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冬
摘要:隨著新課改不斷發展,對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提出了新要求。為鍛煉和提高學生思維能力、自主解決問題能力,有效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小學高年級數學高效課堂應運而生。本篇文章將圍繞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這一主題進行探討,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定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年級;高效課堂;構建
前言:
在新課改要求下,小學數學不再強調知識屬性、唯分數論,而是更加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知識運用能力、思維反應能力。高效課堂可以寓教于樂,讓學生在愉快的課堂活動中掌握數學知識,實現上述目標。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切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科學設置課堂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還要根據小學生愛玩的特性設計豐富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注定參與教學活動,進而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
一、巧設課程導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重視課堂導入的重要性。有效的課堂導入,能在課程開始吸引學生興趣、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好奇心、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拓展學生思維的不斷發展。教師通過巧設問題,增強學生求知欲,進而鍛煉學生分析問題、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在學生注意力集中、感興趣的情況下,學生會緊跟教師思路,深刻理解所學知識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使課堂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例如,在《統計與概率》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前通過對學生日常生活方面的問題進行提問、記錄。比如“同學們每天是否吃早餐?”、“同學們的上學方式有哪些?”、“同學們平時喜歡哪些小動物?”、“同學們平時做過最多的運動是什么?”等等。通過課前提問,不僅可以加強對學生的理解,還能對課程教學進行例子搜集,更能由此增強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引出教學內容。此外,高效課堂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提升學生學習興趣,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為日后數學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二、創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
教學情境作為課堂教學重要方式之一,對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教學目的出發,通過設定一定的教學情境,營造一個具體形象、輕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氛圍下學習知識,從而體現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充分尊重。通過創設教學情境,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主動加入都教學活動中,進而提升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拓展思維,提升數學核心素養。創設情境方式的選擇十分豐富多元,具體包括創設問題情境、創設生活情境、創設游戲情境等。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內容,靈活選取其中一種情境方式,或將多種情境方式結合在一起。
例如,在進行《位置與方向》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學校教學樓、活動場所、活動設施等以師生合作的方式繪成方向簡易圖,請學生做導航小師傅,在繪制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提問。如“教學樓在操場的什么方向?”、“升旗臺的左邊是什么運動器材?”、“食堂在體育館的什么方向?”等。在學生熟悉情境中開展課堂教學,勢必會使學生積極參與,提升學習效率。
三、引導“自主探究”,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
在以往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往往會陷入“說教”與“傾聽”的桎梏中。在課堂上,教師負責講解知識點,學生負責記錄教師上課教幾分學生則跟著學幾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隨之降低,缺乏獨立思考的空間,難以自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新課改要求中,明確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為了充分實現課堂中“一切以學生”為中心這一目標,在教學中施行自主探究模式勢在必行。在自主合作探究模式教學中,真正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在拉近學生與學生之間距離的同時拉近學生與知識的距離。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接受、吸收所學知識,還能消除學生數學學習的抗拒心理,激發學生自主探究,提升數學學習自信心,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將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權交到學生手中,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成為課堂中的主人,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然而自主合作探究并不是“放養式教學”,在學生探究問題過程中,教師要進行適度的引導。在學生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或出現明顯錯誤時教師可以在一旁給出具體建議與指導。通過自主探究,不但可以提升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培養數學學習興趣,還可以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升整體核心素養,促進其綜合發展。
總結:
綜上所述,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實現高效課堂這一目標,教師們任重道遠。要做到巧設課程導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創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課堂活動參與度;引導“自主探究”,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等。通過高效課堂,提升學生學習效果,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王琴.淺談如何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讀與寫,2021,18(5):190.
[2]孫穎.關于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思考[J].魅力中國,2021(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