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試論席勒戲劇《瑪利亞·斯圖亞特》中的女性形象

2021-09-10 07:22:44李然
文學天地 2021年5期
關鍵詞:女性形象

內容提要:席勒在《瑪利亞·斯圖亞特》中,成功地刻畫了兩位性格迥異的女性形象。盡管兩位女主人公在人生軌跡、政治抱負和人格特質等方面表現出極大的差異性,但她們都扮演著雙重角色:女王和女人。結合18世紀末父權制大行其道的時代背景,席勒似有意引發如下討論:一位女性能否平衡女王與女人雙重身份?為了對此問題做出回應,筆者試圖借用席勒意義上的“美麗與崇高的心靈”、“典雅與尊嚴”以及“女性氣質與男性氣質”等概念,深入剖析席勒塑造差異性女性形象的真實意圖以及戲劇對于“女性身份”的反思態度。

關鍵詞:女性形象、美麗與崇高的心靈、典雅與尊嚴、女性與男性氣質

導言

《瑪麗亞·斯圖亞特》是席勒在魏瑪古典主義時期創作的經典劇作之一。這部五幕悲劇于1800年6月獲得首演。據此可以推測,戲劇誕生于18世紀末。當時,父權制社會強推一種刻板僵化的女性形象:女性囿于妻子、家庭主婦或母親等角色,難以建構獨立的身份意識。而女性如若想要尋求幸福,必將走上依附男性的可悲道路。在當時的世俗目光中,只有那些自我貶低、自視柔弱、甘居其下,即自發充當配角角色輔助男性的女性,才能被賦予追求幸福的可能性。

而這種保守的女性形象,實際上符合席勒關于男女角色分配的立場,并在其女性角色的設置上有所體現,包括悲劇《陰謀與愛情》中那位出身市民階層的露易絲·穆勒(Luise Müller)的形象:當維護封建倫理的義務與愛情發生沖突時,不抵抗的姿態使其成為一位“女英雄”。然而,席勒在創造歷史劇《瑪利亞·斯圖亞特》時,卻有意地刻畫了兩位貌似凌駕于父權威懾之上的女王形象。與其他戲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不同,瑪利亞·斯圖爾特和伊麗莎白·都鐸是兩位出身尊貴的女王,是強權的化身。

根據史實記載,女王瑪利亞生于1542年。出生6天后,即被加冕為蘇格蘭女王。1567年,女王瑪利亞被蘇格蘭的民眾懷疑涉嫌謀殺第二任丈夫轉而嫁給同謀的兇手后,遭到了蘇格蘭人民,尤其是貴族階層的強烈反抗。迫于國內嚴峻的政治形勢,女王瑪利亞被迫逃亡英國以尋求政治庇護。當時,女王瑪麗亞的表親,女王伊麗莎白統治著這里。她因擔心自己作為英國君主的地位受到威脅,下令囚禁瑪利亞,終于1587被處決。

本篇論文試圖以“女性形象”為關鍵詞,進一步透視戲劇《瑪利亞·斯圖亞特》中女性、靈魂、道德與權力之間的內在聯系。簡言之,筆者將主要分析導致兩位主人公在女王與女人雙重身份的認知方面存在差異的重要原因。為此,將借用兩個重要的文化學概念:席勒意義上的“美麗與崇高的心靈”(sch?ne und erhabene Seele)和18世紀歷史語境下的“女性氣質”(Weiblichkeit)。

1、女王身份之爭

1.1席勒意義上的“美麗與崇高的心靈”

席勒曾在《論典雅與尊嚴》(Ueber Anmuth und Würde)一文中指出,一方面,女性應該擁有美麗的心靈。另一方面,崇高的人格特質也是女性應當追求和實現的美好目標。美麗的、甚而崇高的心靈,在直覺感性和精神理性的平衡中方才得以顯現,具體可外化為尊奉美德的行為模式,即人最好能夠平衡內部欲望和外部責任之間的矛盾并自愿地服從于理性1。 換言之,在一位擁有美麗心靈的人身上,感性沖動、理性克制、責任約束和欲望等因素是可以實現平衡的。而典雅感(Anmut)則是這類人施加于他者的直接印象。區別于美麗心靈的內涵,席勒對崇高的心靈作出如下解釋:理性能夠支配感性。人們不是無意識地行動,而是運用理性進行合乎道德的行動。

席勒認為,“正如典雅是美麗心靈的外顯,尊嚴是崇高心靈的外顯2。” 如果說典雅感來自于對美麗心靈的直接經驗,那么尊嚴感的彰顯得益于一種抽象的升華與超越,即從美麗的心靈升華為崇高的心靈。然而,如席勒所言,崇高的心靈始終是人類無法實現的理想。如果把人類比作一棵樹,那么崇高的心靈,在席勒意義上,是“人類之樹可能結出的最成熟的果實3。”

1.2瑪利亞·斯圖亞特:擁有美麗與崇高心靈的女王

前文已做出解釋的兩大構想,即“美麗與崇高的心靈”,在戲劇《瑪利亞·斯圖亞特》中也獲得了充分地展演。而這兩種美好的特質集中體現在女王瑪利亞身上。

在戲劇開端,盡管瑪利亞并不是一位擁有美麗心靈的人。但在不間斷的痛苦和危機經歷中,她開始反思、重塑和完善自身,并最終在戲劇結尾處,在罪與責的叩問中,在生與死的抉擇中,實現了向一位典雅高貴女王的轉變,詮釋了人的尊嚴的價值。通過承認自己的罪責,以此消解感性欲念與倫理道德量間的對抗關系,達成自我與外界的和解4。

在戲劇開始時,瑪利亞為自己的清白辯護。瑪利亞:“我徒然想從您的眼神看出。究竟是我的清白無辜,朋友們的熱心奔走取得了成功,還是我敵人的惡毒主意占了上風?5”(17) 然而,在被處死前,她借助理智的指引坦白和懺悔自己的罪孽,實現精神的救贖,繼而獲得美麗的心靈。

而從宗教信仰角度來看,瑪利亞在臨死前也有義務,懺悔自己的罪過,凈化和祛除粘附在身上的污濁邪惡之氣,以便死后能夠被寬宥赦免,在天堂中獲得永恒的幸福:

瑪利亞:“唉,多年前的血債,雖早已懺悔,但在這最后時刻仍來問罪,它挾著可怖的力量返回,惡狠狠地堵在天國門前發威。我的默許致使國王—我的丈夫喪身,我的心和手卻又獻給勾引的人。我曾嚴格地以種種罪行贖罪,但靈魂里的內疚之蟲卻未安睡。”(211)梅爾維爾:“你就這樣登上邢臺,自信無罪而清白?”瑪利亞:“天主讓我承受枉死之災,補償早年難以饒恕的血債。”(213)

在上述瑪利亞和梅爾維爾之間的對話中,梅爾維爾公然質問瑪麗亞是否參與到謀殺達恩利勛爵(Darnley)和伊麗莎白女王的暴力活動中。瑪利亞供認,對于達恩利的死她犯有同謀罪。但她聲稱,從未有過謀殺伊麗莎白的念頭。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如果瑪利亞所說屬實,那么劇本最后的情節設置顯得極為荒謬:無罪的瑪麗亞卻被堂而皇之地冠以謀殺罪名并被執行死刑。

悲慘的下半生經歷成為瑪利亞蛻變為崇高女王的重要條件。孤弱無助的瑪利亞在蘇格蘭被指控謀殺其第二任丈夫,意欲前往英國尋求政治避難。但萬萬沒想到,巨大的囚禁之網早已支起,等待著弱小飛蛾的撲棱而入。就這樣,瑪利亞被軟禁在英國長達數十年。然而,在這漫長而艱難的囚禁歲月里,她的心靈深處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最終,瑪利亞通過承認和懺悔自己的罪行,成為一個勇于犧牲、無懼死亡的宗教烈女,并因而擁有純潔和崇高的心靈。雖然瑪利亞在青年時期,過著縱欲無度、放蕩不羈的生活,但瀕死前的她,通過虔誠質樸的懺悔和無辜赴死的姿態,使民眾忘卻了她早年生活的劣跡斑斑,而對其遭遇報以悲憫、同情之心。此時,無辜虔誠的瑪利亞,在民眾的心中,無疑是一位令人敬畏的、崇高而偉大的女王。因此,有戲劇評論者認為,“正是瑪利亞的虔誠懺悔,最終使她的弱點崇高化。6” 此外,虔誠懺悔的前提是,瑪利亞尊重事實和真理,意欲為自己曾經的卑劣行徑承擔應有的懲罰。對道德與義務的強烈的認同意志戰勝了對生的原始欲念,瑪利亞由此擁有美麗的心靈,達成內在欲望與外在責任之間的平衡。

如前文所言,擁有美麗的心靈只是成為典范女性的低階標準,而崇高心靈的獲得才是更高級別的要求。通觀整部戲劇,可以發現,隨著戲劇情節的鋪展,瑪利亞在不間斷地反躬自省中,尋求人格的升華與超越,并最終獲得了崇高的心靈。這種轉變較早可追溯至第三幕第四場,突出表現在瑪利亞和伊麗莎白之間的爭執中。瑪利亞:“英格蘭的王位為私生所弄臟,不列顛的人民心靈高尚,卻被奸詐的騙子玩弄于股掌之上。—正義如能伸張,此刻您將伏地求饒,因為我是您的君主。”(136)理智引導瑪利亞坦然地接受命運的安排。她把即將到來的死亡視作深受壓制者獲得心靈救贖和通向崇高精神之契機。在被處死前夕,瑪利亞感到“重新戴上了王冠。高尚的靈魂又有了自豪的尊嚴。”(202)德國學者利伯特·賴納(Leipert Reiner)對此持相同看法。他將發生在兩位女王間的爭執場景解讀為,“瑪利亞親手摧毀被解除囚禁的希望,繼而堅決地踏上追求崇高之路的開端。7”

“她身穿白色盛裝;頸上帶著小球綴成的項鏈,下懸一枚‘天主的羔羊’的圣牌;一串念珠從腰帶上垂掛下來;手持耶穌受難像;頭發上系著象征王權的飾帶。她那黑色的大披紗撩在身后。她登場時,眾人均退向兩旁,都流露出極度的痛苦。梅爾維爾不知不覺地跪下去。”(201)

在此場景中,瑪麗亞的莊嚴出場既展現了其高貴的女王身份,也突顯了人的尊嚴。此外,瑪利亞的衣著配飾也是極為考究的。白色的盛裝、圣牌和耶穌受難像等宗教符號共同構建了瑪利亞基督教受難者的形象。由此,政治迫害的場景被賦予了宗教內涵。

受理性、道德和宗教力量的鼓舞,瑪利亞絲毫無懼死亡,就連神情都是平靜和松弛的。耶穌受難般的終局維護了瑪利亞作為女王的尊嚴與崇高。與此同時,瑪利亞如同仁愛的上帝般,寬宥和原諒了所有那些曾給她帶來過傷害和痛苦的敵人。由此可知,瑪利亞在不公正的處決前夕,受道德和理性信仰的指引,實現了兼具美麗與崇高心靈的理想,成為一位集典雅與尊嚴于一身的女性典范。

1.3伊麗莎白:偽善陰險的女王

正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樣,席勒有意將瑪利亞塑造成一位神圣可敬的女王形象。相反,伊麗莎白的形象更多地帶有暗黑的底色:偽善、陰險、奸詐而詭計多端等。表面上她對瑪利亞表現出同情和善意,把她視為親人。事實上,她一直在處心積慮地策劃處決瑪利亞的政治陰謀,想方設法地為死刑判決捏造“恰如其分的”理由和挑選兜攬后世問責的替罪羊,以確保和鞏固自己作為英國君主的地位。

戲劇接近尾聲處,當瑪利亞最終按照自己的意愿被處死后,伊麗莎白轉而問責死刑的判決者和執行者布爾賴(Burleigh)和戴維遜(Davison),讓他們成為替罪羊,以維護自己慈愛悲憫的形象和純潔的聲譽,避免來自世人的猜疑和詬病。如此這般,一位冷血無情、狡詐陰險的偽君子形象躍然紙上。

在第二幕第二場中,英國女王伊麗莎白被法國君主求婚。與慣常的喜悅心情不同,伊麗莎白更多地感受到,她的“作為處女的自由”(jungfr?uliche Freiheit)正遭受來自英國民眾的壓力而瀕臨消殞。隨后,她向法國特使明確表示,她對婚姻的態度充滿犧牲精神。伊麗莎白:“我的愿望始終是獨身不嫁了此一生,我的雄心壯志便在于,后世會在我的墳上讀到這句碑文:‘這里安息著一位女王,她矢志守貞。’(68)

然而在保持童貞女王的身份、全心全意為英國人民服務這一本應是崇高使命的面紗背后,隱藏著的卻是,伊麗莎白獨享英國統治權的巨大政治野心。事實上,她只是想在任何情況下保證自己在權力方面的直接管控權,這也是她拒絕嫁給法國君主的主要原因。因為政治聯姻意味著權利的稀釋。在伊麗莎白時代,歐洲國家的女王如若接受另一位君主的求婚,則意味著,女王原本對于國家絕對的統治權,將逐步轉移至其丈夫,繼而逐漸被迫地退居到權利的邊緣。父權制的意識形態同樣滲透到權利的最高圈層。

而視權如命的伊麗莎白,顯然絕對不會允許權利的稀釋或轉讓事件的發生。為此甚至逼迫自己培養和展露一些男性氣質,例如男性化的對權力的欲望以及冷血、虛偽的人格面貌。這進一步要求她,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幸福來為此付出代價。而這樣的人物設置似乎是席勒有意為之,即希望瑪利亞被讀者視為政治上的失敗者和精神上的勝利者,而伊麗莎白相反作為政治上的勝利者和精神上的失敗者。索特邁斯·格特(Sautermeister Gert)對此持相似觀點,“瑪利亞·斯圖爾特通過宗教意義上的死亡實現了完美的人性(vollkommene Humanit?t),而伊麗莎白以其完美的非人性(perfekte Inhumanit?t)為她的絕對統治進行加冕。8”

2、女人身份之爭

2.1“女性氣質”(Weiblichkeit)的概念

對該部戲劇來說,重要的不僅是,兩位女王在劇中的正面對峙,還包括兩位女人之間的間接較量以及她們所各自代表著的統治形式和宗教教派間的背景沖突。而關于女性形象的差異化描寫,也占據劇本大量篇幅。與此同時,席勒因其在戲劇創作時融入強烈的主觀性,致使戲劇人物在個人氣質、性格、行為等方面,與歷史中真實的人物形象存有較大偏差。表現之一是:相較于伊麗莎白,瑪利亞被更多地賦予積極的人格特質。

這部戲劇中關于兩個女性形象的塑造都基于一個基本的事實,即她們比真實歷史事件發生時的實際年齡要年輕得多。因此,劇中的瑪利亞和伊麗莎白形象可以被描繪得更年輕、更具女性魅力。繼而隨著情節的發展,兩位主人公,作為具有魅力的女人,或被男性人物追捧迷戀或被貶低背叛的劇情才被合理化。

此外,戲劇鑒賞者還不得不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在18世紀的歷史語境下,女人與女王的雙重身份是否能夠共存于一位女性形象之上?即一位女性在保留和張揚女性氣質時,是否能夠同時成為一位女王?因為在父權社會的背景下,一位女性意欲爭取自身的權力,必須迫使自己培養男性氣質。在進行具體的文本分析之前,筆者試圖闡釋“女性氣質”這一構成18世紀典型女性形象的重要概念。

與“女性氣質”相關聯的典型特征是高貴、美麗、溫柔、真誠、純潔等。在18世紀,與男性氣質相比,女性氣質更多地被賦予消極的人格特質,如情緒化、軟弱、好奇、外表、憤怒、被動、美麗、斷念、犧牲意識和欲望等。而男性氣質則更多地與正面概念相關聯,如權力、名譽、影響力、保護、關心、理性和力量等。也就是說,在18世紀,保守落后的性別角色認知仍然大行其道。

女性應當富有愛心,偏重直覺和感受力。她們往往在家庭的操勞中發掘存在價值,而在政治和社會話語體系中明顯處于被邊緣化的狀態。席勒的戲劇《瑪麗亞·斯圖爾特》打破了這類刻板的女性印象。兩位女性主人公并非出身底層的平常女子,而是位處權力制高點的女王,活躍在各類政治社會活動中且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基于席勒有意顛覆傳統女性被動形象的創作事實,一些學者試圖從女性自主和自治的角度來審視該部戲劇。但值得注意的是,伊麗莎白,作為一個女人,在權力追逐的游戲中,甚至培養出了某些男性氣質。而在某種程度上,此過程可被視作對自然秩序的違反,是非自然的。

2.2瑪利亞:屈從“女性氣質”終喪失權力

在下文的分析論證中,關于瑪利亞·斯圖亞特形象的研究將基于以下幾個問題展開:她身上突顯和外化的女性氣質與失去蘇格蘭女王的政治地位之間有著怎樣的關聯?哪些男性人物在瑪利亞的政治生涯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們的所作所為是如何一步步將瑪利亞推向政治羸弱的邊緣的?

美貌與魅力無疑是構成女性氣質這一概念最為重要的兩大特征。雖然瑪利亞在戲劇中被各色角色從不同的角度加以不同的評判,且在相關研究文獻中也被視為一位矛盾的存在(ambivalentes Wesen)9。但可以達成普遍共識的是:她始終被評述為一位極具性魅力的女人。

在戲劇中,席勒并非通過華麗詞藻的堆砌直接描繪瑪利亞的美貌,而是通過莫蒂默等人(Mortimer)的評論性言語側面烘托其女性魅力。需要說明的是,莫蒂默是該劇中唯一被虛構的人物,沒有歷史原型。他對瑪利亞幾近狂熱般的迷戀和作為女人的占有欲,以及言語間對伊麗莎白毫無女性魅力的嘲諷等,間接強化了兩位主人公在女性身份對比中的審美張力。而“女性氣質”一詞,在戲劇中似乎被刻意地神圣化。比如,莫蒂默被瑪利亞的女性魅力吸引后,甘愿冒生命危險,前去營救,對懲罰和死亡的恐懼完全被抽象的美的引誘所壓制。

在第三幕第六場中,席勒虛構了一段發生在瑪利亞和莫蒂默之間的私人對話。在該對話中,莫蒂默毫不保留地表達了自己的愛戀之情。“用灼熱的目光注視瑪利亞。莫蒂默:你正氣凜然,滿腔義憤,這使你容光煥發,美艷絕倫,你是世上首屈一指的麗人。”(138)然而正如前文所言,瑪利亞身上所外露的女性氣質可能是致命的。索特邁斯特·戈特(Sautermeister Gert)曾就此斷言,“劇中男性人物的典型特征之一是:為了占有女性的美而甘愿作出犧牲。10”

莫蒂默:“這送到手里的幸福是上天所賜,如果不緊緊抱住而讓它丟失,這樣的人就是一個白癡。我要救你,縱使我舍身千次!我來救你,我要救你;但是,我也要占有你,我為此而起誓。”(143)莫蒂默對瑪利亞的崇拜幾近狂熱。為營救瑪利亞,他策劃了一起旨在謀殺伊麗莎白的暴力行動,全然不理會死亡的威脅。但這一看似具有犧牲精神的營救計劃卻基于其作為一位男人的強烈私欲:對美艷的瑪利亞作為女人的占有。一方面,美艷誘人的容貌成為瑪利亞可支配的強大武器;另一方面,極富女性氣質的瑪利亞也成為男性人物競相爭奪和占有的對象。

盡管瑪利亞,作為一位女人,具有歌德時代(Goethezeit)女性所渴望的諸多氣質,如前文論述時提出的美麗和崇高的心靈等。但人們必須意識到在這個問題上存在的悖論:恰恰是這些廣受追捧和褒揚的女性氣質,于無形中將瑪利亞物化成父權社會下男性的玩物。因此,在劇中其命運無法實現自治,而主要受到那些已經占有或企圖占有她的男性人物的把控。

當我們回顧瑪利亞痛苦的一生時,這一論點便得以論證。瑪利亞悲慘命運的開端始于其第一任丈夫的離世。瑪利亞年輕時與法國王儲弗朗茨二世(Franz II)結婚。但不幸的是,1560年弗蘭茲二世因病去世。小瑪利亞年少守寡,在法國宮廷中遭受不公正對待。驕傲的瑪利亞于1561年返回蘇格蘭,失去了法蘭西女王的高貴身份。此后寡居多年。但作為國家君主,瑪利亞有義務為國家誕下繼承人。1565年,瑪麗嫁給了達恩利勛爵。雖然瑪麗加冕其第二任丈夫為蘇格蘭國王,但只賦予他有限的權力。這引起野心膨脹、覬覦王權的偽丈夫極度不滿。達恩利妄圖向瑪利亞索要越來越多的權力。瑪利亞為此逐漸疏遠他,轉而親昵其私人秘書戴維斯·里齊奧(Davis Rizzio)。達恩利生發嫉妒之心,當著瑪麗亞及其擁躉者的面殺了里齊奧。1567年,達恩利在一次爆炸事件中身亡。但達恩利究竟是死于意外的爆炸事故,還是遭受他人蓄意謀殺?對此外界議論不休。因為在達恩利死前,博思韋爾(Bothwell)已是瑪麗亞的情人。他必須殺掉達恩利才能迎娶女王,才能實現自己的權利野心。而瑪利亞也被外界懷疑是謀殺案的同謀者。自此,其女王的威信受到嚴重的損害。1567年,在瑪利亞看望兒子時,遭到博思韋爾綁架和囚禁,被迫與他同住幾天。為了維護清白的名聲,瑪利亞不得不嫁給博思韋爾。

落入男性權謀游戲漩渦中的瑪利亞,一味地耽于情欲、不辨真偽、缺乏女王的責任與擔當。她逐漸喪失民心,遭到民眾對王室的蔑視與疏離。終致自己孤軍奮戰,被迫委曲求全,成為“權謀”的替罪羊。總結來說,瑪利亞的第三次婚姻不僅使她作為女王的名譽蒙受巨大損失,而且也成為其命運的轉折:瑪利亞開始走向半生囚禁、終局斷頭枉死之路。

在蘇格蘭國內,作為女王的瑪利亞遭受民眾和貴族的孤立和反抗,被迫簽署退位協議。經過一番考慮,決定逃亡英國以尋求表親伊麗莎白的庇護。但事實上,伊麗莎白一直視瑪利亞為頭號政治敵人。瑪利亞剛到英國后,伊麗莎白旋即下令將其軟禁起來。不懂政治、不善權謀的瑪利亞曾抱有的天真幻想破滅了。自此,瑪利亞開始反思和懺悔自己的缺點和罪行,終獲美麗而崇高的心靈。在將近19年的監禁年月中,瑪利亞多次得到男性人物的許諾,如莫蒂默和萊斯特等。但他們之所以做出營救的姿勢,并非出于純潔靈魂的指引,而是出于一種色欲,試圖消解其女王的高貴身份,而只將她視作一位糾纏著性欲亂麻的女人進行占有。

2.3伊麗莎白-拒絕女性特質終獲權力

如前文所言,瑪利亞·斯圖亞特沉迷情欲、依附男性,逐漸喪失權力,成為權謀游戲的殉葬者。與此相反,下文關于伊麗莎白·都鐸形象的分析將基于如下論點,即她能夠實現并維持作為英國君主的權威,主要是通過將自己的女性氣質隱藏在男性或中性的面具之下。而她的這種偽裝強勢的姿態,既源于父權社會對女性尊嚴和地位的貶低;又可追溯至其不體面的出身給她帶來的不安與自卑感。

伊麗莎白是國王亨利八世第二段婚姻里的孩子。她的母親是前王后安娜·波琳(Anna Boleyn)。但因為教皇拒絕國王與其擁有西班牙貴族血統的第一任妻子離婚,他的第二段婚姻在天主教世界并未獲得承認,這就是為什么伊麗莎白一直被外界視為私生女的主要原因。此外,在安娜·波琳因通奸罪被判死刑后,亨利八世本人對外宣布其第二段婚姻為非法婚姻。自此,伊麗莎白更被視為蕩婦之女,非婚生子女,不被英國皇室所接受。雖然根據英國法律,伊麗莎白享有王位繼承權,但天主教教會并不承認其合法的英女王身份。

由此可見,伊麗莎白一開始就飽嘗簿情、敵意和仇視。因為血統不潔,她一直遭受偏見、非議與不公正。結合這一事件發生的歷史背景,即父權制的意識形態仍舊甚囂塵上的文化語境分析,即便是像瑪利亞和伊麗莎白這樣的女王,其希望立足于政治領域、獨撐一片天的愿望在當時的社會大眾看來也是不自然的(unnatürlich)。由此伊麗莎白的動機不言自明:試圖通過拒絕女性氣質來抵抗來自父權社會的壓力與挑釁,奪取和維持原本屬于自己的權力。長久以來,精于政治和權謀的伊麗莎白清楚地認識到,應該采取何種姿態和策略來應對強權男性的挑戰以及風云詭譎的政治局勢。

而唯有通過一番激烈的、流血的斗爭,才能奪取統治權。像那個時代的男人一樣,伊麗莎白憑借自身強大的意志力和權謀頭腦扭轉了命運的走向,實現了自治而非他治。在塔爾波特與伊麗莎白的對話中,兩位女王不同的人生軌跡、父權制壓迫的歷史事實、傲慢的男性對女性的偏見和刻板印象、伊麗莎白強大的內心力量等,都得以充分揭示。

塔爾波特:“據說,她(瑪利亞)讓人謀害了自己的親夫,自己則嫁給了這個殺人暴徒,這是一樁嚴重的罪行!……那時動蕩不安,內戰激烈,她這個弱女子被藩屬緊緊追逼,團團圍困,便投入最勇敢堅強者的懷抱,不復旁顧,誰知道她被什么妖術的威力所征服?因為女人畢竟是脆弱的生物。”伊麗莎白:“女人中頗有一些堅強的靈魂,女人并非弱者—我不愿人家,在我面前對女性的軟弱進行談論。”塔爾波特:“災禍使您經受了嚴峻的鍛煉。人生并沒有把光輝歡樂的一面,呈現在您面前。……您很早就學會了潛心默想,全神貫注,珍惜這個人生的真正財富。—然而沒有天神拯救那可憐的女人,還是個嬌弱的孩子就被送到法國的宮廷,安頓在輕浮成風、恣意縱樂的環境。成日歡宴不停,永遠處于薄醉微醺,從未聽到過真話的嚴肅聲音。她被罪惡的強光弄的目眩頭暈,被毀滅的洪流裹挾著隨波逐流,上蒼賦予她美貌這一虛幻的財富,她容貌出眾,高踞于群芳之首,無論她的體態還是她的出身,全都……”伊麗莎白:“……相比她秀色迷人,美艷絕倫,連白發老人都被挑動得如此心動忘形……”(79-80)

戲劇開始時,瑪利亞被囚禁在英國,喪失了行動自由。但她真正的不幸是從被蘇格蘭人民孤立而逃亡英格蘭后才開始的。在前半生,她是一位高貴的女王,過著奢靡縱欲的生活。而伊麗莎白從小就被波詭云譎的政治局勢所籠罩和脅迫,強逼自己隱藏女性氣質,轉而培養男性氣質,為將來的政治斗爭做好準備。她清楚地認識到,必須孤身為原屬于她的權力而戰。為此她必須處處謹慎、冷血狡詐、精于權謀、必要時訴諸暴力。

伊麗莎白作為一個獨立自治的女性,顯然與18世紀保守的女性形象不符。她雖然成功地實現了自己的政治抱負,但代價是喪失其天生的女性氣質,讓自己變成男性或無性別的存在,繼而不得不放棄作為一位女人所能享受的幸福。但這恰巧成為以莫蒂默等為代表的男性人物,不傾慕甚至嘲弄貶斥她的主要原因。盡管她是一位高貴的女王,一位政治上的絕對勝利者,但莫蒂默對其女人身份盡是輕蔑與嘲諷;相反,瑪利亞雖不再擁有女王的頭銜和任何政治權力,但莫蒂默仍然對她表現出強烈的欲望。通過對比,兩位女王在女性氣質方面的差異可見一斑。

總結而言,在平衡君主身份與女性氣質的問題上,瑪利亞和伊麗莎白都是失敗的嘗試者。在18世紀歷史語境的限定下,在戲劇《瑪利亞·斯圖亞特》中,一位外露女性氣質的女人無法成為強權的女王。換言之,在權謀的游戲中,女性氣質是致命的毒藥。

結語

在該部戲劇中,席勒塑造的兩個女性人物形象是多層次的、豐滿的,有著諸多側面。然而,一般而言,伊麗莎白被視為一位冷血暴力、詭譎奸詐、理智精明、男性化或無性別化的政治勝利者;而她的對手瑪利亞則是一位耽于情欲、不問政治、屈服于男性權威的女人和精神勝利者。但席勒在塑造瑪利亞的形象時,賦予其更積極的人格側面,諸如美麗、寬容、純潔、尊貴和崇高等。而這些品質是構成18世紀女性形象的重要標準。

而從女性主義視角切入,人物瑪利亞的突出特質在于其濃烈的女性氣質,美麗而崇高的心靈。但在她身上,無法實現女性氣質與政治權柄間的平衡。而這一論點同樣適用于對伊麗莎白形象的分析上。

參考文獻:

[1] Vgl. Friedrich Schiller: Ueber Anmuth und Würde. S. 283.

[2] Wiese, Benno: Schillers Werke. Weimar, 1962, S. 289.

[3] Vgl. Friedrich Schiller: Ueber Anmuth und Würde. S. 289.

[4] Vgl. Hinderer, Walter: Interpretationen Schillers Dramen. Stuttgart, 1992, S. 321.

[5] 席勒(Friedrich Schiller):《戲劇文集.4》。張書玉,章鵬高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第17頁。

[6] ?Vgl. Wolfgang Wittkowski: Maria Stuart: K?nnen Frauen regieren? In: Schiller. Ethik, Politik und Nemesis im Drama. Stefanie Kufner, Wolfgang Wittkowski (Hrsg). Frankfurt am Main 2012, S. 324.

[7] Leipert, Reiner: Friedrich Schiller Maria Stuart. München, 2000, S.72.

[8] Vgl. Sautermeister, Gert: Maria Stuart. In: Hinderer, Walter (Hrsg.): Schillers Dramen: neue Interpretation. Stuttgart: Reclam, 1979, S.179.

[9] Vgl. Rachid Jai Mansouri: Die Darstellung der Frau in Schillers Dramen. Frankfurt am Main 1988, S. 289.

[10] Sautermeister, Gert: Maria Stuart. In: Hinderer, Walter (Hrsg.): Schillers Dramen: neue Interpretation. Stuttgart: Reclam 1979, S.188.

作者簡介:李然(1996.3.2),女,漢族,籍貫江蘇省宿遷市,四川外國語大學,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德語語言文學

猜你喜歡
女性形象
契訶夫創作成熟期小說中女性形象分析
中文信息(2016年10期)2016-12-12 14:56:49
唐傳奇中男性書寫下的女性形象
人間(2016年24期)2016-11-23 14:40:39
從女性主義視角解讀《我的安東妮亞》男女主人公形象
韓國現代文學作品《土豆》和《水碾》中女性形象研究
對《紅樓夢》中女性形象的分析及女性悲劇的思考
阿爾比作品《動物園的故事》“厭女”可能性分析
戲劇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21:58:38
“看”與“凝視”中的美
西方女性攝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與憤怒,焦慮與恐懼
淺析電影中的女性形象在商業化運作下的作用
文化視野下日本文學作品中女性形象探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 东京热av无码电影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国产亚洲精| 黑色丝袜高跟国产在线91|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伊人|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 国产专区综合另类日韩一区| 热99re99首页精品亚洲五月天| 亚洲免费三区| 亚洲Av激情网五月天|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人人91人人澡人人妻人人爽| 欧美色图第一页| www.狠狠|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系列第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伊一| 特级毛片免费视频| 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 无码AV动漫| 国产白浆视频| 亚洲美女AV免费一区| 精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 都市激情亚洲综合久久|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 人妻出轨无码中文一区二区| 色偷偷av男人的天堂不卡| 91视频日本| 2024av在线无码中文最新| 亚洲日韩图片专区第1页| 国产性生交xxxxx免费| 亚洲精品第一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 欧美激情,国产精品| 成年看免费观看视频拍拍| 小说区 亚洲 自拍 另类| 国产流白浆视频|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亚洲大尺码专区影院| 成人一区专区在线观看| 99精品高清在线播放| 日本欧美成人免费|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日本欧美一二三区色视频|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国产18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久久波多野结衣|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青青青视频91在线 | 特级毛片8级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爱草草视频在线| 日韩在线第三页| 国产精品尤物铁牛tv | 亚洲日本中文综合在线|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黑丝一区| 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毛片在线|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91偷拍一区| 国产精品3p视频| 波多野结衣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 无遮挡一级毛片呦女视频|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午夜一级毛片|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无广告|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国产在线视频二区| 69免费在线视频| 就去色综合| 四虎成人精品|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入口| 又粗又硬又大又爽免费视频播放| 91青青在线视频| 国产日本欧美亚洲精品视|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不卡一区二区| 欧美国产在线精品1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