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
【摘要】核心素養下的高中語文教學重視突出文化修養和立足于學生發展,強調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基于核心素養的語文教學能夠高中語文課堂帶來新的活力,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創造更加廣闊的空間,尤其是在面臨新高考改革的深入,語文教師需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應試思維,注重培養高中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促使學生在受語文學科的影響下能夠發展成為文化涵養高、道德素養較好的綜合性人才。本文基于高中語文教學現狀和核心素養時代下的語文教學特點對教師如何基于核心素養更好地開展語文教學進行方法性分析,為教師更好地在語文課堂開展素質教育,提升學生人文素養提供有利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教育;語文教學;措施;探究
引言:隨著大眾教育觀念的變遷和思想的進步,素質教育和核心素養越來越被社會所關注,尤其是對于高中教育而言,不僅是教授學生知識和相關信息,還需要為把學生培養成一名有涵養、有素質的成年人而做準備,使得學生在未來步入大學時,不僅能夠在專業學習上得心應手,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工作上也能發揮優勢、彌補不足。而高中教育中,對于學生情感精神和文化素養上影響最大的就是語文課程,同時語文學科也是高考中最重要、最難突破的學科之一。為此,教師就需要把握時代脈搏,認準核心素養背景發展的趨勢,注重創新語文課堂,將核心素養培養和日常教學考試有機結合,強調提高學生文化基礎的同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對學生的成長發展和未來的學習能力提升產生積極的影響。
一、緊密結合生活實際,注重學生的未來發展
高中語文教學要把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密切聯系起來,銅鼓培養學生自主發展的核心素養,為學生未來成長、成才打下扎實的基礎[1]。語文學科的文化知識基礎性強、所涉及的范圍廣,不僅影響學生其他文化學科的學習,還將從多個角度影響學生日常生活。就如基本的聽書讀寫能力,學生能夠通過語文課堂的學習有效提升聽說讀寫能力,并可學習其他科目如政治、歷史時能夠有較好的語言文字基礎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更為重要的是,聽說讀寫能力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技能。為此,教師在基于核心素養下開展語文課堂時,要時刻注重將語文知識與素質發展和生活實際相結合。就比如,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下冊的演講主題內容教學時,教師不光要讓學生較好地掌握課文演講稿的結構特點,還需要引導學生了解一篇優秀的演講稿是怎樣的,從而促使學生能夠掌握一定的演講寫作能力。最重要的是結合學生實際生活,比如學生在班級干部競選、參加演講比賽、申請入團甚至步入大學申請入黨等,都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演講和寫作能力,教師可就這些主題讓學生進行訓練,使得學生在多寫、多講等實戰演練中提升語文核心素養。
二、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學生視野
語文是教育的基礎性內容,通過語文學習能夠有個較為深刻的認識,增加理解能力,因此要求教師應當豐富高中語文教學的內容,發散學生思維[2]。尤其是在教學一些文言文和經典古詩詞時,教師更是需要豐富教學內容,增添課堂學習趣味性,拓展學生的古代文化知識。比如,在人教版高二選修中冊中的《屈原傳》、《蘇武傳》的教學時,教師就可多補充一些時代背景和作者以及文章主人公的人生經歷,使得學生對于文章的記憶和理解能夠更加深刻,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依據所學單元的主題找一些其他相似類型的古代文言文傳記,增長學生見識,拓展學生的文言文詞匯和基本的古代文化的常識等,幫助學生積累古代傳統文化知識。再比如,在人教版中高一語文下冊中的小說單元教學時,教師就可適當拓展開展,不僅是講解一些課本中沒有的小說原文情節,還可拓展一些類似的小說或者經典名著的講解,使得學生在更加全面學習課文、加強理解的同時,增長閱讀名著的興趣。同時也是更加系統和具體地教授學生一些鑒賞文章和分析文章的技巧和方法。
三、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發展學生創新性思維
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最大程度地為學生提供發展和展現自我地空間,使得學生在語文課堂能夠發展創新性思維和綜合能力。尤其是在一些實踐和互動主題類型的章節教學時,教師就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比如在人教版高一下冊《雷雨》、《哈姆雷特》的教學時,教師就可轉化教學思路,讓學生采用角色扮演,同模擬情景對話地展示課本內容,不僅將使得學生在熟悉課文中加強理解,同時也是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為學生的語文學習增添樂趣。學生在小組合作對話演繹課文中,發展了創新性思維,并提高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體驗感和主體意識,使得學生明白高中學習是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不能依賴于教師教學。與此同時,教師在語文課堂也可開展一些教學活動和設置一些有趣的教學環節,例如貼切課文主題的辯論賽和閱讀分享會等,都可以從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上鍛煉學生,使得學生能夠在一些互動性、創新性較強的活動中挑戰自我,提升核心素養。
總結: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將實際知識教學與核心素養培養相結合已是必然趨勢,高中生不僅需要基本的聽說讀寫和文化基礎知識,更多地是需要進一步多角度地提升素養、發展自己。教師在教學時也不應僅僅教授語文學科的一些文字性的表面知識,要帶領學生更加深層次和多角度地認識語文學科的內涵和學好語文的意義,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促使學生成長為一個擁有健全人格和文化涵養高的新時代青年。
參考文獻:
[1]焦禮穩."核心素養下高中語文教學研究."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7).Print.
[2]李嬋."淺談"核心素養"理念下的高中語文教學."現代語文(學術綜合)?.(2017).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