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凱麗
摘要:近幾年中互聯網科技發展越來越迅速,同時互聯網金融也在快速的發展中,在金融行業掀起了新的浪潮。這種新的經營方式與傳統的經營方式有了一定的結合。新的金融業態是互聯網金融的產物,也是時代發展必然會出現的形態,但是這種金融的業態并不是完美無缺的,還是會存在著許多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是直接威脅到互聯網金融的安全性的。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金融風險;風險特殊性;監管策略
金融行業的發展與互聯網技術、云計算和大數據的信息技術手段發展之間已經建立了很緊密的聯系。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無論是對企業還是對于個人都產生了許多積極的影響,但是還是不能忽視它帶來的風險,主要的風險集中體現在網絡安全、法律、操作以及監管方面,所以在發展中要加強對于互聯網金融風險監管的力度,避免高風險事件的發生。
一、互聯網金融具有的獨特性以及它的具體執行模式
(一)互聯網金融的獨特性質
最主要的也是首要的特性就是這種形式帶給用戶很好的體驗感,用戶對此的贊賞與認同度很高。通過互聯網金融的形式會讓產品的界面更加的清晰易懂,也相對變得更加的直觀,用戶操作起來會更加的便捷,讓用戶有了更多、更貼近產品的體驗。然后就是互聯網金融屬于后向收費的運營形式。互聯網金融為企業帶來的利潤不是一筆一筆的,不再是通過單筆的業務來獲取利潤,而是在經營前期階段采取用戶免費體驗的模式,通過前期來增加用戶量,在后期客戶資源達到一定的數量的時候,就會利用足夠的客戶資源來賺取增值的服務與廣告等的費用。最后就是互聯網金融會讓許多客戶的需求得到滿足。滿足用戶要求所進行的改進,這些的成本還比較低,這就會在一定程度上為金融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利益。
(二)互聯網金融的運用模式
現如今的互聯網金融的模式主要分為了四個部分,第一方面是第三方的支付方式,第三方支付模式中主要是由移動支付、互聯網支付、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等方式;第二方面就是融資方面,互聯網金融中融資方式與途徑也發生了變化,主要融資模式有消費貸款、小微貸款以及眾籌等模式;第三方面是投資方面,投資的方式逐漸變成了P2P平臺、眾籌等模式,還有互聯網貨幣市場基金等模式;最后一點就是互聯網貨幣,這是在互聯網時代發展中的產物,互聯網金融市場的發展中會有許多不一樣的商業模式出現,這些模式不能取代彼此,他們會一起出現在金融市場中,新時期下國內的金融市場的業務要求更加清楚,這也是為了讓金融市場可以更好的發展。
二、在互聯網金融中主要存在的風險
與傳統模式的金融市場相比較,顯而易見互聯網金融會讓用戶體驗更加的便捷,但是也會因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會運行都是以網絡信息為依據的,是虛幻的,不是實際的,這也是一些風險存在的主要引發原因之一,這也會對風險管理方面的要求更加的嚴格。結合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來看會發現它的發展中存在著下面幾個比較明顯的風險。
(一)網絡安全風險
互聯網金融是在互聯網的基礎上發展來的金融模式,所以互聯網金融的一切活動都離不開互聯網的作用,這就導致互聯網金融會出現的許多的問題都與互聯網安全隱患有關。首次就是針對技術方面來說,現在互聯網的技術手段還在發展階段,還沒有達到成熟的地步,最主要的計算機軟件與硬件上面緩存在著很大的缺陷,這些方面已經給黑客、病毒留了很大的漏洞,讓他們可以得手,這就給互聯網金融帶來了很大的挑戰,讓互聯網金融的安全性受到了很大的威脅。 現在我國的互聯網安全性能與國外的安全性小比較還是有些差距的,我國的互聯網安全性能還有待升級,大部分的互聯網技術設施都是從國外進口而來的,這些進口來的技術本身就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除此之外就是互聯網金融有虛擬的特點,這就導致了虛擬的風險的存在,在虛擬的互聯網金融環境中交易雙方之間沒有面對面的交際,就不能正確快速判斷交易雙方之間的信息以及身份。在互聯網金融中依然會存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發生,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網絡詐騙、洗錢等違法的金融行為的高發,這就會阻礙互聯網金融的正常運行與發展。
(二)法律層面的風險問題
互聯網金融最近幾年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是與之相對應的法律卻沒有得到相對應的發展,還沒有對法律方面進行相關的完善,互聯網金融行為與法律之間會出現不相稱的現象,也就是說法律的進程不能跟上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就如債券法、銀行法、保險法這些金融方面的法律,他們雖然一直都在對內容進行完善與優化,但是它的更新、完善與優化的速度依舊不能與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速度相適應。觀察法律風險方面出現的問題,目前的互聯網金融領域中也存在著一些相關的法律規定,對進行金融行為的雙方的責任人以及行為進行一定的約束,明確了交易主體之間的權利與義務,但是并不是對所有的權利與義務都可以設定在法律的范圍中,同時金融交易本身就有著很大的不確定因素,就會有一些東西不在法律設定的范圍中。還有就是在最近修改的法律中雖然在對互聯網金融的法律內容進行完善與優化,但是依舊會存在一些空白,這些空白就會被不法分子所利用,這就為互聯網金融環境帶來了一定的破壞。
(三)操作方面也有著一定的風險
當互聯網金融的操作主體發生變更的時候,就會導致與之相關環節出現風險隱患,比如在金融賬戶授權、操作流程、電子貨幣辨別真偽方面,這都是比較容易出現風險隱患的方面。互聯網金融的主體主要是用戶,在進行互聯網金融活動的相關操作之前一定要十分熟悉相關行為規范與要求,要是不能熟悉了解操作系統的運行故障和操作的具體行為要求就盲目的操作,就會出現很嚴重的問題,就會帶來很嚴重的安全風險隱患,可能會導致一些嚴重的錯誤是無法挽救的。
三、如何有效的監管互聯網金融的風險
(一)完善互聯網金融的運行系統
互聯網技術中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之處,這就有必要完善健全互聯網金融運行系統,也是為了讓計算機網絡可以有一個安全防范性較高的系統。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確這個系統中包含的內容,最主要的就是虛擬專用網技術,同時還要有防火墻技術、入侵及攻擊檢測技術、信息安全檢測技術、操作系統技等方面的配合,這就可以為電子商務活動和電子金融活動提供安全的網絡環境,以及安全的保障,也在側面對互聯網金融系統的完善產生了積極的作用。然后就是要注重對計算機安全基礎設施的研發工作給予大力的支持,要給予充足的經費支持,可以集結全國各地的計算機人才,組建一支具有高素質的專業研發團隊,主要對互聯網金融安全風險隱患展開研究,主要是要有專業的安全防范方面的設計為了互聯網金融活動可以在安全性高的互聯網環境中開展,同時在發生安全隱患的時候也可以最大程度的抵抗。最后要做的就是要鉆研安全認證技術和加密技術,這兩項技術在互聯網金融運作的時候會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對金融交易雙方之間的用戶信息以及交易信息起到最大程度上的保護。有了這些方面的改進互聯網金融在開展的時候才會有更高的安全性,而且也會為互聯網金融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要加強對互聯網金融法律方面的建設
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會對用戶、國家以及企業帶來有利的影響,但是想要保證三方的權益,就需要有完善健全的相對于的法律體系,只有在法律的約束與規范之下才可以讓這個行業積極健康的發展下去。但是法律法規的建設與優化是需要慎重考慮多方協商之后才可以頒布的,這期間就會消耗很長的時間,這就導致法律法規的完善不能跟上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速度,雖然有上面說的問題的存在,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還是不能離開法律的支持,所以就需要管理人員要參考國外成功的案例積極的創新與完善我國的法律法規。國家要對網絡安全加強整治的力度,結合互聯網實際的特點首先要做到的是基礎的法律法規是完善的更得上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之后在逐漸的完善更高級的法律法規內容,法律法規的完善與優化工作都是為了規避互聯網金融中存在的安全風險隱患。
四、總結
綜上所述,互聯網金融是一種創新的金融模式,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前景是很好的,而且這種發展趨勢已經是不可以再原路返回的了,這種新的金融發展模式也受到了很多方面的人的關注,大家都想知道它的發展方向以及它的發展狀況。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主要是依托于互聯網的發展,這也導致在運作中會存在著很嚴重的風險隱患,本文也結合了幾個方面的安全隱患問題提出來相對于的解決策略。
參考文獻:
[1]馮彥杰,齊佳音.新業態金融風險的回應性監管——以網絡股權眾籌平臺為例[J].世界貿易組織動態與研究,2020,(01):101-110.
[2]呂琳,藍佳林,韓雪.大數據時代防范互聯網金融風險的策略研究[J].金融理論與教學,2020,(01):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