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琴
摘要:初中數學知識較為深奧、難以理解,故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容易出現走神、不愿意學習等現象。面對這種狀況,教師通過會選擇點名批評學生,然而,初中生正處于逆反時期,教師的批評通常不僅無法使學生認真聽講,甚至還會使部分學生更加消極對待數學課堂。故此,數學教師就需要對教學管理進行改革,如此,方能有效改變教學現狀,提升教學效率。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對初中數學教學管理進行創新展開了探究,以期有所貢獻。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管理;創新路徑
教學管理通常可以分為教學、評價以及管理方面的內容。其中教學指的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學習過程,評價指的是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進行評價,而管理則指的是教師針對學生的不當言行、不良學習習慣等進行約束。
教學管理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水平,故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以豐富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對數學只是的興趣,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還需要創新教學管理路徑,如此,學生才能真正愛上數學課堂,主動去學習數學。
一、注重課堂導入,奠定課堂氛圍
有效的課堂導入能夠在課堂伊始就抓住學生的眼球,也能奠定整堂課的學習氛圍。在傳統教學中,雖然數學教師也非常注重課堂導入,但是通常教師僅會以簡單的提問進行導入,這種模式雖然也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是卻不利于學生保持長久的興趣。想要改變這種現狀,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數學課堂中,教師就可以通過講故事、創設多媒體情境等進行課堂導入。
例如:在講解圓周率時,教師就可以通過祖沖之的故事,為學生進行課堂導入。如此,學生既能被祖沖之的故事吸引,從而主動融入數學課堂跟隨教師一起探究數學知識,還能讓學生為我國古人的智慧所驕傲,從而產生強烈的民族認同感,做好文化傳承工作。
此外,通過講解祖沖之發現圓周率的過程,學生也能明白學習數學知識需要有認真鉆研、刻苦求真等精神。這樣不僅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二、加強課堂提問,增強師生互動
一直以來,在學生們的印象之中,課堂教學氣氛都是比較沉悶且尷尬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引領著學生的思維,自己處于一個相對獨立的地位。而學生更像是教師的一種附屬品,被動地接受著來自教師的知識傳授。
在這種特殊的環境下,學生們很難有自己的想法。為了改變這種問題,讓教師和學生認識到二者是平等,都是屬于課堂的主體。只有二者相互配合,提高課堂互動質量,才可以真正提升教學實效。
例如,教師在講解《圖形的相似》這一章節內容的時候,教師首先可以嘗試利用多媒體來為學生呈現一些相似圖形的案例,然后引導學生們深入的思考,相似圖形之間存在著哪些共性與區別,并且引導他們找出相似圖形的一些規律。在觀看完這些內容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發揮,從生活之中去發現一些利用相似圖形的案例以及為何要應用相似圖形。學生們絞盡腦汁,苦思冥想,找出了很多生活中的案例。這樣的教學管理模式極大地提升了教學的實效。
三、合理進行評價,增強學習動力
初中生正處于敏感的青春期,這個階段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故此,想要加強教學管理,在數學教學時,教師就需要多對學生進行鼓勵。如此,學生方能樹立起學習信心,改變學習態度。
此外,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教師切記不能采用寬泛的“好”“很好”等語言對學生進行評價,而是應該使用豐富、有針對性的語言對每個學生進行評價,如此,學生才能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心,從而真正將教師對他們的評價牢記心底。
例如:在回答完數學問題后,針對回答正確的學生,教師應該從學生答案是否全面,學生語言表達是否清晰等多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針對回答錯誤的學生,教師也不能直接對學生進行批評,而是應該讓學生分享自己的思考過程,而教師則應該追本溯源,尋找學生的問題出在何處,并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答案。如此,學生的學習動力才能被進一步激發出來。
此外,在課堂管理時,教師也需要尊重學生,當學生出現違紀等現象時,不要第一時間批評學生,而是詢問學生出現不良行為的原因,然后再對學生進行合理的處罰。如此,學生才能對教師的管理心服口服,從而聽從教師的教誨,認真學習數學只是。
四、結語
通過上面的分析,強化將教學管理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渠道。初中數學教師需要深入了解教學管理中的矛盾點,有針對性地從導入、提問、評價等環節對教學管理進行改革。只有這樣,教師才可以讓學生從內心深處融入到課堂之中,從而提升數學教學實效。
參考文獻:
[1] 顧幫福 . 做好班級管理與初中數學教學的幾點建議[J]. 中華少年,2019(11):208.
[2] 毛長俊 .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管理淺探[J].考試與評價,2020(09):54.
[3] 安旭峰 . 試析教師課堂管理技能對初中數學課堂效率的影響[J].中國校外教育,2020(19):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