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保明
1 中職體育教學中現存問題
1.1 教學理念古板守舊
目前,由于社會對中職教學質量的關注點總是聚焦在升學和就業上,我國大部分中職教育以抓文化課、專業課教學為主,學校也偏向將精力和時間都投入在文化課、專業課的教學改革上,以期不斷提高升學率和就業率。中職體育課程雖然是必修課,但常常被邊緣化,認為體育課不過是簡單的動作示范,對體育課程的教學質量關注不足,嚴重影響了中職體育教學效果。
1.2 教學內容相對單一
傳統的中職體育課教學,基本流程是先讓學生做熱身準備,再根據教學安排,向學生提供籃球、乒乓球、排球、羽毛球等大小球類運動。一堂體育課,更像是給學生提供放松緊張情緒、釋放學習壓力的課外活動,讓學生認為上體育課的目的是用來放松的,而不是來學習知識的。此外,中職體育的考試內容固定且單一,如跑步、跳遠等,由于課程內容和考試要求沒有什么關聯度且沒有較大新意,降低了學生對體育課程的熱情。
1.3 重視理論教育,忽視學生興趣培養
在中職體育教學中普遍存在著“注入式”教學的現象,具體表現為“重視教師的‘教’而忽視學生的‘學’和‘練”’“重技術輕理論”“重共性輕個性”等現象。這種模式輕視了學生興趣、身體素質的客觀差異,過度強調學生對體育運動技能的掌握,并將其作為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這種注入式教學對學生學習興趣產生消極作用,影響了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 中職體育教學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2.1 強化學生興趣培養
在中職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不斷探索和創新教學模式,促進學生體育意識的形成和發展。在可行的情況下,以學生展示代替教師示范,教師弱化自身在示范教學中的主導作用,發揮教師在個性化指導中的突出作用,以普遍指導和個性化指導相結合的方式加強師生互動,在良好互動的教學環境中,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除此之外,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課堂動態,譬如,在設計學習目標的時候,綜合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然后進行科學的調整。
例如,在耐力跑訓練中,對于身體素質強、興趣濃厚的學生,教師可以將目標設置為1200m,而對于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將教學目標調整為800m或1000m。一方面,這樣的分層對待是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必然選擇,只有這樣才能落實因材施教的教學目標。另一方面,這樣的分層教學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注、關愛與關心,在課堂教學中也會更加積極地表現。更重要的是,師生之間的關系也會因此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密切。對于一些遭遇挫折、失敗的學生,教師要用鼓勵代替斥責,并且幫助學生找到原因和方法,以此縮短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2.2 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
體育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是體育教學的重要目標。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明確自身的學習目標。在傳統的教學中,應試理念在學生的腦海中根深蒂固,體育課程就成了一門可有可無的課程。也有學生認為,體育課中的幾項運動對學習是有利的,但只要在考前突擊訓練一下就可以了,沒有必要浪費更多時間。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學生“被迫”參與體育運動,缺乏對體育課程的認識和興趣。這種現象不利于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因此,教師或學校應將體育作為校內必考科目,讓學生越來越重視學習體育知識。
例如,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環節的情況可以列入考試成績,歸為“平時表現”模塊。學生運動技能和體能水平的檢測可以列為一個模塊。在學生入學階段,學校要對其進行體育測試,然后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在期末考試階段,教師可對比學生的考試成績與剛入學時的體育成績,進行評分,促使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這要求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加強引導,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2.3 創新體育教學方法
為了提高中職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提高體育教學質量與效率,則需要對過于單一、枯燥的教學方法予以創新。作為中職體育教師,首先要對體育教學內容進行教學形式方面的適度創新,通過對教學方法的創新以及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進一步調動學生對體育的學習積極性,久而久之便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從而實現身心健康發展的目標。縱觀中職體育教學實際情況來看,包含乒乓球、田徑、籃球、足球、體操等眾多項目,教師在針對不同運動項目展開教學時,不僅自己要具備一定的運動技能,還要對教案及方法進行精心設計。
例如,在向學生講授“籃球行進間投籃”的技術動作時,倘若依舊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學生不僅感覺到枯燥,同時也難以切實掌握要領,此時教師便可嘗試著將動作與技術要領進行融合,創新地將要領簡化為容易記憶的口訣,如“一步大,二步小,三步用力往上跳,抬膝拋球進籃筐”。如此一來,學生在口訣的記憶幫助下,不僅會產生躍躍欲試的沖動,也能夠在練習中不斷規范自己的動作,從而感受到體育學習的快樂。
3 結語
綜上所述,中職體育教學改革需要學校加大相關的投入力度,積極引入新型教學技術,優化教學環境,需要教師不斷創新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內容,提升自身能力、與時俱進,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中職體育教育的作用。
(作者單位:貴州省興仁市民族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