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人類對自然環境的改造能力也在不斷地增強,隨之而來的環境問題也越來越多。高中學生正處在青春期的年齡階段,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有義務也有必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讓學生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價值,形成對自然環境正確的觀念,從而讓學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培養。
關鍵詞:環境保護;高中生物;教學
在過去的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關注的是學生在生物知識與解題能力上的發展,卻忽視了高中學生心理發展的實際需求,對環境保護理念的滲透存在著不到位的問題。在新課程改革的環境下,高中生物教師應當重新確立教學觀念,充滿考慮到生物科學和學生成長的長遠需求,進行合理的環境保護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形成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從而進一步體現出高中生物教學的價值。
一、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環境保護意識教育
在新課程改革教育理念的推動下,教材上的知識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不斷的向學生展示著環境和生物之間的關系,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深挖教材內容,并且順應高中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意識的教育,使學生的成長和環境相互協調。
比如,在教學“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這一節內容時,在課堂導入環節,筆者給學生展示了這樣的一副情景:在下雨的過程中,一條小溪的溪水逐漸變得渾濁,在雨停了之后,過了一段時間,小溪里的水又變得十分清澈了!在展示完了這樣的情景之后,筆者向學生提出問題:通過這個小場景,你可以發現大自然有什么功能?單單依靠這個情景,學生可以很快得出“自然界具有強大的恢復能力”這樣的結論,如此,不僅讓學生進入到了學習狀態中來,而且讓學生認識到了生物對環境的影響,從而促進了學生環保意識的發展。
二、通過研究性學習進行環境保護意識的滲透
生物作為一門科學課程,具有很強的探究性,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形成開放的教育觀念,積極引導學生展開研究性的學習活動,讓學生自發地去探索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從而使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得到更好的發展。
比如,在教學“細胞的癌變”這一節內容時,筆者給學生布置了一項“調查癌癥發病率”的課下研究任務。學生需要以小組的方式去展開這次的探究互動。首先要在小組內部進行討論,確定好需要調查的內容,并且根據小組的能力以及目標來設計合理的調查方案,之后再進行分工合作,最后將各個成員的調查成果匯總到一起,制作成調查報告,遞交給教師。這樣,通過研究性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去了解教材之外的生物知識,學生可以了解到癌癥和環境污染之間是有著很大的聯系的,從而使學生正視環境污染問題,有助于加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三、關注學生的行為,因材施教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實施環境保護教育,絕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而是要真正地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環境保護行為,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不污染、不浪費。因此,高中生物教師要強調學生的實際行為,結合學生的真實情況來做到因材施教,讓學生將正確的環境保護意識內化為行動,提升環境保護滲透的效果。
比如,在教學“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這一節內容時,筆者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展開了一次討論活動,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讓學生想一想人口的快速增長會從哪些方面影響到自然環境。為了引起學生的討論興趣,筆者首先給學生展示了一些重要的數據,包含我國一年內消耗的一次性筷子等等,受到這些真實數據的感染,學生的表達欲望很快地被調動了起來,紛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這樣的環境保護意識的滲透下,學生的環保觀念可以得到更好的培養。
四、利用媒體的力量提高學生環保意識
時間是有限的,學生很難一直進行研究性的活動,因此,在確保學生學習質量不受質量的基礎之上,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的力量來進行環保觀念的滲透,讓學生可以更加快捷地獲取到相關的信息,豐富學生的生物學習經歷,讓豐富多樣的媒體資料去帶給學生更加深刻的感染,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
比如,教師可以使用媒體技術來給學生播放與環境相關的電影,讓震撼的畫面去激活學生的情緒。各種各樣的電影、紀錄片等都呈現出了人類對環境所帶來的影響,例如《后天》等等,在這些具有震撼特效的影片的感染下,學生會很快地認識到對環境的傷害很多時候都是會帶來反作用的,人類終究會自食惡果,只有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才能夠真正地實現共贏。總之,教師要合理的使用媒體設備和資源所具有的優勢,加強環境保護意識滲透的效果。
本文針對環境保護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滲透展開了一番敘述。環境保護理念的滲透是新課程改革下生物教育的重要改革方向之一,需要得到教師的足夠重視。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環境保護的理念合理地滲透到各個環節中去,讓學生形成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并且逐漸地將這種意識轉變為意識,提高學生的素質,強化生物學科的育人功能。
參考文獻:
[1]李偉平. 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
[2]唐謹丁.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
此論文為課題《中學生環境教育的研究》階段性成果。
洞口縣第二中學 湖南省 邵陽市 劉霞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