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1年,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啟動,這場教育革命開啟了轉變教學思想和教學方式的變革。當時間進入2021年,隨著社會資源的不斷更新發展,新一輪的教育改革也對教師的教學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新課改 小學數學 教學模式
小學數學作為一門具有基礎性、普及性和科學發展必要性的義務基礎教育科目,在培養人的數學思維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等各個方面都一直發揮著重要基石的作用。本文將從教學體系、教學方式和評價機制三個不同方面深入探討一種基于學生個體主動發展基礎,形成全面發展態勢的現代綜合性教學模式,由此引導學生形成一種能在課上主動積極參與、課下樂于深入探究的一種學習生活方式,為學生在未來的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夯實基礎。
隨著時代不斷發展,社會不斷開放,小學生接觸事物的方式逐漸寬泛,新課改急需教師轉變教學理念,利用多方資源,采用多種教學方式,為學生培養自主學習意識、營造良好教育氛圍,使他們更自主有效的學習數學。
一、整合利用社會教育資源的教學體系
由于我國信息化時代的迅速到來,小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將會變得更加分散,如果教師可以在數學課堂的教學發展過程中,充分遵循小學生學習成長中的特點,利用學校多方面的資源,激發學生學習上的興趣,將在很在較大程度上有效提高中小學生積極參與學校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學習質量,形成高效的課堂教學人際互動。
因此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教學資源的合理開發與綜合利用,充分使用數學教科書和其他課程輔導讀物,加深對數學學科教學內容的認識和理解,并合理地利用多媒體、網絡共享信息資源、交互技術白板等多種信息傳播技術資源,靈活運用創建學生思維導圖和引導學生小組討論探究等多種數學學科教學策略,創造基于國際學科、融于學校文化的課程探究研發形式,豐富原有的數學學科基礎課程內容,為學科項目學習、主題討論學習和合作實踐探究專題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提供多種可能。
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積極充分利用學校、學生家庭和所轄社區等各種社會教育資源,加強數學基礎課程內容與生活實踐的聯系,開展各類線上理論學習和線下實踐活動,拓寬廣大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廣大學生參與數學理論實踐的機會,使學生能夠體驗從實際數學背景中不斷抽象呈現出來的數學實際問題、構建新的數學理論模型、尋求數學結果、解決實際問題的一個過程,建立一套適應在校學生群體多樣化成長發展方式需求、體現學校課堂教學和學生社會教育資源整合優勢的教育體系,培養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意識和良好習慣,為學生成長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生活情境,促進學生的持續健康發展。
二、實現學生為主因勢利導的教學方式
學生個體生理、心理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等各方面的發展都具有不同階段性質的特征,教師應當遵循學生不同階段下的發展規律,根據各年齡學段,不同的學生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準確把握數學教學內容的基本數學原理實質和學生的實際學習接受情況,高度重視學生在開展學習推理活動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選擇以結合學生實際為主,因勢利導的教學方式,通過準確、清晰、富有教學啟發性的案例講授,發展培養學生的推理數感、符號邏輯意識、空間邏輯觀念、幾何邏輯直觀、數據邏輯分析推理觀念、運算分析能力、推理分析能力和數學模型設計思想,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并主動突出培養學生的自主參與合作精神,讓學生可以有自己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參與各種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的數學活動實踐過程并在其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努力營造一種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生動學習氛圍,形成有效的課堂學習實踐活動。
三、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機制
課改一輪又一輪,集中改革了教學方式,但想要實施新課改就必須徹底改變固有的教學評價機制。已有的評價模式只是對一個學生的學習成績情況通過考試分數及其排名來進行評價,而完全忽視了其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性格品質等方面的綜合評價,評價學生方式顯得呆板單一,不利于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綜合全面的數學學習評價機制應具有教學檢查、診斷、反饋、激勵、甄別和資格選拔等多種評價功能,其目的不僅僅只是為了通過考察學生是否實現當下某一課程內容的學習接收程度,更是為了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管理的過程,從而有效地推動促進數學學科教育的整體發展。
教師還應充分發揮數學課程綜合評價的多種科學功能,根據不同學習年齡階段學生的不同特點,突出提高數學課程綜合評價的個體差異性和教學綜合性,尤其教師應特別注意充分發揮其重點反饋和指導激勵的評價功能,通過考察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和創新實踐意識,充分培養學生在研究解決數學問題的實踐過程中所需要采用的科學思路,及時給予學生足夠的教學輔導和恰當的教學評價,鼓勵學生積極運用多種方法,從不同的學習角度,進行各種多樣化的數學學科探究,幫助學生逐漸形成認真勤奮、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行為習慣。
綜上所述,隨著新的教學課程,新的教學標準的不斷完善推出,小學數學教學就必然越來越需要新的教學理念,新的學科教育教學模式來加以支撐。在新課改的深入過程中,教師要盡快轉變單一有限的固有教學模式,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教育資源,豐富數學學科內容,培養廣大學生的獨立自主學習意識,營造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并同時配套健全全面的學習評價考核機制,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所提升,使義務教育的數學教學能為廣大學生未來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發展奠定重要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包家昌.淺談農村小學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有效策略[J].成長,2020(5):149-150.
[2]黃詠梅,胡琴竹.算法多樣化的教材及其教學[J].基礎教育課程,2018(4):51-54.
四川省甘孜州九龍縣灣壩鎮灣壩片區寄宿制學校 四川省甘孜州 劉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