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容
摘要:微課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的應用非常有意義,按照新課標和教學實踐的要求,在數學課堂上以教師制作的視頻為載體,以精簡的教學內容和實踐激發學生對小學數學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微課有針對性的教學特點提高學生對小學數學的自主學習能力,最終打造高效率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1]
關鍵詞:微課;小學;數學教學
微課的教學時間短以視頻為主,根據班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能力,教師將教學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并且將教學內容控制的更加精簡,這對于傳統的數學課堂,微課的模式問題更加聚集,主題也相對突出,非常適合小學數學的課堂。
一、運用微課教學中資源容量小的特點激發學生對小學數學的學習興趣
微課教學模式主要以視頻為載體,教師通過先進的網絡技術,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進行教學,例如在西師版小學數學三年級教材中《克、千克、噸》的學習,教師可以通過視頻讓學生學習1克和1千克物體的質量,從而能夠在原有的數學知識體系中融入克和千克的概念,在制作教學視頻中教師要根據噸、千克和克的實際意義進行制作,最簡單的就是關于噸的概念,可以讓學生能夠清楚地看到1噸質量的物體,然后讓學生以此為著手點最終獲得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知道這三者概念之間的相互聯系可以進行簡單地單位換算,最終能夠通過學習根據具體物體選擇恰當的質量單位。[2]
二、運用微課教學主題突出內容具體的特點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
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上,教師采用微課進行教學,在制作教學視頻時根據教材要求,以一個可成為主題,讓學生主動的去研究數學問題,例如在《稱體重》的學習中,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就要讓學生在稱重的實踐活動中進一步鞏固克、千克以及噸的單位概念并且嘗試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在這節數學課中讓學生進行反思或者進行難點突破,因為微課具有主題突出且內容具體的特點,會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根據這節課的課程進行實踐,教師可以嘗試將課堂交給學生,鼓勵學生走上講臺和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而教師則可以嘗試退居“二線”,從曾經的在講臺上的“圣人”轉變為學生身邊的教練,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稱體重的相關概念,還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去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并且通過實踐活動,學生也可以在收集整理中進一步分析數據,從而滲透統計的相關數學知識點。
三、運用微課教學反饋及時針對性強的特點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微課模式反饋及時且針對性強的特點,幫助學生制定最為適合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例如在《一位數乘兩位數、三位數的乘法》一課的學習中,教師需要讓學生結合具體的情景學習了解乘法的運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集中開展學習活動,對于學生在學習乘法運算的過程中一些反應教師要記錄下來,教師在學生觀看教學視頻時將重點記錄學生的學習狀態,然后在針對學生的反饋進行集中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研究[J].黃韜,張紅波.課程教育研究.2018(17).
[2]基于信息化的小學數學教學研究策略[J].黃小瑜.教育信息化論壇.2020(04).
重慶市江津區向陽小學 重慶 402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