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守君
摘要:隨著語文學科在義務教育中重要性的增加,語文閱讀成為社會關心的問題。小學階段的學生們思維跳躍、好奇心強,此時是培養學生們閱讀能力的最佳時期。分享式閱讀教學主要是針對傳統閱讀的弊端,以促進學生獨立思考、交流表達、小組合作為目的,教師應該完善小學語文分享式閱讀教學方法,提高語文閱讀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分享式閱讀教學;教學策略
分享能夠讓學生思想與書中內容產生共鳴,能夠促進相同想法的靈魂碰撞,分享式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飛速發展,其順應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是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但是從實際教學情況中看,部分教師沒有系統的分享式閱讀教學計劃,在選擇閱讀書籍、組織閱讀活動、引導學生分享等方面有所欠缺,導致分享式閱讀教學效果不佳。對此,教師還需要考慮到學生閱讀心理與閱讀習慣,重視“分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地位,結合各種教學資源,優化教學策略,讓學生真正體驗到閱讀的魅力。
1.小學語文中開展分享式閱讀教學的意義
分享式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起著重要作用。一方面分享閱讀濃厚給學生們營造一種有趣好玩的閱讀體驗,能夠激發學生“好讀書,讀好書”的興趣,尤其是在分享中學生們思考問題、組織語言、表達觀點的過程,能夠不斷促進學生參與閱讀分享活動,對語文閱讀保持熱情。另一方面,分享式閱讀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們構建正確的閱讀框架,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技巧,讓學生們在分享中感受到讀書的快樂與溫馨,從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不斷在閱讀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2.小學語文中開展分享式閱讀教學的策略
2.1優化導讀工作,制定詳細閱讀計劃
在分享式閱讀之前,學生們需要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并且有意義有價值的書籍進行閱讀,從實際教學情況來看,部分學生在選擇書籍時,喜歡閱讀一些內容輕松、主旨淺顯的書,對閱讀也起不到提升作用。所以教師在導讀工作環節中,應該正確指導學生選擇合適的書籍進行閱讀,讓學生們多讀一些優秀的兒童文學,并制定詳細的閱讀計劃,把控好閱讀時間與閱讀量,促進分享式閱讀效率提升。例如,教師在選擇書籍時,可以選擇課本中有閱讀價值的課文,或者一些著名兒童作家的作品,包括冰心、曹文軒、葉圣陶等等,引導學生們閱讀有價值有營養的優秀文學。在制作閱讀計劃時,教師可以科學安排每天閱讀多少頁,在一個固定的時間去閱讀,要求學生堅持下去,讓學生的讀書習慣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并布置學生們每次閱讀完后,記錄下閱讀日期、閱讀內容以及閱讀感悟,在課后相互交換讀書記錄,分享各自的讀書感想,保證學生們高效閱讀。
2.2優化閱讀過程,促進師生共同閱讀
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應該與學生們一起閱讀,做一個正確閱讀的示范榜樣,傳授學生們一些高效閱讀的技巧,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從而引導學生們進行自主閱讀。有時教師在和學生們一同閱讀過程中,發現文章中某個情節有典故、案例以及其他解釋,可以將這個地方提煉出來,進行知識拓展,分享更多背景、細節知識,讓學生們獲取更多知識。另一方面,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之間分小組共同閱讀,同一個小組之間的學生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閱讀技能、閱讀心境以及閱讀感悟,還可以相互推薦自己認為有趣的書籍,增加學生閱讀量的同時也滿足了學生分享的需求。例如,教師可以帶領著學生們一起閱讀《牛郎織女》這則神話故事,在閱讀后,教師要求學生們記錄下閱讀筆記,相互分享,并向學生們分享自己的閱讀感悟,給學生們提供新的思考角度,還可以繼續推薦其他的中國傳統神話故事,如《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等等,繼續閱讀新的書籍,擴展新的知識。
2.3優化分享環節,采用多種形式分享
在閱讀分享環節中,教師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交流空間,通過豐富有趣的閱讀形式去鼓勵學生們不斷閱讀,讓學生們在閱讀、分享上有更多的快樂體驗。教師在閱讀教學實踐中,可以安排學生們在課程的固定閱讀時間中大聲朗讀自己的所讀的書中精彩片段,將書中對話、情節轉折通過語氣、語速等有情感的表達出來,還可以組織班級讀書分享活動,教師帶領學生們一起重新閱讀書籍,在故事情節、人物特點、事件背景、表達觀點上不斷挖掘,相互分享自己的觀點,針對問題進行討論。另外教師還可以組織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們分別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讓經典場景再現,身臨其境感受故事中的人物情緒,分享自己對故事的理解。例如,在閱讀完《田忌賽馬》這則故事后,教師可以引導討論“同學們,大家認為田忌賽馬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在學生們紛紛表達自己的看法后,教師帶領學生們賞析描寫田忌情緒和孫臏神態的語言,對重點詞語咀嚼品味,最后組織學生們分別扮演故事中的人物,按照田忌賽馬故事劇情進行角色扮演,在玩樂中獲取對故事新的理解。
2.4優化教學工具,體現分享閱讀趣味
在時代高速發展的背景下,信息技術運用廣泛,教師可以在小學語文分享式閱讀教學中融入信息手段,通過多媒體技術的動態性、靈活性、多樣性等特點,賦予分享閱讀活動更多的趣味。教師建立起班級線上閱讀平臺,確立更加清晰的閱讀目標,打開學生的閱讀視野,并且開放評論區,讓學生們自由討論閱讀內容、閱讀感悟,促進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閱讀活動,展現自我思想。同時線上閱讀平臺還能夠記錄下教師對文學作品的解讀,方便學生隨時隨地復習語文知識,也方便教師掌握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及時指正學生的錯誤,多加鼓勵學生閱讀。例如,教師創建線上閱讀平臺后,除了可以閱讀課文電子書之外,還可以在系統內導入許多優秀的兒童文學平臺,包括《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話》、《稻草人》、《昆蟲記》等等,讓學生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籍進行閱讀,并在評論區寫下自己的閱讀感悟,然后教師可以一一查看學生的評論,進行指導與回復,看見學生們對文中故事思想的不解回復,也可以及時幫助學生們理清思路,助力學生高效閱讀。
結束語:
總的來說,分享式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手段,教師必須在閱讀的各個環節緊密聯系教學實際,做出合理、科學的閱讀設計,在導學階段選擇合適主題的作品,制定詳細的閱讀計劃,在閱讀和分享中創新分享式閱讀教學形式,靈活運用一些多媒體技術和各種教學資源,充分發揮語文閱讀的教學價值,提高分享式閱讀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鄧慧英.小學語文分享式教學初探[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06):102.
[2]司學娟.學習支架:吹皺分享式教學一池春水[J].基礎教育論壇,2019(33):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