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順利開展幼兒園當中的審美教育,教師可以將音樂活動與審美教育進行融合,促使幼兒在音樂藝術的感受和實踐體驗中進行審美實踐。在音樂活動的實施中,教師可以通過音樂欣賞,音樂實踐和律動創造等不同的教育形式,引領幼兒參與,鼓勵幼兒在實踐中感受音樂藝術的魅力和美感,促使幼兒在活動體驗中建立審美能力。
關鍵詞:音樂;幼兒園;審美
對于幼兒的成長而言,認知的拓展固然重要,但是審美能力的培養則會對幼兒的終生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幼兒教師需要借助音樂藝術活動的實施對幼兒進行審美引領,鼓勵幼兒在不同的音樂藝術活動體驗中感受音樂藝術的魅力和美感,經過教師的詳細引導和幼兒的認真參與,每一項音樂教育活動都能夠在幼兒的審美能力起到重要的提升作用,在音樂藝術欣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音樂藝術作品的播放給幼兒聆聽,促使幼兒在聆聽中建立感性認知的審美體驗,教師可以通過音樂實踐活動的實施,鼓勵幼兒參與,促使幼兒在實踐中掌握音樂藝術相關的表現方法。
一、音樂欣賞
在音樂藝術作品的欣賞中,教師可以引領幼兒聆聽不同類型的藝術作品,鼓勵幼兒在聆聽完成后說一說自己對藝術作品的看法。音樂藝術欣賞活動能夠拓展幼兒的眼界,幫助幼兒在感性認知中建立審美的積極性,同時音樂藝術作品的欣賞的可以引領幼兒進行藝術感受,幫助幼兒的審美能力培養奠定基礎。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音樂藝術作品的欣賞,鼓勵幼兒進行審美體驗,在教育活動的實施中,教師每天都會在清晨為幼兒播放音樂,在幼兒吃飯的時候,教師也會播放輕音樂,在幼兒進行體操活動實踐的時候,教室依然會播放音樂,不同的音樂形式能夠帶給幼兒不同的藝術體驗,故而教師可以通過不同的音樂藝術作品對幼兒進行審美教育。經過教師的耐心講解和幼兒的認真欣賞,幼兒能夠結合不同的音樂藝術作品進行審美感受,還能夠憑借不同的作品積極發表自己對于音樂藝術作品的見解和看法,可見音樂藝術活動的實施,能夠帶給幼兒深刻的審美感受,促使幼兒在音樂藝術欣賞中,感受到音樂藝術作品中蘊含的內涵和魅力。經過教師的陪伴和音樂藝術作品的詳細欣賞,每一位幼兒都能夠建立良好的音樂藝術審美能力,且能夠結合教師播放的樂曲,談談自己的看法。
二、音樂實踐
教師可以通過音樂實踐活動的開展,鼓勵幼兒參與,所謂音樂實踐就是在幼兒的能力基礎上進行實踐活動設計的音樂活動,對于音樂實踐而言,幼兒不僅能夠參與,其中還能夠憑借實踐體驗達成操作能力實踐能力的提升,在這一過程中,幼兒將積極體驗音樂藝術,結合教師的講解,掌握音樂操作與實踐的方法,切實提升音樂藝術審美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音樂藝術合唱活動的組織邀請幼兒參與,教師可以通過何暢講解合唱訓練和合唱展示等不同的形式,鼓勵幼兒進行合唱藝術作品的演繹,一開始幼兒能夠結合教師的幫助,建立音樂藝術的合唱,參與積極性,積極評價教師的引領,達成和尚審美能力的建立,接著,幼兒能夠結合日常的訓練建立良好的合唱能力,在與其他幼兒進行默契配合的過程中,進行合唱藝術演繹,后來教師可以組織合唱表演活動,鼓勵幼兒參與,促使幼兒在合唱展示中積極發揮自己的審美能力,促使幼兒在良好的藝術演繹效果中完成音樂藝術作品的展示,趣味化的合唱活動,不僅能夠增強幼兒對音樂藝術的認知和理解效果,還能夠強化幼兒的審美能力,促使幼兒將自己對于音樂藝術合唱藝術的審美理解融入到自己的合唱藝術展示中,取得良好的藝術演繹效果。
三、律動創造
教師可以通過律動教育活動的實施鼓勵幼兒參與,當幼兒順利掌握了理論實踐的技術方法之后,教師就可以通過移動創造的實施為幼兒播放樂曲,請幼兒結合樂曲自主進行體態律動動作的創造,在律動動作的創造中,幼兒能夠積極實踐,憑借良好的藝術認知和審美能力完成動作的設計,最終幼兒將在實踐中,充分鍛煉審美能力,實現審美素養的切實完善。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律動,演藝活動的實施,鼓勵幼兒進行音樂藝術創造,在律動演繹中,教師可以借助肢體語言的展示,幫助幼兒建立音樂入神沒展示能力,促使幼兒伴隨著肢體律動的演繹,完成音樂藝術的感知和展示趣味化的律動演繹活動,能夠增強幼兒的音樂藝術參與積極性,促使幼兒積極結合律動動作完成審美體驗。更為重要的是,教師可以鼓勵幼兒進行律動動作創造,促使一會兒在肢體動作的自主擺動和認真創造中結合音樂節奏和韻律進行肢體舞動,這種趣味化的教育活動,能夠增強幼兒的音樂藝術審美能力和積極性,幫助幼兒切實完善音樂藝術素養,經過教師的積極引導和幼兒的認真配合,幼兒將憑借肢體律動的演繹完成音樂藝術展示,還能夠在趣味化的實踐活動中,達成音樂藝術節奏與韻律的感知和審美鑒賞。
綜上所述,幼兒教師為了順利引領幼兒開展審美教育體驗,需要將音樂藝術活動融入其中,音樂藝術自帶美感,每一項音樂藝術作品都能夠為幼兒帶來美的體驗,因此幼兒教師需要結合幼兒的基礎能力進行教育活動設定,引領幼兒在不同的音樂藝術活動體驗中實現審美能力的充分鍛煉。在教育活動的有效組織中,教師可以通過音樂藝術欣賞活動,音樂實踐活動和律動創造活動的開展,鼓勵幼兒參與,憑借不同的活動難度,逐步提升幼兒的審美意識和能力,促使幼兒在活動實踐中完善審美素養,只有當幼兒完善了審美素養及才能夠在日后的生活中建立善于發現美的眼光,且能夠以愉快的態度投入到每一天的生活當中。
參考文獻:
[1]劉藝敏,薛巍,李欣飛.青島市黃島區傳統民間藝術在幼兒園美術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觀察,2019,8(34).
[2]徐向前.鄉土資源融入幼兒園藝術教育活動的價值分析[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9,39(05).
福建省屏南縣長橋中心小學 毛燕玉