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慧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融合是順應當今發展趨勢的必然結果。我國已經逐步進入文旅融合新時代,但就目前文化旅游的發展趨勢來看,還存在許多問題,特別是當今旅游業專業人才稀缺,所以在高職院校中重構旅游專業教學體系勢在必行。本文將分析旅游業發展現狀,探析高職旅游專業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研究在重構旅游專業課程體系過程中的實踐改革方法。希望為今后的旅游業實踐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在經濟水平不斷發展的年代,國民生活水平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人們滿足自身物質生活的途徑也得到了擴充。文化與旅游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新時代發展趨勢,有利于推動我國民族文化復興。當今旅游業的專業型人才緊缺,因而各大高職院校需要對旅游專業課程體系進行重構。想要推動文旅業的發展,對于人才的培養勢在必行。在重構教學體系的過程當中,應當加強實踐教學比重,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做到全面發展。
一、文旅融合理念下旅游業發展現狀
從我國旅游業目前的發展現狀來看,文化旅游的產業屬性開始凸顯,并且整體增長速度已經超過了我國經濟水平的增長速度。從國家戰略方向來看,應當將文旅產業發展與文化事業發展同步進行,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對于文旅產業的重視程度。除此之外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文旅行業的發展速度以及發展前景都十分可觀。
當前我國正處在文旅行業發展的鼎盛時期,對于文旅業的投資門檻也在逐步增高。同時許多開發商對于旅游資源的爭奪也是十分激烈。隨著我國對文化旅游產業的不斷重視,文旅產業和各個領域的結合案例也在不斷增多,進而促進了文化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
當今旅游業的主要消費對象是旅游散客,大部分人在進行旅游的時候更傾向于選擇自駕游,當越來越多的旅游地區發現旅游業的發展前景時,對于人力資源的優化更為重視。從文化價值觀來看,旅游業的發揮職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優化城市人口結構。在旅游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為了可以給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體驗,十分優質的產品供給和旅游點的人性化服務促使更多的人熱愛旅游。
二、高職院校旅游專業課程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過程難以實現信息化。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信息技術逐步應用于多個領域。從我國高職院校旅游專業的課程教學內容來看,教學信息化的程度較低,高職內信息化教學的基礎設施沒有得到完善,很多高職教師在進行旅游專業的教學時,依舊采用傳統的紙媒進行教學,并沒有將信息技術融入到教學當中,高職院校內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并沒有依據當今社會的發展趨勢對教學內容進行修改,這導致學生在學習與旅游業相關的知識時無法與實際相結合,進而導致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低下。
(二)教學內容不夠系統。許多高職院校在設置教學內容的過程中,由于對教學任務的理解不夠透徹等多種原因,導致一些知識點反復出現,比如旅游專業課程體系當中的導游基礎課程內部的知識點在分析特色旅游路線這一專題中也有出現,這就導致學生容易混淆知識點。與此同時,部分高職院校在設計教學內容是不能夠根據文旅業的發展做出與時俱進的改變,由于旅游業的不斷發展,就業市場對旅游業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一發展趨勢要求各大高職院校應當在設置教學內容是做到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課程內容。
(三)教師專業水平不高。從我國高職院校旅游專業的整體發展狀況來看,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師不夠重視對自身專業水平的提高,沒有切實做到終身學習的教師職業道德要求。許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依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同時并沒有根據社會發展趨勢進行自身素養的反思,教學觀念較為落后,同時對待高職院校所舉辦的培訓活動積極性也不高。除此之外,許多高職院校在開展對于旅游專業教師的技術培訓時,許多工作不能得到真正落實,進而導致教師的授課方式與當今時代開始脫節,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高職院校旅游專業課程體系的重構。
(四)課程考核方式落后。當今許多高職院校在對旅游專業的學生進行期末考核時,仍采用傳統的試卷考試,考核內容也多為課本中的理論知識,并沒有在考核過程當中涉及新時代旅游業的相關知識。這種過于重視理論而忽視實踐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
三、高職院校旅游專業課程體系重構中實踐教學改革方法
(一)拓寬實踐教學方法。高職院校是學生走向社會前最后一個學習階段,當學生從高職院校畢業之后就要步入社會開始就業。當今大部分學生在畢業后難以適應社會工作,這就意味著高職院校應當加強對于學生的實踐教學。在重構課程體系的過程當中,通過多種方式拓寬對于學生的實踐教學路徑。
例如可以在學期末設立小學期,周期可定為7到15天不等,在小學期期間,由學生自主尋找實習單位,但實習單位必須與所學專業相關,利用半強制的手段引導學生進行實踐練習。在小學期結束之后,要求學生對實踐過程以及時間感受進行總結,并對其進行打分。小學期實踐分數算做學分,計入系統。除此之外在構建教學體系的過程當中,可以適當加大實踐教學占比,給予學生不同的旅游業案例,引導學生對其進行分析,形成自主思考能力。還可以和當地旅游機構進行合作,讓學生畢業后到該企業進行學習,有助于高職院校在學生實習的過程當中及時收到企業對學生能力的反饋。利用多種實踐途徑提高學生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豐富理論課程。在進行旅游專業課程體系重構的過程當中豐富理論知識有利于高職院校完善人才培養機制。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日益豐富的文化需求,各大高職院校加大了對雨旅游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視程度,追求在符合時代發展的同時制定符合院校發展的人才培養計劃。許多高職院校在構建教學體系的過程中,開始重視對于專業性人才的培養。在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實踐經驗的同時,更要具備旅游專業的基礎課程知識。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高職院校的教師可以通過在網絡上尋找與課堂相關的知識,開展對學生的拓展教學,利用多媒體技術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模式??梢栽谡n堂當中利用網絡技術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在課堂當中引入旅游業相關案例進行教學,通過角色扮演、課堂討論、模擬試卷等多種形式開展教學,以此促進高職院校旅游專業課堂多樣化的發展,進而激發學生對旅游專業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當中的主觀能動性,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三)提升教師實踐經驗。在當今教育業當中,教師始終是課堂的主導者。新課改下的教學觀要求教師應當擺脫做課程忠實的執行者,應當有教會學生知識轉變為教會學生學習,這就要求教師應當在重構旅游專業課程體系的過程當中不斷提高自身實踐經驗。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旅游專業的教師都是旅游專業畢業的,因此對于旅游專業的理論知識較為熟悉,但大部分教師在畢業之后并沒有進行與旅游業相關的實踐就進入了教師行業,這導致教師并不能對學生展開實踐教學,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職院校旅游業的實踐教學改革。
高職院校在招聘教師時應當注重于對應聘者綜合能力的考核,在任教之后應當定期對教師開展實踐培訓,或是引導教師在課余時間多參加實踐內容,提升自身實踐能力。除此之外可以定期開展教師研討大會,旅游專業的教師可以根據自身教學經驗進行探討,還可以聘請旅游業的專業人才對教師進行培訓,進而打造專業性的教師團隊。
(四)優化考核體系。在進行旅游專業課程體系重構的過程當中,對于學生考核體系的優化十分重要。傳統的考核體系通常是依據學生的平時表現以及期末試卷的分數,在對學生的考核過程中沒有設計過多的實踐內容,導致學生無法得到全面發展。為了增加學生在專業方面的實踐能力,應當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考核??梢酝ㄟ^平時成績占百分之三,實踐水平占百分之三,期末試卷占百分之四的比例來進行最終評定。其中實踐水平的成績主要來源于學生在課堂當中對于真實案例的分析情況,或者又學生錄制課下的實踐視頻,由教師進行打分登記。同時還可以將傳統的試卷更改為口試,教師通過對學生隨機提問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以此實現考核體系的優化。
在文旅融合理念下重構高職院校旅游專業課程體系,符合當今社會發展需要,有利于為旅游就業市場提供高素質的專業性人才。在實踐教學進行改革的過程當中,除了要平衡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外,還要重視對大學生的思政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在改革實踐教學的過程當中,應當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進行啟發式、循序漸進的教學改革,避免急于求成的心理。從多方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作者單位:重慶文化藝術職業學院)
(課題項目:重慶市教育委員會《文旅融合理念下的高職旅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創新研究》193510)
參考文獻:
[1]翁天均.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職院校旅游專業茶文化課程的改革[J].農業技術與裝備,2021, (1):123-124.
[2]王艷麗,姜海濤.文旅融合背景下內蒙古高職旅游類專業人才培養改革探索[J].職業技術,2020,19(10):37-41.
[3]常雪連.文旅融合背景下山西省高職院校導游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9(2):47-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