終身學習意識,根據學生學習反饋,不斷提高自己課程教學的有效性,從而早日實現教之有效、學之高效的課堂盛景。
參考文獻:
[1]徐廣臣.交互式白板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作用[J].吉林教育,2018(36):92-93
[2]王瑋瑋.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8(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